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技术在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3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肾铸型结石16例,肾多发结石7例,结石直径2.3-4.6cm。将23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行肾盂或肾实质切开取石,运用不同的内镜技术配合气压弹道或钬激光击碎结石再取出。结果:2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为126-178min,手术出血量约为25-150ml。一次性取尽结石的19例,术后残余小结石的4例。术中未发生肾盂肾实质撕裂、肾血管损伤、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发热3例,无大出血、伤口裂开、伤口感染、肾脏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运用内镜技术在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能有效取尽结石且能有效降低肾脏损伤。

  • 标签: 肾结石 内镜技术 开放取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开放手术与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术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手术,而观察组则运用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术前,两组的JOA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开放手术 颈椎前路减压术 显微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揭示围绕开放性手外伤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策略。方法:2021年9月-2023年4月,将88例开放性手外伤患者分两组,各44例,参照组常规诊断治疗,研究组规范诊断治疗,测算对比两组的诊断治疗结果满意度计量指征、SF-36计量指征,以及接受诊断治疗前后的IL-8计量指征、IL-6计量指征、SDS计量指征和SAS计量指征。结果:研究组的诊断治疗结果满意度计量指征,以及SF-36计量指征均优于参照组(P<0.05)。诊断治疗前,研究组的IL-8计量指征、IL-6计量指征、SDS计量指征和SAS计量指征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诊断治疗后,研究组的IL-8计量指征、IL-6计量指征、SDS计量指征和SAS计量指征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围绕开放性手外伤患者实施规范诊断治疗,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 标签: 开放性手外伤患者 规范诊断治疗 常规诊断治疗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脊柱创伤患者共6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应用传统开放手术,实验组应用微创手术。对比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各项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微创手术可显著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微创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脊柱创伤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提高成人腹股沟疝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水平。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1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治疗的1572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84例出现了并发症,发生率为5.34%。其中,术后尿潴留26例(1.65%);切口出血1例(0.06%);切口、阴囊浆液肿18例(1.15%);腹股沟区异物感14例(0.89%);腹股沟区慢性疼痛12例(0.76%);复发8例(0.51%),切口感染5例(0.32%)。结论成人腹股沟疝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若操作不当,可能出现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手术后并发症 无张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开放性手术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立足对糖尿病合并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从开放式管理的护理措施入手,从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心理疏导护理四方面总结了目前开放式管理的主要护理手段。并对其护理的效果以及临床体会进行了探讨,发现这种护理方式增强了患者以及家属参与护理以及治疗方案制定的参与性,具有极强的人文关怀特征还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从而能够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与临床实践的结果一致,具有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开放管理 糖尿病 精神病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机对眼外伤患者实施玻璃体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进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的开放性眼外伤12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不同手术时机分为伤后3天内手术组(早期组)56例、伤后7-14天手术组(常规组)64例,统计2组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后的总治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组患者的总治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早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各指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开放性眼外伤 时机选择 玻璃体手术 痊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应用急救护理的作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0年10月~2022年5月接纳的52例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定义为参照组,在常规护理上应用急救护理的患者定义为试验组,两组均纳入26例患者,针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疼痛情况及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及VAS评分相比较于参照组均更低,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骨折部位畸形及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直肠癌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与开放式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0月间抽选8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析,将计算机数表法作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和分析组,n=40。参照组接受开放式根治术治疗,分析组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分析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导管留置时间和手术切口疼痛程度均低于参照组,P<0.05;分析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直肠癌能有效缩短切口长度,降低术中失血量,减轻切口疼痛感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参考。

  • 标签: 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开放式根治术;手术;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脊柱转移癌在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时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期间,选取71例于我院收治的脊柱转移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治疗组(36例)和参照组(35例),分别采取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式手术法,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

  • 标签: 微创手术 传统开放式手术 脊柱转移癌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旨在比较胆道镜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在复杂胆石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50例复杂胆石症患者,其中25例接受胆道镜治疗,25例接受开放手术治疗。通过详细记录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以及胆石复发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方面,胆道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0分钟,开放手术组为80分钟。住院时间方面,胆道镜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天,开放手术组为7天。术后并发症方面,胆道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开放手术组为20%。术后疼痛评分在第1、3、5天的评分方面,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根据研究结果,胆道镜治疗在复杂胆石症患者中表现出更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方面。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复杂胆石症 胆道镜治疗 开放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微创手术和开放径路胸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2例胸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各24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全腔镜微创手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C组患者采用开放径路胸腺肿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胸管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胸管滞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C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胸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同微创手术 开放径路胸腺肿瘤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的患者68例,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换药两种方式展开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显示,乙组患者治疗后软组织愈合时间比甲组短,乙组患者浅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甲组。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的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更好的改善其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精神健康问题在全球疾病负担中位列前十,据估计,目前全球有将近10亿人口受精神障碍困扰。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的数量正在急剧攀升,这些患者构成了开放心理病房的主要群体。他们的社会功能相对于重度精神疾病患者来说较为良好,但却比一般生理疾病患者在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较弱的能力。因此,在日常治疗过程中,需要将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以助于恢复他们的社会功能,提升自我效能,并增强人际交往技巧。

  • 标签: 精神卫生机构 开放式 心理病区 人文关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30例,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分别为腹腔镜手术治疗及开放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手术治疗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行手术治疗的微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保证手术治疗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开放手术 急性阑尾炎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开放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在治疗腹股沟复发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应用开放TEP治疗的腹股沟复发疝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患者均采用开放TEP,单侧复发疝平均手术时间(45±8)min,双侧复发疝平均手术时间(68±11)min。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9.8%,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6±1.4)d,平均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约为(7.2±1.1)d。平均随访13.7个月,有2例患者复发。结论开放TE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适合基层医院。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腹腔镜辅助治疗。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两端切缘距离无统计学差异;而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通气时间优于开腹组(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外科医生对腹腔镜操作的技术掌握越来越熟练,腹腔镜手术被人们广泛的运用起来,扩大了其他肿瘤的根治术。但由于解剖层面过多、胃的血管供应较多、吻合技术的难度相对来说较大、淋巴的转移途径及其复杂等的因素,对其技术在术中的作用得到了限制。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短期疗效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同时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临床中应加大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远端胃癌 根治术 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和开放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临床效果,确定哪种手术方法更为有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设计,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开放式手术,研究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收集了手术过程相关数据,包括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下床活动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P<0.05);术中研究组各项应激指标水平提高程度更显著(P<0.05);且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更少(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是一种用于治疗成人腹沟疝的手术方法。通过腹腔镜技术,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和修补腹腔内的疝隔断,避免了大开口手术的需求,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

  • 标签: 成人腹股沟疝 经腹膜前疝修补术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应激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急诊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2月-2022年1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转运途中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能够使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在急诊转运的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安全性,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急诊的急救效率。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下肢开放性骨折 急诊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