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ALB、TBA、CHO、CHE检测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变化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60例正常人为参照组,对两组受检人员的肝功能(ALB-白蛋白、TBA-总胆汁酸、CHO-血清胆固醇、CHE-血清胆碱酯酶)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研究组ALB、TBA、CHO、CHE水平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ChildB级、ChildC级ALB、TBA、CHO、CHE水平与ChildA级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检测ALB、TBA、CHO、CHE等肝功能指标,可鉴别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判断肝脏损伤程度,临床意义非常重大。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功能检测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进展性脑梗死患者 Hs-CRP 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将本院收治的 25 例进展性脑梗死(观察组)、 25 例非进展性脑梗死(对照组)设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第十四天采集患者的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患者的 Hs-CRP 水平;同时,统计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不稳定斑块发生率;获取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后,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 入院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第十四天的 Hs-CRP 水平高于对照组 ( P<0.05 ) ;且观察组患者的 Hs-CRP 水平在入院第一天达到峰值,然后逐步下降 。 观察组患者的 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 P<0.05 )。 结论: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 Hs-CRP 显著升高,并在短时间内达到峰值,经治疗后 Hs-CRP 水平逐步下降,但 Hs-CRP 是促进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的重要指标之一,与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具有显著相关性,可评估患者的急性脑梗死发生风险。

  • 标签: 进展性脑梗死 Hs-CRP 水平 颈动脉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earrateturbulence,HR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内科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COPD患者40人,按照GOLD综合评估分为A组(8例)、B组(6例)、C组(14例)和D组(12例)。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2导联动态心电图系统记录,采用HRT专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震荡初始(turbulenceonset,TO)及震荡斜率(turbulenceslope,TS)。结果COPD患者TO(0.14±0.06)%较对照组(0.10±0.07)%增高,TS(1.81±0.45)ms/RRI较对照组(2.60±0.39)ms/RRI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综合评估D组患者TO(0.08±0.04)%及TS(1.38±0.47)ms/RRI均较其余三组降低。结论COPD患者HRT明显减弱。HRT检测对评估COPD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窦性心率震荡 动态心电图
  • 简介:目的:研究严重创伤病人外周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s)凋亡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6例损伤严重度评分(ISS)≥20分的创伤病人分为A组(ISS〈30分,n=16)和B组(ISS≥30分,n=10),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动态观察、比较病人入院时、入院后24h、48h、72h、1周PMNs捌亡率的变化及1周内病夕匕率,并与C组(健康者,n=10)比较.结果:创伤病人人院时、24h及48h外周PMNs凋亡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B组各时点PMNs凋亡率均明显低下A组(P〈0.05),B组1周病死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严重创伤病人外周PMNs凋亡显著抑制,PMNs凋亡率可作为预测严重创伤病人病情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 标签: 创伤 多形核中性粒细胞 凋亡
  • 简介: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时间区间,于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症的患者58例对象列为研究组,并选取时间段开展健康体检的人员60例为对比组,对比两组对象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和血脂指标。结果研究组对象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水平高于对比组,且维生素B12水平低于对比组,具有差异(P<0.05);且研究组血脂指标与对比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实验证实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病症的发病因素之一,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临床意义。方法将我科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3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采血后对血清中T3、T4、FT3、FT4及s-TSH水平进行测定,将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与研究组进行比较,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血清内T3、FT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水平且两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而研究组T4、FT4、s-TSH水平低于对照组,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血清内BUN及C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患者肾脏损害程度及患者病程有较强提示作用,对其进行动态监测还可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判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治疗指导价值。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测单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EH)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单纯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OSAHS患者45例(均为男性)。正常对照组20例,无并发症的单纯OSAHS患者组25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组20例。入选者晨醒5分钟内抽取空腹静脉血2ml,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比较正常对照、单纯OSAHS、OSAHS合并高血压三组间的TNF-α水平。结果1.单纯OSAH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TNF-α水平升高,有统计学差异(q=6.038,p<0.01)。OSAHS合并高血压组与单纯OSAHS组比较,血清TNF-α水平亦升高,有统计学意义(q=9.248,p<0.01)。2.单纯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组血清TNF-α呈正相关(r=0.669,p<0.01)。结论1.单纯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随单纯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加重而增加。2.TNF-α是重要的炎性因子,OSAHS可能是一种炎症性疾病,OSAHS中的炎症过程可能是促使高血压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OSAHS EH TNF-&alpha 炎症
  • 简介:目的:探讨手移植病人术后外周血粘附分子的动态变化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三例手移植病人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粘附分子水平进行了测定,并与术前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术后病人外周血粘附分子CD4、CD28、CD8、CD54、CD11a的水平明显降低,以术后一周为最低;术后维持期上述粘附分子水平逐渐回升,但仍低于术前水平,而CD8、CD11a的水平继续升高,CD11a回升到术前水平,而CD8则明显超过术前水平(P<0.001)。结论:免疫抑制剂对粘附分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同种异体手移植病人术后无明显排斥反应与临床观察相符,提示粘附分子可作为排斥反应的检测指标。

