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式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准确性。方法:限定本院于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病理确诊的60例胎盘植入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基于临床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相较于病理检查略低,说明在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断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式能有效完成胎盘植入的无创诊断,准确性较高(P>0.05);在病理类型检出率分析,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数据差值较小,完全植入胎盘、粘连性胎盘、穿透性胎盘检出率接近病理诊断结果临床应用价值高(P>0.05)。结论:胎盘植入的影像学检查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能实现无创高效率诊断,同时临床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可用作胎盘植入病理筛查的主要方式。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胎盘植入 临床价值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疑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孕妇作为研究对象,60例孕妇产前均接受超声检测,并将术后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产前超声检查结果。结果:产前超声检查确诊率56.67%比病理检查55.00%(2=1.368,P=0.242)。产前超声检查准确率95.00%、敏感性96.97%、特异性92.59%、阳性预测值94.12%、阴性预测值96.15%;合并植入者子宫动脉栓塞率27.27%、子宫切除率30.30%高于未合并植入者3.70%、3.70%,出血量高于未合并植入(P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口腔正畸微种植支抗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78颗)口腔正畸微种植支抗植入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给予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78颗种植钉在手术结束后1个月内仅有3颗脱落,手术成功率为96.15%;对患者进行随访3个月,成功率仍然能够达到91.26%。结论加强医护之间的配合,对患者给予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改善植入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口腔正畸 微种植支抗 植入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眼科植入材料主要是指应用于眼科器质性损伤手术中的生物医用材料,理想的眼科植入材料应具备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义眼台植入术是当前眼科植入手术方面的主要术式,义眼台材料主要包括羟基磷灰石、硅凝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水凝胶等,而义眼台植入时均需包裹,常用的包裹材料主要有胶原蛋白海绵、巩膜、羊膜、脱细胞真皮等。义眼台及其包裹的生物相容性是决定其是否能够有效治疗的关键,故本文着重对义眼台及其包裹的生物相容性进行分析,进而对眼科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眼科植入材料;生物相容性;义眼台;羟基磷灰石   眼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与眼部的美容保健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眼部的美容保健与治疗往往需要采用生物医用材料,尤其是眼科器质性损伤,往往需要植入人工材料,以替代眼部组织的相关功能。理想的眼科植入材料需具备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组织耐受性,并且不应引起抗原反应、排斥反应、刺激、不适感等,而其中生物相容性主要是指宿主机体组织对植入材料产生反应的一种性能,其决定了眼科植入手术后的预后效果,因此,生物医学方面对眼科植入材料的研究应更加深入。目前,眼科植入手术最为常用的植入为义眼台,常用的义眼台材料有羟基磷灰石、硅凝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水凝胶等,而义眼台植入时均需包裹,常用的包裹材料主要有胶原蛋白海绵、巩膜、羊膜、脱细胞真皮等,本文就义眼台及其各种包裹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了分点阐述,借此对眼科植入材料与宿主之间的生物相容性进行探讨。现综述如下。   一、义眼台材料   义眼台植入术实质上与眼球摘除术是同一个手术,在医学技术不发达时期,多采取眼球摘除术,这类患者多因严重外伤或恶疾而必须摘除眼球,在眼球摘除后无法进行人工义眼台的植入,导致手术后患者的眼球缺失。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的出现使义眼台植入术成为可能,通过植入义眼台,可使患者眼部活动时带动义眼台进行活动,从而有效满足患者的美观需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眼球摘除矫正或眼睑凹陷畸形。常用的义眼台材料主要包括羟基磷灰石、硅凝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水凝胶等,具体如下:    1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   羟基磷灰石是最为常见的义眼台材料,属于人工合成材料,也可取材于天然的珊瑚,其主要是模仿人体骨组织间的网状多孔微细结构而成,孔与孔之间往往互相连通,组成基本与人体骨组织的组成相似,能够有效促使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的血管化进程,促使纤维血管及骨细胞再生,并避免形成假囊。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眼眶后,眼眶中的受体纤维结缔组织及新生的血管纤维往往会沿着义眼台中的微孔进入到义眼台中,进而促使羟基磷灰石义眼台逐渐完成纤维血管化的进程,这些新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及血管往往是从义眼台的边缘孔隙逐渐向义眼台的中心生长,当纤维血管化进程完成后,义眼台可与眼眶及周围组织有效融合,而非纤维包裹,此时,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的生物相容性对义眼台植入术的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影响宿主与植入材料之间的生物相容性的因素包括植入材料表面的完整性、电性质、化学特性、本体机械特性以及生物降解性,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具有无毒、生物相容性良好等优点,但在采用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时,仍存在并发症风险,这可能和羟基磷灰石材料本身、材料制作工艺、患者个体性差异以及手术技术有关。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义眼台暴露,其暴露原因主要和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① 纤维血管生成延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的血管化进程推迟或未充分,无法起到有效抵御感染的作用; ② 植入表面坚硬对周围组织产生机械性刺激,导致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而适当的对羟基磷灰石义眼台进行包裹可有效减少炎症细胞的出现; ③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由同种异体巩膜包裹,植入后包裹发生溶解和坏死; ④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的大小不适合,或患者存在眼科疾病史,或患者在术前接受过多次手术治疗或化疗。    