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对3种不同采收成熟度黑宝石李果实在冷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果实硬度逐渐降低,花青素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增加,果肉褐变度和腐烂指数增加;中等成熟度的果实在贮藏期间能保持较高的硬度和TSS含量,贮藏后期腐烂指数较低,风味品质最佳,是适宜贮藏的最佳采收成熟度。

  • 标签: 成熟度 贮藏品质
  • 简介: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次氯酸钙浸泡处理(0.15g/L、0.6g/L)对其常温(17~25℃)贮藏120天的生理变化与品质影响。同时以多菌灵处理(1g/L)和清水处理为对照(ck)。结果表明,供试的次氯酸钙处理浓度对红富士苹果不产生药剂伤害,能有效地减少腐烂、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的损失,但对硬度作用不明显,其中0.15g/L处理可以降低呼吸速率,与0.6g/L处理对果实品质影响没有显著的差异。

  • 标签: 红富士苹果 贮藏 生理 品质 次氯酸钙 常温
  • 简介:以海南省龙眼主栽品种"储良"(CL)和"石硖"(SX)为试材,比较了两种龙眼种子的大小、果皮和果肉厚度、果皮色泽等外观品质特性。并分别在冷库(6±1)℃、相对湿度75%、内衬有孔塑料袋纸盒外包装的条件下贮藏17d,测定和分析了2种龙眼的低温贮藏性能。结果表明,SX果实较小、果皮厚且粗糙、果肉清脆;CL果实较大,果皮薄且光滑,果肉绵软。采后低温贮藏期间,SX龙眼果肉可滴定酸(TA)含量变化较缓慢,贮藏17d时,SX龙眼果实好果率、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VC、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CL果实(P〈0.05),SX果实呼吸强度、果皮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果肉褐变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低于CL果实。综上所述,SX龙眼果实在耐低温贮藏方面明显优于CL龙眼果实。

  • 标签: 龙眼 果实 品种 贮藏性 品质
  • 简介:以“红苏珊”红色甜椒为试验材料,分别用1、2、3μL/L浓度的1-MCP熏蒸16h,20℃下贮藏10d,研究1-MCP处理对红色甜椒贮藏期间呼吸与色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3μL/L浓度的1-MCP处理均能明显提高贮藏期间甜椒的感官品质,降低果实的呼吸速率,促进贮藏前期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但显著抑制了花青素、类黄酮和总酚的合成与积累,延迟了甜椒采后转色的进程,其中以3μL/L浓度的1-MCP处理保鲜效果最好.

  • 标签: 红色甜椒 贮藏 色素 呼吸作用 1-MCP
  • 简介: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和一种新开发的乙烯脱除剂——钯(Pd)(e+R)对早熟和晚熟的鳄梨(perseaAmericanaMill)在5℃贮藏和20℃后熟期内果实硬度、颜色、脂肪酸和糖含量的变化的影响。这种新型乙烯清除剂有效地延缓了鳄梨在5℃贮藏时的果实成熟过程,1-MCP在抑制果实成熟方面更加有效,但与这种新型乙烯清除剂相比它会破坏果实的后熟。晚熟果实中脂肪酸含量在两种处理间以及贮藏时间方面均保持不变,而早熟果实中脂肪酸含量随着处理和贮藏时间的不同,产生了轻度的,甚至显著的差异,果实中出现大量的甘露庚糖醇。

  • 标签: 1-MCP处理 乙烯脱除剂 脂肪酸含量 贮藏期间 梨果实 糖含量
  • 简介:以鸭梨为试材,采用非变性PAGE研究了急速降温和缓慢降温处理对不同采收成熟度(早采、中采、晚采)的鸭梨贮藏期间果皮脂氧合酶(LOX)同工酶的变化及其与果实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采后鸭梨果皮中的LOX同工酶有9条酶带,其中有三条主酶带B、F和H;不同采收成熟度和不同降温方法处理的鸭梨果皮的LOX同工酶带有所差异,其表达量的顺序为:晚采果〉早采果〉中采果,急速降温果〉缓慢降温果。这一结果与果实褐变指数晚采果〉早采果〉中采果、急速降温果〉缓慢降温果的趋势一致,说明采后鸭梨果皮LOX同工酶的表达量与鸭梨果实的褐变关系密切。鸭梨于9月中旬采收结合缓慢降温贮藏,可减少采后果实的褐变,保持良好的品质,延长贮藏期。

  • 标签: 鸭梨 褐变 脂氧合酶同工酶 非变性PAGE 采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