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在小于 34周早产儿呼吸暂停 (AOP)中应用的疗效与护理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9月收治的 85例诊断小于 34孕周早产儿并发生呼吸暂停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枸橼酸咖啡因组( n=45)和氨茶碱组( n=40)。通过护理观察等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枸橼酸咖啡因组有效 43例( 95.6%),氨茶碱组有效 21例( 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较氨茶碱在早产儿呼吸暂停(< 34周)中应用中疗效有利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暂停、枸橼酸咖啡因;氨茶碱;疗效;护理观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乳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全脑放疗与适形调强局部加放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3月前来我院就诊治疗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展开研究,按照标准从中抽选出5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均匀划分成两组,25例采用全脑放疗作为对照组,25例采用全脑放疗联合适形调强局部加放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1年内的生存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

  • 标签: 乳腺癌 脑转移 全脑放疗 适形调强局部加量放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疗(HHFNC)在病情较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hR、PaO2、PaCO2均较治疗前好转,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PaO2、PaC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比例及总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舒适度较B高,并发症例数较B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FNC能改善轻症AECOPD患者通气功能,临床效果与NPPV相似,且能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护理工作。对此类患者,优先选用HFNC治疗。

  • 标签: 高流量湿化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正压通气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泛醌对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心室功能及运动耐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年 2月~ 2020年 2月我院收治的酒精性心肌病患者 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辅酶 Q10胶囊。观察两组的疗效、血浆脑钠肽水平、心室功能(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 6 min步行试验的变化情况和心肌酶指标改变情况。 结果 联合组无效、有效、显效例数分别为 8、 24、 25例,对照组为 12、 26、 19例,秩和检验显示,两组心电图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脑钠肽、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降低明显,左心室射血分数、 6 min步行试验增加明显,且联合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 I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联合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 P < 0.05)。 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泛醌可促进心肌代谢及心肌能量的产生,减轻心脏工作负荷,明显改善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心室功能及运动耐。     [关键词 ] 曲美他嗪;泛醌;酒精性心肌病;心室功能;运动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LNG-IUS)、去孕烯炔雌醇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范围内,以 2019年 2月 -11月为时间节点,选取无排卵性功血患者 70例,随机分为两组, A组 35例采用 LNG-IUS治疗, B组 35 例 采用去孕烯炔雌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痛经改善评分、血红蛋白水平及月经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月经评分、血红蛋白水平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增加( P< 0.05),且 A组优于 B组( P< 0.05)。两组痛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 针对无排卵性功血患者,无论采用 LNG-IUS治疗,还是去孕烯炔雌醇,均能获得较好效果,但 LNG-IUS疗效更突出。

  • 标签: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去氧孕烯炔雌醇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在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与去孕烯炔雌醇进行治疗,探讨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治疗的 90 例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的就诊时间为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1 月,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均等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5 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从不良反应率方面来看,观察组患者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点滴出血,占 40.00 %,但因治疗前已向患者详细交待此种可能故能接受及理解;乳房胀痛及恶心轻微,患者均能耐受,分别占 24.44 %和 35.56 %;患者中无头痛发生。对照组主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及乳房胀痛,分别占 33.33 %及 28.89 %;点滴出血占 24.44 %;头痛占 13.33 %。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在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治疗中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和去孕烯炔雌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的治疗效果优于去孕烯炔雌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去氧孕烯炔雌醇 疗效
  • 简介:  【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与去孕烯炔雌醇片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2月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 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刮宫术后 5d开始口服米非司酮连用 3个月。对照组患者在刮宫术后 5d开始口服去孕烯炔雌醇片连用 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 3个月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较前明显变薄( P<0.05或 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薄更明显( P<0.05);治疗后随访 6个月,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与去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均具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且前者对子宫内膜增生抑制更明显,适用于年龄较大妇女;而后者恢复正常月经周期率高,适用于较年轻有避孕要求的妇女。  

  • 标签: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米非司酮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子宫内膜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