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程序镇痛镇静方法在 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实施的效果。 方法 运用随机分组法,将入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ICU的 100名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 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的镇痛、镇静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程序镇痛镇静护理干预,由镇痛镇静控制小组确定镇痛镇静目标:镇静目标 RASS: -2 ~ +1分,镇痛目标:神志不清患 BPS: <3分,清醒患者 NRS <4分,每 2小时对患者行 RASS评分及疼痛评分评估,并调整药物剂量,晨间唤醒。 结果 观察组患者 ICU住院总天数、气管插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中使用 PSA可以更好地达到镇痛镇静的目的,并防止过量使用镇痛镇静剂,减少病人痛苦,减少住院时间,优化患者就医体验。

  • 标签: 机械通气 程序化 镇痛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护理中观察个性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最近一年中最近半年内接受的小儿患者作为患者案例,按照常规的护理方式和个性的护理模式进行对比护理,将一共六十四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有三十二例小儿患者,实验组也有三十二例小儿患者,个性的护理模式使用在实验组上,常规的临床护理方式用于对照组上,然后将患儿对于不同护理方式的反应以及患者家属对于护理方式的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在小儿护理中,个性的护理模式护理效果非常好,除了患儿的反应效果比较好,因为恢复的速度相对更快一些,患者家属对于个性的护理模式也是非常满意的。在临床研究上非常有意义,想要让我国在小儿护理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就要尽可能地应用和推广这种个性的护理模式。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小儿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细节护理措施的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4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颅脑损伤护理模式,实验组给予细节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思维能力、肢体功能、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感染、压疮及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参照组(23.81%),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细节护理模式,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显著,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颅脑损伤 术后 细节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在手术以后,采用人性的护理效果,研究人性护理和普通护理之间的区别。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6例胃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人性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40.2±3.8)h、(5.9±1.3)d,低于对照组的(55.6±6.2)h、(7.9±2.2)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胃癌手术患者人性护理,可以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帮助患者调整好心理状态,拉近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使患者信任护理人员,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还能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胃癌手术患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出血患者中人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分娩的106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甲组和乙组各53例,甲组实施常规基础护理干预,乙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比例、护理服务满意率和产后出血量。结果乙组产妇产后出血比例明显低于甲组,资料行统计学检验显示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产妇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资料行统计学检验显示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产妇产后两小时内和产后二十四小时内出血量均明显低于甲组,资料行统计学检验显示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护理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影响大,其有利于减少出血比例和出血量,提高服务满意度,值得在产科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护理策略在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93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集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有显著好转,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护理策略在ICU患者护理中,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和减少压疮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ICU患者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细致护理在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措施和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期间前来诊治的重症脑梗死患者78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观察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每组各39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给予精细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实施的精细化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护理效果确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细致化护理 急诊重症脑梗死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约束在ICU约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2月~2016年5月本科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本科室2016年6月~2016年8月本科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护士根据常规和工作经验对患者实施约束,观察组实施规范约束。予以对比两组患者约束使用率、非计划性拔管率、约束部位皮肤异常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约束期间均未发生皮肤异常情况;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约束在ICU约束患者中的应用,可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约束,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ICU 约束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在妇产科中采取人性护理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妇产科患者80例,从中挑选40例采取人性护理为研究组,余下40例采取常规护理为参照组。结果数据显示,护理后研究组的各项护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比参照组好P<0.05。结论在妇产科中采取人性护理,能够使得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和满意度得到提高,得到显著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妇产科 临床护理 人性化护理 舒适度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集束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1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采用集束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流感染率和导管留置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血流感染率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9%(P<0.05),试验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后的生活治疗评分均较护理前有了明显改善(P<0.05),但是相对来说试验组患者改善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这充分说明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采用集束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流感染率,延长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抽取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进行护理研究,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采用人性护理,观察护理最终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而言,给予人性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

  • 标签: 冠心病 人性化护理 常规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干预护理在前置胎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顺利治疗的60例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采取个性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母婴结局、并发症出现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母婴结局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干预护理应用于前置胎盘患者,可以增强护理效果,改善前置胎盘患者妊娠结局,降低并发症出现率,旨在提升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发展,医学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个性化干预护理 前置胎盘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管理对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4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集束管理;以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作为护理效果观察指标,并对比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集束管理可进一步提高脑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质量,对于加快病情康复、改善神经功能和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康复护理 集束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误诊学》人性护理在心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心脏介入治疗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实验组进行人性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8.2737,P<0.05)。结论在心导管室护理中可采取人性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心导管室 人性化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护理在肝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肝病患者中选取6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肝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肝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个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生活质量情况,以及抑郁及焦虑评分状况。结果观察组肝病患者护理后各项生活质量明显由于对照组,观察组肝病患者护理后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个性护理对于患者的治疗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

  • 标签: 常规护理 个性化护理 肝病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性护理对于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作用进行探讨。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对88例中风偏瘫患者通过分成44例观察组的患者和44例对照组的患者的方式进行了疾病的研究工作。并且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个性护理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工作,继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人员的护理之后其肢体运动能力评分(89.98±3.14)分和生活质量评分(44.56±2.33)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评分(70.11±3.01)分和生活质量评分(30.48±2.21)分,并且对照组患者77.27%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93.18%的满意度,两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中风偏瘫患者进行个性护理工作之后,患者的运动能力有所增强,生活质量方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对于患者有着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中风偏瘫患者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剖宫产产后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人性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疗的64例剖宫产产后患者,平均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2例,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术后疼痛情况以及拔管、排气、排便时间、抑郁程度等各项指标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疼痛0级例数及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性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对剖宫产产后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改善其术后疼痛症状,减少患者乳房不适率。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护理 人性化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将其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住院期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细节优质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神经缺损情况(CSS)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情况,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及满意度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增加,CSS评分明显降低,SAS及SDS评分也明显降低,与护理前比较变化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ADL评分、C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66.7±11.3)、(12.6±3.5)、(38.3±6.3)、(37.8±5.9)分,除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其他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依从性的总得分为(10.8±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依从性的总得分(8.2±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96.3%、98.8%,均较对照组(82.9%、77.1%)高(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细节优质护理的疗效显著,不仅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的改善,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及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细节化优质护理 脑梗死 心理状态 依从性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人性护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某院急诊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和试验组急诊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人性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急诊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急诊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3.78±3.80)和(36.73±3.78),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52.68±5.28)和(53.15±5.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急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急诊护理采用人性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急诊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性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人性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管理中,采取人性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门诊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