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经皮椎间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及临床有效性。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样本,以奇偶数字表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实验组为40例。对照组给予椎板间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经皮椎间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数据对比结果有可比性(P﹤0.05)。结论:经皮椎间镜下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能明显减少预后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进腰椎功能恢复。

  • 标签: 椎板间镜下髓核摘除术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经闭尿道中段悬吊带术联合针对性护理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疼痛程度及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03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以标准经闭尿道中段悬吊带术治疗,观察组以改良经闭尿道中段悬吊带术治疗,均接受针对性护理,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1、3个月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生活质量量表(I-QOL)、数字疼痛评分(NRS),术前、术后3个月尿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I-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术后1个月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I-QOL评分显著升高,ICI-Q-SF、NRS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初始尿意、最大尿道闭合压水平显著升高,平均尿流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两种术式联合针对性护理均能够有效改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参数,提高生活质量,但改良经闭尿道中段悬吊带术手术时间相对更短,并能减轻术后疼痛。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改良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带术 尿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经椎间入路与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VAS,JOA评分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入的老年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筛选出82例研究对象,并将其分入椎间组和椎板间组,每组41例。椎间组采用经椎间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椎板间组采取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结果:椎板间组的手术时间短于椎间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椎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组和椎板间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显效率、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VAS、术后1个月JOA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间入路与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且能有效改善VAS和JOA,但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时间更短、术中透视次数更少。

  • 标签: []椎间孔入路 椎板间入路 脊柱内镜 老年 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快速康复理念用于经皮椎间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围手术护理中对患者疼痛程度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中纳入患者100例,均为本院收入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时间在2022年1月—2023年6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实施经皮椎间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1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的JOA评分及ODI评分对比,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高于术前,ODI评分低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用于经皮椎间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围手术护理中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切除术 围手术护理 疼痛程度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成药制剂的临床不良反应与预防,探讨该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护理及药物使用注意事项,为今后临床安全使用该种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23年2月至2023年9月间在急诊输液室使用莪术注射液发生的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进行讨论。结果:静脉滴注莪术发生不良反应所占比较高,明显高于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静脉输注莪术不良反应均以皮肤粘膜为主,不良反应报告为6例,5例一般常见不良反应为I型过敏反应,严重不良反应1例为Ⅱ型过敏反应。结论:莪术注射液是由草药经提取成微黄色澄清液体,对儿童用药未进行该项目的实验,护理人员在给患者使用莪术注射液静脉滴注时应做好观察与预防措施,同时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以最大限度的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经皮椎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采用骨凿技术减压治疗老年单侧腰椎侧隐窝狭窄疾病的治疗安全性。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3月到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单侧腰椎侧隐窝狭窄疾病患者共20例作为样本,针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VA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患者中,术后半年的下肢痛VAS评分及腰痛VA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结论:经皮椎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采用骨凿技术减压术在老年单侧腰椎侧隐窝狭窄疾病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临床效果比较显著。

  • 标签: 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 骨凿技术 腰椎侧隐窝狭窄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单孔和传统三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效果。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三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置管时间较对照组短(P

  • 标签: 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 胸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经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梨状肌上骶丛神经及臀上皮神经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8例,常规组44例采用椎管麻醉方式进行麻醉,研究组44例选用超声引导下经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梨状肌上骶丛神经及臀上皮神经阻滞方案,对比两个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经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选择超声引导下经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梨状肌上骶丛神经及臀上皮神经阻滞可减少麻醉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超声引导下经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 梨状肌上孔骶丛神经 臀上皮神经阻滞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经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梨状肌上骶丛神经及臀上皮神经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8例,常规组44例采用椎管麻醉方式进行麻醉,研究组44例选用超声引导下经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梨状肌上骶丛神经及臀上皮神经阻滞方案,对比两个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经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选择超声引导下经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梨状肌上骶丛神经及臀上皮神经阻滞可减少麻醉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超声引导下经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 梨状肌上孔骶丛神经 臀上皮神经阻滞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