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1911年5月,腐败的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的政策,收回已经准许商办的铁路干线,将川汉、粤汉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但已募集的修路股银概不退还。全国掀起了群众性的保路运动。川反响尤为强烈,保路运动规模最大,于6月17日在成都成立了保路同志会,数十万人参加。

  • 标签: 别具一格 四川 铜币 铁路干线 保路运动 帝国主义
  • 简介:2014年7月,西南民族大学石窟艺术研究所对川安岳县茗山寺石窟及周边遗迹进行了调查。茗山寺石窟现存造像12龛,其中较完整的龛窟6座。还有碑刻12方、题记11则和石塔残迹1处等。主要窟龛的开凿时间在北宋后期至南宋前期之间。

  • 标签: 四川安岳县 茗山寺 石窟造像
  • 简介:姜维城遗址是岷江上游一处极具代表性的重要遗址,包含了新石器、汉代和宋代等时期的遗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2003年度遗址发掘的宋代遗存中发现的遗迹和遗物为了解当时这一地区各民族文化、经济交流和中央政府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标签: 汶川 姜维城遗址 宋代 简报
  • 简介:一百年前的农历辛亥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枪声响彻湖北武昌,各地纷纷响应,推翻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辛亥革命时期,川成都成立大汉川军政府,设立川银行发行大汉川军政府军用银票。

  • 标签: 辛亥革命时期 四川 银票 军用 发行 银行
  • 简介:近年来,学术界关于皖南新军的北移路线存在许多争论。在皖南事变之前,新军的北移有三条路线可选,即北线、东线和南线。相对而言,从北线铜陵、繁昌间渡江转移是比较安全的。新军经该线北移路程较近、地形熟悉,掌握敌伪的活动规律,准备最为充分,具有政治优势,有敌顽矛盾可以利用,有渡江的经验可以借鉴,即使遭到拦截,可能遭受的损失也是最小的。但从北线转移也有不利因素,主要是敌顽的封锁和国民党散布了新军北移消息。由于各种原因,皖南新军最终放弃了从北线转移的计划。其主要教训是:项英犹豫动摇,丧失了渡江的最佳时机,高估了困难,没有舍局部而保整体的决心。无论新军选择怎样的北移路线,大部队北渡长江和复杂的敌情迟早都是要面对的。

  • 标签: 新四军 皖南事变 北移路线 北线
  • 简介:在2007年第4期《钱币博览》上,曾刊出笔者《说说“中华民务兴利公司债务”真相》一文。以英国收藏家黄中行先生所藏盖有“南洋同保兴业社之图记”的中华民务兴利公司债券,作为孙中山亲赴越南为刚成立的同盟会筹集革命经费之实证,从而否定了《世纪伟人孙中山》一书中称该债券是宋嘉树在美国旧金山发行的虚构之说。

  • 标签: 同盟会 实例 军需 公司债券 2007年 公司债务
  • 简介:江西奉新县处古文化遗址调查邹士松奉新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东邻安义,南界高安,西南接宜丰,西北靠修水,北毗靖安。地势西高东低,三面环山。西为山区,中多丘陵,东部系河谷平原。东西长约78.3公里,南北宽约32.3公里。南潦河自西向东流贯全境。在潦水流域...

  • 标签: 古文化遗址 奉新县 直线刻划 夹砂 文化堆积 古城遗址
  • 简介:2009年12月29日,川省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在川博物院学术报告厅召开。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单霁翔,原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省老领导、现川省社科联主席席义方,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川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郑晓幸,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春雨,

  • 标签: 四川省社科联 博物馆学会 四川省委宣传部 党组书记 省人大常委会 国家文物局
  • 简介:<正>在川唐代的摩崖造像中,《西方净土变》有三种表现形式,兹根据它们出现的年代分别论述于下。(1)“阿弥陀佛与五十二闻法菩萨”,该图又称“阿弥陀佛与五十二菩萨像”,或称“阿弥陀五十二尊曼陀罗”,或名“五通曼茶罗”,即以阿弥陀佛为中心,图绘五十三尊佛、菩萨像的曼荼罗(即佛一尊,菩萨五十二尊)。六朝至隋唐的阿弥陀佛为中心的“西方净土变”不少,这种组合是最早的一种净土变相。

