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在到过真实的敦煌之前,我已经在梦里无数次地遇见了她.在常年漠风吹拂的鸣沙山边,莫高窟静静沉睡了一千多年.仿佛一位凌空欲飞的仙女,更像空谷里一株绝世的幽兰,她的美丽在漫长的岁月里无人可识.在我的梦里,莫高窟是含泪微笑的.微笑是缘于她孤绝的美丽和自信,泪水则浸透着百年来她所承受的无尽的磨难.因了莫高窟数不胜数的劫掠和苦痛,风沙中的敦煌在我眼里永远是一座悲伤的城.

  • 标签: 敦煌之旅
  • 简介:敦煌敦煌。西域高地。丝绸的古道飘在天上,一群神仙和一群凡人都依着心灵的呼唤风尘仆仆而来。敦煌,盛大辉煌的城堡,坐落在漠海与天空相接的地平线边缘。天边的城堡,犹如残缺的夕阳,一个绝美的黄昏擦过一位游人身边。骆驼在充满东方情调的背景下走入天边。

  • 标签: 子般 三危山 天地之间 下走 古丝绸之路 一无所求
  • 简介: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从新疆到敦煌,从云冈到龙门,一路留下诸多精美绝伦的石窟造像。晚唐以降,北方大规模开窟造像活动渐渐衰落。唐宋以后,独巴蜀地区石窟开凿与摩崖造像日益繁盛,绵延不止,且独具蜀地特色,书写了我国石窟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四川周绕崇山峻岭,不知将多少美好阻隔在群山之外,但无法阻挡住佛陀南下的脚步。四川是中国石窟造像延续时间最长、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当北方石窟造像渐渐停歇,四川石窟却遍地开花。在诸多巴蜀佛窟里,位于泸县玉蟾山上的明代石窟造像更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泸县玉蟾山凿有佛像400余尊,就数量而言可谓寒酸,不过,这里却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明代佛教石窟群,其重要意义不容低估。安史之乱后,石窟从中原入蜀,又从广元、巴中、安岳到泸县,在这里,佛陀最终停下了南下的脚步,而玉蟾山也就成为巴蜀大地上最后的佛息之境,是绽放在川南佛土上的最后一朵白莲花。

  • 标签: 玉蟾 佛窟 摩崖造像 白莲花 云冈 泸县
  • 简介:<正>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进展迅速,佳作纷呈,硕果累累。《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二编》就是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继《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之后贡献给学界的又一硕果。《初探二编》所收17篇论文,涉及户籍制度、田制、税制、兵制、馆驿制度、劳动者身分地位、西州交通路线等许多领域,对于我们学习和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历史、进一步开展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的整理和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现将该论集各篇所论,作一简要介绍。

  • 标签: 敦煌吐鲁番文书 吐鲁番出土文书 府兵 工匠 武周 逃户
  • 简介:莫高窟,人类文化的瑰宝;敦煌,世界瞩目的亮点;飞天,莫高窟最绚丽的艺术形象;西域大漠,蕴含敦煌梦一千多年的地方.为了人类的敦煌,为了实现敦煌梦,他们先后扎根大漠、面对黄沙、呕心沥血50载.在世人心目中,他们是莫高窟的"守护神",是中国敦煌学彪秉的"三面旗帜",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敦煌痴人".他们--就是著名的敦煌学家、敦煌研究院三任领导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

  • 标签: 博足迹 奋博 敦煌梦
  • 简介: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期间留下的一座历史丰碑。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以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大小编号洞窟252个,其中主窟45个、附窟207个,雕刻面积达1.8万平方米,大小造像5.1万余尊,最大的高17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它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和文化遗产,也是我国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我国其他石窟艺术一样,是石窟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的

  • 标签: 刻石头 王朝解读 石头王朝
  • 简介:2009年6月24日,国家发改委对格尔木至敦煌铁路项目进行了复议,予以通过,并以发改基础[2009]1699号文对格尔木至敦煌铁路项目建议书进行了批复。

