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新护士克服恐惧的心理方法。方法以临床工作经验为基础,对新护士进行精神科理论、技能的培训、强调对环境和病人病情的熟悉、以及对危险性的评估和安全的管理等。结果新入科精神科护士逐步克服恐惧心理。结论循序渐进的学习和培训,填补了新护士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不足,消除他们原有的紧张情绪,克服了恐惧心理。

  • 标签: 精神科 新护士 恐惧心理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以精神科住院期间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丰富其健康知识,使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及生话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科老年患者 心理问题 护理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在探讨精神病患参加同伴支持服药团体后的服药历程。研究对象为市三院10名住院精神病患。研究者担任团体督导员,团体活动方式,每周举行二次每次60分钟共进行10次。全程现场录音并详细记录,将团体过程总结为文字稿,以质性研究内容分析法,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发现团体成员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激励共勉的互动历程,成员能够分享主题经验,并通过比较他人与自己服药的经验,加深自己对服药的认识。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提供改善病患服药依存性的动力。期待本研究可作为未来开展精神病患服药团体操作模式及健康教育内涵建设的参考。

  • 标签: 同伴支持服药团体 精神病患服药历程 综述文献(主题)
  • 简介:摘要月经是妇女正常生理现象,但对精神分裂症存在一定的影响。1由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受经期生理变化的影响,会出现病情反复和加重或出现新的精神症状,患者的自控能力下降,出现行为紊乱,甚至冲动行为,明显影响了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生理以及心理的护理,这样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有利于病情的控制,防止可能发生的意外。

  • 标签: 女性 精神病分裂症 经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和疗效。方法对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有精神病家族史40例占36.4%,其母孕期及婴幼儿期有害因素对中枢NS的损害不明显,家庭环境良好但家庭教育不当者49例占44.50%(49/110),内向性格80例占72.7%(80/110),临床表现以幻觉妄想为主,情感不稳定、易激惹,行为紊乱也较突出,近期疗效满意。结论提示在儿童期正确的家庭教育和塑造一个良好性格的重要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如何培养精神科护士应具有的心理品质。方法结合相应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技能的体会,通过对精神病患者应具有怎样的心理品质及沟通技巧进行探讨。结果精神科护士不仅应具有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及技能外,还应保持自尊、自信、乐观、开朗的心态,同事应具有热心助人的品质,更应具有同情心,善于与患者沟通,体察患者的内心感受和感情反应,帮助疏导其心理压力。结论为了精神科患者得到治愈率、生存率的提高,护士应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专业知识 心理品质
  • 简介:(广西桂林市精神卫生中心541001)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病人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2月~2011年6月我院入院治疗的12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出院后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的观察量表(NOSIE)、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家庭护理干预结果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家庭护理干预前后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激惹、精神病表现、退缩、抑郁方面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可缓解外界对患者的刺激,提高患者适应社会与生活的能力,对于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病,康复,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从社会文化维度研究精神分裂症,探讨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时代变迁。方法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华西医院的精神分裂症的病历,针对病历的描述,采集了各个时点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理学特征、诊疗特征,同时用各个时点的人类发展指数来反映社会文化的情况,并将人类发展指数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各个调查项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二十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幻听、妄想、被害妄想、物理影响妄想、schneider一级症状、冲动行为症状的病理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论随着时代变迁,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构成有一定变化;社会文化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理学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会文化因素 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在精神检查中常常要用到具体化的技术。结合实际,分析具体化技术在精神科临床上进行精神检查中运用的重要性和功能等问题,指出精神检查中运用具体化技术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如进行聚焦式提问,明确问题实质,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使双方讨论的问题更加清晰,力争取得良好的真实有效的病情,以利于精神疾病的诊断,减少误诊率。

  • 标签: 具体化技术 精神检查 精神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苯丙胺类药物依赖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方法本组收治的26例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戒毒及其它治疗,痊愈18例,显著好转5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对苯丙胺类药物依赖所至精神障碍药物治疗多为对症处理,须同时进行行为矫正及心理社会干预,达到预防复吸的目的。