2 硅凝胶   硅凝胶具有极强的热稳定性,其透光率较高,具有稳定的物理机械性能,可反复延伸,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绝缘性、通透性、疏水性以及生理惰性,其表面张力较好,被作为义眼台的主要材料之一。但硅凝胶同时也存在着较多局限性,由于硅凝胶较为柔软,其抗机械性损伤的能力较弱,容易在机械性损伤下出现脱位或形态改变等情况;硅凝胶的抗撕力、抗拉力作用均不够理想,容易被漂白;硅凝胶表面容易产生静电,容易吸附眼内代谢产物,导致透光率减弱。   二、义眼台包裹   由于石义眼台植入后可能会导致植入周围组织发生炎症感染,故包裹材料的使用极为重要,通过对义眼台进行包裹,可有效提高义眼台植入的抗感染能力。理想的包裹材料需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强效的抵御感染能力,还需容易获得。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随访中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51患者随访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以及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ECG)检查,记录分析起搏和感知功能障碍以及起搏相关心律失常。研究结果DCG检查结果显示:251例患者中有58例(23.11%)出现起搏或感知功能异常;ECG检查结果显示:251例患者中有16例(6.37%)出现起搏或感知功能异常。两种方法比较起搏、感知功能异常及起搏相关心律失常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P=0.002、P=0.022)。结论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随访中DCG检查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尤其对起搏、感知功能异常以及起搏相关性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ECG。

  • 标签: 起搏器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目的:为临床辅助性肝移植的开展,探索供肝切取及植入方法,方法:猪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13例,供肝切取按预分离方法分为A、B两组,A组:标准法5例,B组:快速灌注法8例。结果A组:供肝质量优良为100%,B组:供肝质量优良占88%,辅肝移植手术时间为122±28min,腔静脉门静脉吻合时间为40±12min。结论:如条件允许应首选标准法预分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可行快速灌注法预分离。

  • 标签: 辅助性肝移植 供肝切取 动物试验
  • 简介:冠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广泛使用,老年人冠心病患者接受PCI治疗的数量逐年增加。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冠脉介入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进展。冠脉内金属裸支架植入(baremetalstent,BMS)可以明显减少单纯球囊扩张后引起的冠脉再狭窄率近50%,手术后急性期并发症明显减少,PCI的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明显增加,但术后半年内约20%的患者术后出现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restenosis,ISn),患者可再发心绞痛,

  • 标签: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冠心病患者 老年人 冠脉介入治疗 PCI治疗 单纯球囊扩张
  • 简介: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03例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植入后并发症及处理。结果导管微脱位3例,皮囊皮下出血、坏死伴感染2例,电极导致猝死3例,脑栓塞2例,不适症状1例。结论起搏器安装后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但我们在安装前做到认真、细心、合理选择,充分估计,提高操作熟练能力,大都数的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 标签: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植入 并发症 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评估锁骨下动脉支架(SAS)植入术后残余狭窄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SAS植入术的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或闭塞患者,共201例(204枚支架).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内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CDFI显示SAS后狭窄率≥20%定义为残余狭窄.分析锁骨下动脉狭窄与闭塞病变特征、支架类型与长度等对SAS残余狭窄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本组204枚支架中有67枚(32.8%)发生SAS≥20%残余狭窄;其中有2枚SAS残余狭窄为≥50%.残余狭窄组与无残余狭窄组患者年龄、性别、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吸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残余狭窄组高血压患者比例高于无残余狭窄组[68.7%(46/67)vs48.5%(65/13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残余狭窄组斑块钙化面积≥1/2者所占比例、自膨式支架所占比例、支架原始长度均高于或大于无残余狭窄组[34.3%(23/67)vs9.5%(13/137),28.4%(19/67)vs4.4%(6/137),(26.7±7.7)mmvs(23.8±6.3)mm],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103,P〈0.001;χ^2=24.059,P〈0.001;t=2.601,P=0.011);残余狭窄组术前SA闭塞者所占比例高于无残余狭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SA病变长度、病变原始内径、支架原始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斑块钙化程度、支架类型(OR=7.205,95%CI:3.175-16.348,P=0.000;OR=8.591,95%CI:2.825-26.131,P=0.000)均是SAS术后残余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超声能够准确评价SAS的效果,及时发现残余狭窄,术前斑块钙化面积和支架类型是影响SAS术后残余狭窄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锁骨下动脉 狭窄 