  • 标签: 铁路项目 格尔木 敦煌 批复 立项 国家发改委
  • 简介: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一支沙俄残余势力于1920年9月逃窜到中国新疆省。新疆省长兼督军杨增新恐日久滋事,在电请北京政府同意后,将其中原沙俄七河省军区中将司令阿年科夫及所部469人迁往甘肃。

  • 标签: 敦煌莫高窟 沙俄 安置 俄国十月革命 北京政府 杨增新
  • 简介:我国古代的性观念是比较开放的.道教把性和保健统一起来,认为性与健康、长寿有密切关系.儒家的鼻祖孔子,虽然强调男女授受不亲,但也直言不讳地承认:"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说明饮食和性同等重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看,人类在采集果实、狩猎求食的同时,即有性的需求.从人们以树叶、兽皮为衣开始,衣食就是第一文化,而性是繁衍后代的手段,应称为第二文化,这说明性文化与人类历史相伴随而产生、相伴随而存在,它与历史一样的古老.

  • 标签: 中的性 壁画中的 守戒自杀
  • 简介:敦煌文献中记载有敦煌寺院的常住什物和常住斛斗二类财产,含有佛教经律中所称的佛物、法物和僧物.归义军时期敦煌寺院在依佛教经律的规定对其财产进行管理的同时,还设置一系列的管理机构、配置相应的管理人员、采取具体的管理方式对寺院财产进行着较为严密有效的管理.

  • 标签: 敦煌 归义军时期 寺产管理 研究
  • 简介:敦煌遗书中有一些寺院经济文书,这些经济文书体现了丰富的审计思想:从审计地点看,送达审计与就地审计相结合;从审计技术看,听审法、审阅法和盘存法三者相结合;从审计时机看,平时审计和交接审计相结合;从审计主体看,普通僧众审计和上级僧官审计相结合。这些寺院经济文书对古代民间审计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敦煌寺院 经济文书 审计思想
  • 简介:<正>和籴是唐代政府征集粮食的一种重要手段,与当时的国计民生,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关于唐代前期和籴的性质和作用,史学界的意见很不一致,或认为是建立在政府强制农民基础上的一种变相赋税;或认为是政府和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政府于时价外加估收购农民的剩余粮食.产生这种分歧意见的原因,一是由于史书关于和籴的记载过分简略,一是由于对现存有关和籴问题的敦煌文书理解不一.为了对唐代和籴制度的实施状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认为有必要将史书记载与敦煌文书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考察.

  • 标签: 天宝 和籴制度 敦煌文书 唐代前期 敦煌县 沙州
  • 简介:1.凡在城市规划区外利用戈壁、荒滩、荒地投资兴办企业的,符合划拨政策的,以划拨方式供地;符合有偿使用政策的,土地出让金按每平方米1元的底价实行挂牌方式供地。

  • 标签: 敦煌市 招商引资 优惠政策 企业 产业 投资项目
  • 简介:敦煌文书显示,吐蕃归义军时期敦煌教团都司对教团经济进行严格的管理。都司发布了防止教团财产外流的宣言,不定期对教团的全部资产进行总体清点与核算;都司僧官亲自收取佃户缴纳的地租,参加寺院及教团其它机构财物的算会和点检,审核交割点检历状和算会牒;寺院等机构的僧官和僧职人员的任职和辞职都必须经过都司的同意。都僧统还亲自过问普通僧职人员和依附阶层的经济利益。敦煌都司的经济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全国其它地区教团的经济管理状况。

  • 标签: 吐蕃归义军时期 敦煌都司 经济管理
  • 简介:西部省区市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联席会议10月17日至18日,在“飞天”故乡——甘肃省敦煌市召开。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甘肃11个省区市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的代表共23人出席会议。会议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葛正芳和中共酒泉市委常委、酒泉市人民政府常务剐市长詹吉有主持。会议开始时,葛正芳宣读了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的书面致辞,

  • 标签: 发展研究中心 西部省区 联席会议 研究室 资源环境问题 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