  • 标签: 苯丙胺类药物依赖 精神障碍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山市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治疗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亡原因。方法对2011年12月以来参加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发现登记的死亡患者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自2011年以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有躯体疾病,自杀、意外死亡,其中躯体疾病占第一位,躯体疾病中又以心血管疾病为多。结论自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保山市登记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亡779例,占登记患者人数的6.97%,略高于普通人群死亡率,平均死亡年龄64.43岁,死亡平均年龄比正常人预期寿命约少10岁。

  • 标签: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死亡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9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在给予足量补液、维持水电解平衡、利尿、促进排泄的基础上,再给予口服利培酮、氯硝西泮片或氟哌啶醇注射液肌注等治疗。第二组给予足量补液、维持水电解平衡、利尿、促进排泄的基础上,在给予氯硝西泮治疗。并采用PANSS量表对两组间在治疗前后予以评定。结果PANSS量表检查表明,第一组在治疗前后及与第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效果肯定,能快速控制病情,降低护理难度。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5年精神病院专科医院感染情况,为医院感染的工作提供资料与依据。方法对2015年在我院1~4季度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所发生得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15年医院感染153例,医院感染发病率1.17%,其中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感染率分别为1.11%、1.03%、1.25%、1.29%;医院感染部位居前三位是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胃肠道,分别占80.39%、10.46%、3.92%;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易感性、精神科病房封闭管理、长期住院患者体质衰弱、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有关。结论精神病医院的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与诸多环节和因素有关联,感控小组加强对各个环节及因素的的检测控制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

  • 标签: 医院感染 调查分析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利培酮在治疗儿童精神类疾病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就诊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n=4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利培酮单一给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联合给药治疗,连续给药治疗2个月,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PANSS评分均较高,组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在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效果较好,在临床诊疗中采用利培酮联合给药治疗能够提高疗效的同时,改善药物副反应,提高治疗满意度。

  • 标签: 儿童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阿立哌唑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精神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方法选取某综合医院某精神病科护理人员和内科护理人员各22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心理方面的调查研究,问卷调查包括SCL-90和自制压力源调查表。结果精神病科护士在强迫症、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等6个因子,显著高于内科护士,也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压力源调查表发现,精神病科护士在人身安全、患者意外和来自家属的压力显著高于内科护士。结论精神病科护士心理状况相对其他科室护士更忧。

  • 标签: 精神病科 护理人员 心理状况 压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精神病患者由于受幻觉、妄想的支配,常出现异常的行为表现,具有严重的自杀、自伤、冲动、伤人、毁物等破坏性行为。所以,安全防范与护理管理尤为重要。

  • 标签: 精神科 不安全因素 管理与对策
  • 简介:摘要精神科的护士从事的护理工作与一般的护理工作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它需要护理人员付出的不仅仅是体力劳动,同时还要承担较大的心理压力,是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双重考验。再者,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造成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高危风险,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化解特殊工作压力的能力。本文从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产生的根源入手,根据相关临床经验,提出自己的相应解决措施,希冀能对精神科护理工作高效开展有所帮助。

  • 标签: 护士 精神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慢性的、迁延性的精神相关疾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反复发作,而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反复发作有可能致使其人格出现变化、社会功能明显降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身、其家庭以及社会均带来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相关现状、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原因、积极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为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复发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精神卫生服务问题在综合性医院的实践过程中引起的问题愈加严重。笔者结合实际情况,探究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的理念和实践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精神科治疗的患者50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系统性的回顾患者治疗的详细情况。另选取该地区Y专科医院同期收治的500例精神病患者,设为空白对照。结果结果显示,目前综合性医院均已开设了精神病科室,同时医院也逐步完善了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针对临床医师定期的进行相关精神卫生培训。结论在综合性医院的工作过程中,精神病患者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同时存在一些临床医师经验不足或专业知识欠缺,而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因此,综合性医院应该改善其精神卫生服务的体系,加大医生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工作,保障医院快速、顺利的发展。

  • 标签: 综合性医院 精神卫生事业 服务理念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