支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脑血管支架植入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把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脑血管支架植入的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50例,对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实施延续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接受脑血管支架植入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对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够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生活质量能够得到较大改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脑血管支架植入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延续护理 脑血管支架植入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95%以上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AMI为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PTCA+支架植入术后6-9月入院复查心脏冠状动脉造影(CAG),利用TIMI血流分级法评价冠脉介入疗法(PCI)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PTCA 冠脉造影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探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近期并发症的护理情况。方法 选取了2018年9月-2019年9月某医院收治的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50例,把这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2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式是常规性的护理,而实验组采用的是综合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明显的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高于实验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近期会出现电极脱位、肺部感染、囊袋出血、便秘和排尿困难等并发症情况,但是在术后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永久 起搏器 植入手术 后期 并发症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究优质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肿瘤且行化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IVAP;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上述两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对比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比较,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27.50%);而护理满意度观察,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90.00%)则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在肿瘤化疗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中,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应用IVAP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优势。

  • 标签: 细节护理 腹部手术 全麻 苏醒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碘 125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肿瘤科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之间收治 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碘 125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依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 50例,常规模式护理)和实验组( 50例,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为 88.0%,护理满意度为 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0.0%和 76.0%,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在碘 125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护理有效性和满意度的提升,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碘 125放射粒子植入术 恶性肿瘤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冠状动脉内血栓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并联合球囊成型及支架植入术治疗AMI,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方法进行急诊PCI的AMI患者共52例,对其中20例进行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然后进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治疗。术后造影观察冠状动脉扩张效果及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及心肌灌注等情况。结果抽吸组即刻血栓消失16例,血栓减少4例。和未抽吸组比较梗死部位前向血流由术前TIMI0级(无血流)均达到TIMI3级(正常血流),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而未抽吸组术后前向血流TIMI1级(血流严重受损)1例(占3.1%),2级(正常血流但较慢)9例(占28.1%),3级22例(占68.8%),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导管进行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是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合并血栓病变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并可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及减少无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血栓抽吸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对 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肺癌的护理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抽取 2016年 6月至 2017年 6月之间 68例我院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4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采用 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肺癌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CT引导下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肺癌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