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0 个结果
  • 简介:分析肿瘤专科医院注射室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来源,包括工作负荷过重、职业的高风险性、职业要求不断增高、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影响、人际关系的角色冲突、社会及家庭的压力,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 标签: 肿瘤 护理人员 压力源 压力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的压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对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情况予以了解,将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挖掘出来,制定可行方法,旨在对护士压力进行缓解,并不断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加强问卷调查法的应用,对我院 100名护理人员实施调查。结果:对护士工作压力进行分析,其表现主要体现在庞大的工作量,而且时刻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工资和福利待遇水平并不高,缺少充足的晋升机会,但是其根本原因就是护士庞大的工作量。结论:由于受到护理工作性质的影响,所以护士的压力比较明显,建议要从护士实际工作情况出发,对造成压力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采取针对可行的措施,由于压力源的不同,应对措施也应体现出针对性,将护士心理压力降至最低,从而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人员 工作压力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湿性愈合联合压力疗法,应用于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并对其护理方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6月期间所接收的72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单组样本量录入36例,按照实验习惯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压力疗法进行处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压力疗法的基础上应用湿性愈合进行处理,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优质护理,对所有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发现,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伤口愈合时间以及疼痛程度等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采用湿性愈合联合压力疗法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案,其临床效果好,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湿性愈合 压力疗法 下肢静脉性溃疡 护理 应用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加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照组采取盆底肌训练的方式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两组患者在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进行盆底肌测评并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盆底肌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较好,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盆底肌生物反馈 电刺激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护理中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与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共1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组患者5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构建的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照两组质量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对照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指标,可见研究组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照差异显著(P

  • 标签: 骨科护理 压力性损伤 护理质量 指标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口腔癌术后患者开展护理干预时,使用集束化护理有无降低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有无明显不同。方法 在本院进行口腔癌手术的患者中,抽取70例开展研究,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人数平均。对照组常规使用护理,观察组使用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皮损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加以对比,观察护理应用的价值和效果。结果 干预后可见,观察组压力性皮损的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取得的干预效果更好一些。结论 临床口腔癌手术患者开展集束化护理之后,患者的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降低,预防效果相对较好,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带来了更加积极的影响作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护理应用 口腔癌 手术后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总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强调术前应加强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加强排尿观察、尿管管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功能锻炼、饮食及排便护理、皮肤护理等。

  • 标签: 无张力尿道悬吊术 压力性尿失禁 女性 护理
  • 作者: 马莉莉高玉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助理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为助理护士管理提供指导意见。方法:2015年4月~5月,采用随机分层抽样调查法,对19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状况调查表、助理护士职业压力调查表、压力应对方式调查表,进行描述性统计、因素分析。结果:护士职业压力、社会地位与职业发展方向评分(2.6±0.5)分、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相关问题(2.1±0.5)分、病人与家属方面问题(2.2±0.4)分、专业技能方面问题(2.4±0.7)、管理与人际关系方面问题(1.9±0.4),总分均分(2.2±0.8)分;积极应对评分(3.21±0.51)分,消极应对(2.71±0.51)分;应对评分、各维度工作压力评分与个人一般情况有关;除社会地位与职业发展方向、积极应对外,积极应对评分、消极应对评分与压力来源量表各维度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应关注高危人群,努力提升护士积极应对能力。
  • 简介:摘要:精神科的护士从事的护理工作与一般的护理工作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它需要护理人员付出的不仅仅是体力劳动,同时还要承担较大的心理压力,是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双重考验。再者,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造成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高危风险,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化解特殊工作压力的能力。本文从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产生的根源入手,根据相关临床经验,提出自己的相应解决措施,希冀能对精神科护理工作高效开展有所帮助。

  • 标签: 护士 精神科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器械性压力性损伤(MDRP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1年 1 月 1 日 ~12 月31 日我院发生的8例MDRPI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 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器械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MDRPI发生率和有效减轻患者压力性损伤程度,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水平,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预防性护理干预 医疗器械性压力性损伤 器械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在新建医院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防治过程中运用集束化管理的效果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院内的363例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运用相应的量表评定方式筛选出Braden评分≤12分且入院时无压力性损伤的高危患者作为压力性损伤高危组和患者已存在压力性损伤的压力性损伤组,对两组患者都进行集束化管理,对比运用集束化管理方式前后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变化与治愈情况。结果:实施集束化管理后压力性损伤高危组、压力性损伤组的损伤发生率明显比实施前低、治愈率比实施前高(P