  • 标签: 阿弥陀佛 摩崖造像 西方净土变 四川 菩萨 寻杖
  • 简介:世界全景画协会第届大会于2001年10月10日至10月14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有来自奥地利、德国、匈牙利、荷兰、波兰、俄罗斯、瑞士、乌克兰、美国、英国、朝鲜、新加坡以及中国等十三个国家六十多位代表,这届会议的主题是“全(半)景画的发展与维护”,会议共收到论文20篇。会议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

  • 标签: 世界全景画协会 国际会议 北京 半景画
  • 简介:明确指导思想落实“五个纳入”开创川文物工作的新局面──在川省文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川省副省长徐世群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同志们:这次全省文物工作会议是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会议的目的是通过传达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与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领导...

  • 标签: 文物工作 文物保护工作 文物法 指导思想 四川省 文物事业
  • 简介: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文化昌盛.为推进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和敦煌研究院于2005年8月1至4日在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联合主办了"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有来自12个省市区的7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59篇,其中,民族古文字与文献研究方面的论文有23篇,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论文有23篇,敦煌学及其它方面的论文有13篇.本文对这次学术会议进行简要介绍.

  • 标签: 丝绸之路 敦煌 民族 文字 文化
  • 简介:1997年1月,川中江县悦来镇月耳井村九社“磨人湾”两座宋代石室墓被发现,考古工作者闻讯后迅速赶往现场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两座墓均为土圹石室墓,出土了大量陶俑等器物。两墓深受唐宋时期流行的道教堪舆风水思想影响。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可知两墓的年代应为南宋中期。

  • 标签: 月耳井村 宋墓 石室墓 堪舆
  • 简介:中国最早的文字石刻应是利用天然石块或石壁刻成,并没有为刻铭而对岩石进行形状加工。秦代以后,依照铭目与用途的不同,逐渐分化形成各种具有一定固定外形的石刻类型。这些外形式样有些出自建筑构件,有些来自实用器物,有些受外来文化影响,从而形成今天能见到的各类古代铭刻。

  • 标签: 石刻 铭文 石壁 器物 秦代 汉代
  • 简介:本文确定了杭州飞来峰臂观音三尊龛的建造年代与施主身份,并通过考察臂观音三尊组合形式的演变及对造像龛现状的分析,推定龛中已毁两像的尊格。三尊造像的组合形式系由印度传入西藏,然后再随藏传佛教传到汉地;造像藏风显著,但也含有一定的汉地因素。本龛是国内已知窟龛中唯一带有纪年题记的臂观音三尊像,且在臂观音题材作品中纪年最早——建成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是大一统的元代藏传佛教的流行及藏汉艺术交流的有力佐证。

  • 标签: 飞来峰 至元二十四年 四臂观音三尊造像龛
  • 简介:二十世纪80年代前后被称为"中国考古的黄金时代",川考古跟上时代步伐,进行了一批目的性较强的工作,围绕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区系类型、文化序列等课题,取得不少成果,初步构建了川考古文化的主要阶段,为探讨以巴蜀文化为中心的古文化发展进程和具体形态打下了基础。

  • 标签: 四川考古 三星堆文化 十二桥文化 考古学文化序列
  • 简介:2011年6月,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位于川泸定县烹坝乡沙湾村的坪上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以及明清时期遗存。其中发掘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灰坑3座,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该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与大渡河中游其他遗址面貌相近,鬲足为大渡河中游地区商周时期遗址首次发现,为川西山地陶鬲的传入和分布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 标签: 四川泸定县 坪上遗址 新石器时代 商周时期
  • 简介: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开窟之风依然盛行。其间曹氏家族及其族属在莫高窟开凿了诸多大型佛窟,所不同的是,部分新建洞窟窟顶角出现天王图像,其样式独特,在之前敦煌石窟未见类似案例。角天王图像的产生,一方面是受西域于阗佛教思想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与当时曹氏内忧外患的政治格局密切相关。其特殊形制既表达了一定的宗教思想,也隐合了某种社会世俗意义。

  • 标签: 曹氏归义军 四角天王 于阗天王 图像渊源 佛教仪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