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 45-64岁中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人群特征中的分布,分析社区中年抑郁和焦虑与社会支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 45-64岁中年人开展入户调查。问卷数据运用 Epidata3.2数据库进行双录入,运用 SPSS2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336名调查居民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 34.5%,焦虑症状检出率为 21.7%。社会支持度为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的相关因素。结论:本社区中老年居民的抑郁、焦虑检出率较高。居民的抑郁、焦虑与社会支持度相关。

  • 标签: []社区 居民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度
  • 简介:摘 要:通过调查我院近三年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研究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对康复专业岗位的认同感,并结合实际教学,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按需施教,以提升康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 标签: 高职 康复治疗技术 就业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全程系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合用全程系统干预。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GQOLI-74评分较对照组更高、SDSS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用药依从性观察组为97.37%,对照组为81.58%,P<0.05。结论: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全程系统干预可有效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功能恢复,并可改善用药依从性。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全程系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方法:在2023年4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我们精心挑选了100名符合条件的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按纳入标准随机划分为两组,每组各50名,一组为研究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以开展本次研究。经计算机随机分配程序,病人被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别。采集两组对象的基础资料,继而借助量表评估评估受试者的心理恢复力及社会援助状况。结果:研究组在心理恢复力评价中以78.2 ± 7.5的高分超过对照组的72.8 ± 6.2,这一分差在统计学上呈现显著性(P < 0.05),显示出研究组成员在面对挑战时的心理韧性优势。实验组社会支持评分(82.6±8.3分)相较对照组别(79.4±7.1分)有所提升,且此差异在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反映出研究组在获得社会支持方面的优势。结论:本项研究发现,在接受了针对性干预后,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心理适应性以及收到的社会支持方面显著提升。他们之所以能够展现出较高的心理调适能力,很可能是因为得到了全方位的心理援助和社会支持,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心理承受力,也提升了他们在社会支持力度。为老龄肾功能不全血液过滤治疗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及社会帮助,对提升其精神健康状态、促进社交适应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尚需开展长期数据调研,以证实这些初步观测结果,并深入分析各类干预方法对个人心理适应能力及社会支援体系的作用机制。

  • 标签: 老年肾衰竭 血液透析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护理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调控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子宫全切术的6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给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社会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支持组患者护理后SAS、SDS、NPS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观察组的主观社会支持度、客观社会支持度和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自尊水平评分、手术希望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支持护理在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开展可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并使患者的自尊水平得到提高。

  • 标签: 子宫全切除术 不良心理状态 社会支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护理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调控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子宫全切术的6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给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社会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支持组患者护理后SAS、SDS、NPS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观察组的主观社会支持度、客观社会支持度和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自尊水平评分、手术希望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支持护理在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开展可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并使患者的自尊水平得到提高。

  • 标签: 子宫全切除术 不良心理状态 社会支持护理
  • 简介: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意义重大,落实护理实习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是医院落实救死扶伤传承仁爱精神的关键课程。习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雨课堂”是通过MOOC平台“学堂在线”推出的混合式教学工具,其通过微信服务号,具有实现上课扫码签到、实时答题、答疑弹幕,数据分析等功能。与传统教学相比,“雨课堂”不仅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随时掌控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 标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雨课堂 大专临床护生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其认知能力、社会功能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0年2月~2021年10月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将其分组,对照组(n=45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n=45例)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种护理管理方式的差异性。结果:干预后,对照组遵医行为优良率、MMSE和SSPI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精细化护理管理可有效增强其认知能力和社会功能,改善其遵医行为。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遵医行为 社会功能 精细化护理管理 认知能力
  • 简介:【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意义重大,落实护理实习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是医院落实救死扶伤 传承仁爱精神的关键课程。习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雨课堂”是通过MOOC平台“学堂在线”推出的混合式教学工具,其通过微信服务号,具有实现上课扫码签到、实时答题、答疑弹幕,数据分析等功能。与传统教学相比,“雨课堂” 不仅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随时掌控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 标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雨课堂 大专临床护生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心理-社会支持引导下的认知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状况、居家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办理出院的72例肝硬化患者,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6例与常规组36例。常规组护理方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护理方案:认知-心理-社会支持引导下的认知干预。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居家护理质量。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各维度评分均较常规组高(P<0.05)。结论 给予肝硬化患者认知-心理-社会支持引导下的认知干预方案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对不良情绪的减少有积极意义,从而确保其居家护理质量。

  • 标签: 心理状态 认知干预 社会支持 肝硬化 居家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核病(耐药性)实施延续性的医院-家庭督导护理的影响。方法:研究共入选60例受试者,选取时间为2021年2月到2022年3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施不同的护理办法,比对最终效果。结果:干预前对比分值差异小,干预后,研究组家庭负担分值降低,社会支持分值升高,排除家庭负担一项,其余均为P值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耐药结核病实施延续性家庭医院督导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经济压力,提高家属的照护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医院家庭 联合督导 延续性护理 家庭负担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孤独症患儿行中医针灸+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本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收治60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取样法”分单一组(综合康复训练,n=30)、研讨组(中医针灸+综合康复训练,n=30),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行为能力、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单一组比较,研讨组ABC值更高;SM值更高,CARS值更低;语言障碍更低;研讨组有效率(96.67%)高于单一组(80.00%),x2=4.043,p=0.044,P

  • 标签: 中医针灸 综合康复训练 孤独症 社会生活能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接受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其独立生活能力及心理社会适应情况影响。方法 60例脑梗死患者为样本,时间2021年9月-2022年9月,随机分组,A组医护一体化护理,B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心理社会适应症状量表(SCL-90)评分差异。结果 A组NIHSS、SCL-90评分较B组低,ADL评分较B组高,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接受医护一体化护理,可增强其独立生活能力、减轻神经受损。还可改善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力。

  • 标签: 脑梗死 医护一体化 心理社会适应情况 独立生活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家庭—社会三段式延续护理对老年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院—家庭—社会三段式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精神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精神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家庭—社会三段式延续护理对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医院—家庭—社会三段式延续护理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家庭—社会三段式延续护理对老年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院—家庭—社会三段式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精神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精神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家庭—社会三段式延续护理对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医院—家庭—社会三段式延续护理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监护室(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取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入院的92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分成护理组和普通组,各46例;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比普通组短,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普通组低,P

  • 标签: 生物-心理-社会 一体化护理 ICU 重型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无线生物反馈联合耳针治疗对伴有焦虑不安、失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社会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拟选取我院2022年6月1日至2024年3月1日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焦虑不安、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精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均采用无线生物反馈联合耳针治疗。结果:治疗后,PANSS评分、SD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线生物反馈联合耳针治疗精神分裂症,可以增强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无线生物反馈 耳针治疗 焦虑不安 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