  • 标签: 集束化管理 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 防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状况的应用,以确定该方法对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价值。方法将我院2019年3月至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51例纳入研究。分成对照组(75例)与干预组(76例),分别予以手术室护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护理 术中压力性损伤 降低发生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养老机构护理员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知识、行为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抽选2020年6月-2021年5月本地6所养老院的130名护理员纳入研究,调查分析其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知识、行为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总体养老机构护理员的预防压流性损伤知识及行为现状处于中等水平,基本上能够良好的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护理员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及培训经验及照护经验。结论:当前养老机构护理员的预防压力性损伤知识及行为现状均处于中等水平,部分存在欠缺,主要受到学历、年龄、工作年限、培训经验及照护经历的影响。

  • 标签: 养老机构 护理员 压力性损伤知识 行为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监护室患者采取循证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满意率与压力性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分组对比,以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共有患者人数为64例,每组纳入患者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更低(P<0.05),数据之间存在对比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更高(P<0.05),对比意义显著。结论:循证的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有效实施可以降低重症监护室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满意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压力性损伤 循证 集束化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水胶体敷料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我科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间大于48小时的先心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组:A组非青紫型未使用水胶体敷料组100例,B组青紫型未使用水胶体敷料组100例,C组非青3紫型使用水胶体敷料组100例,D组青紫型使用水胶体敷料组100例;分别观察并记录四组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拔除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 青紫型患儿发生压力性损伤24例(24%),非青紫型患儿发生压力性损伤13例(13%);使用水胶体敷料进行预防后,青紫型压力性损伤发生4例(4%),非青紫型压力性损伤发生2例(2%)。结论 青紫型患儿发生压力性损伤率比非青紫型患儿高。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在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方面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与安全。

  • 标签: [] 水胶体敷料 先天性心脏病 静脉留置针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探讨预见性护理的应用对其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研究开展的时间跨度为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该阶段对研究样本进行明确,主要来源于我院重症监护室中接受治疗的患者,选取典型代表70例进行具体分析,采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编号,并使用软件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另外3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视为研究组。对两组治疗期间的情况进行详细观察与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行压力性损伤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知晓率较低的小组为参照组,与研究组优势相比有明显不足(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研究组不仅发生率低且为轻度压力性损伤,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的优势(P<0.05)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通过预见性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改善昏迷情况和健康状况,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满意度。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重症监护室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歇式充气压力抗栓泵治疗深静脉血栓的具体效果。方法:以术后住院病患为研究对象,自2018年1月起筛选样本至2021年12月,对500例病患做随机数分组,予以对照组(n=250)以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n=250)联合间歇式充气压力抗栓泵,分析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及血液循环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就血液循环情况而言,治疗后,观察组的D-D、Fbg水平低于对照组而PT、PLT水平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间歇式充气压力抗栓泵的应用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对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具有重要价值,可联合常规抗凝法以提高疗效。

  • 标签: 间歇式充气压力抗栓泵 深静脉血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调查及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6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院在岗护理人员410名,采取问卷形式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经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压力来源包括新冠肺炎疾病、社会、医院、家庭。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护理人员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需针对其压力来源制定干预对策,以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新冠肺炎 护理人员 心理压力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压力蒸汽灭菌、低温等离子灭菌对腹腔镜器械的灭菌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消毒供应室灭菌的160套腹腔镜器械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参照组80套,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研究组80套,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对比两组每套腹腔镜灭菌时间、器械损坏率、灭菌合格率。结果:研究组每套腹腔镜灭菌时间较参照组更长,而器械损坏率更低,灭菌合格率更高,灭菌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灭菌时间相比压力蒸汽灭菌长,但灭菌更为彻底,且不易损坏器械,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低温等离子灭菌 腹腔镜器械 灭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离子抗菌敷料对压力性损伤感染性伤口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82例压力性损伤感染性伤口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观察组给予银离子抗菌敷料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的换药临床效果和护理有效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换药间隔时间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银离子抗菌敷料 压力性损伤伤口 感染性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