  • 标签: 同种异体手移植 术后 临床意义 粘附分子 动态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元素水平异常与感染性腹泻的关系,为感染性腹泻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116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治疗前后进行血清锌、铁、钙、镁、铜、铅6种元素检测,与85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儿进行对照。结果腹泻组治疗前血清锌、铁、钙、镁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铜稍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铅均在正常范围。腹泻组治疗后血清锌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钙、镁有所升高,但与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腹泻时微量元素锌、铁、钙、镁、铜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这与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效果可能存在一定关联,保持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对防治感染性腹泻可起到一定作用。

  • 标签: 微量元素 感染性腹泻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4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与44例未发生过敏性紫癜的正常儿童为本次研究对象,比较过敏性紫癜患儿与正常儿童免疫动能的差异。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CD3+、CD4+/CD8+等数值均低于对照组,过敏性紫癜患儿IgG、IgA、IgE、C3均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等免疫数值均异于正常水平,医师结合儿童免疫检查结果有助于鉴别诊断过敏性紫癜。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免疫功能 变化 临床意义
  • 简介:作者对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20例肺血栓栓塞患者血浆中内皮素(ET)在溶栓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测定,肺栓塞组溶栓前后ET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肺栓塞患者均于溶栓前、后0、2、8及24h取肘前静脉血5ml

  • 标签: 内皮素含量 动态变化临床意义 含量动态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鼻黏膜形态及生理功能变化情况,为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110例,术后3月及6月进行糖精试验及鼻黏膜内镜检查,分析同期仅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92例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结果(1)鼻中隔组术中、术后3月、6月鼻腔粘膜均显示为光滑,淡红色,湿润;而鼻窦炎组术中、术后3月时,鼻粘膜形态学观察结果(粘连、水肿、肉芽、囊泡)显著差于于对照组(P<0.05);术后6月时,鼻粘膜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显著优于术后3月时(P<0.05),与对照组术中、术后3月、6月时无显著差异(P>0.05)。(2)鼻窦炎组术后3月与6月时糖精试验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6月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鼻窦炎手术既可以保证鼻腔粘膜组织完整,又可以保证鼻部生理功能正常,临床疗效肯定,术中尽可能减少黏膜损伤,术后加强随访,尤其是术后三个月内。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鼻窦炎 黏膜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过程中引起R波电压降低或T波增高的特征、临床意义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通过对672例行TET检查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筛选出R波电压降低或T波增高患者,对其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2例患者在试验中出现R波电压降低,其中17例开始于运动中2~8min,5例发生于运动结束后2~6min;R波电压降低持续4~6min;出现在V4~V6导联16例,Ⅱ、Ⅲ、aVF导联6例。11例在试验中出现T波增高,其中9例开始于运动中2~8min,2例发生于运动结束后2~4min;T波增高持续2~6min;出现在V2~V4导联9例,Ⅱ、Ⅲ、aVF导联2例。33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均有管腔狭窄病变,其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20例,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病变4例,右冠状动脉病变4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右冠状动脉病变5例。结论TET检查诱发R波电压降低或T波增高是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较为可靠的指标。

  • 标签: 运动试验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应激障碍(ASD)小鼠行为学变化特点,为创伤后心理应激的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将96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只。实验组以足底电击法建立ASD模型,对照组不接受电击。电击后即刻,6,12,24,48,72 h和7,21 d进行旷场行为测试和高架十字迷宫行为测试,评价两组小鼠电击箱内跳跃次数、僵直时间、不动时间、旷场站立次数、旷场中央区域路程和活动时间、进入开臂次数、闭臂停留时间。结果电击后各时相点,实验组跳跃次数、僵直时间及不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电击后6,12,72 h,实验组站立次数为(4.0±1.3)次、(3.7±1.2)次、(6.0±1.3)次,对照组为(7.3±1.0)次、(7.7±1.0)次、(7.7±1.2)次(P<0.05);电击后0,6,12,72 h,实验组中央区域活动路程为(3.3+1.1)m、(3.9±1.1)m、(4.5±1.2)m、(5.0±0.9)m,对照组为(6.7±1.7)m、(6.9±1.2)m、(7.4±1.9)m、(6.8±1.4)m(P<0.05);电击后6,12,24,72 h和7,21 d,实验组中央区域活动时间为(39.7±10.1)s、(56.7±7.3)s、(59.5±13.2)s、(55.4±5.5)s、(63.4±7.7)s、(77.4±5.7)s,对照组为(84.8±17.8)s、(90.0±15.8)s、(83.6±14.3)s、(87.1±12.3)s、(85.8±7.9)s、(87.5±8.3)s(P<0.05)。电击后6,12,72 h,实验组进入开臂次数为(11.3±1.8)次、(14.8±2.1)次、(15.0±1.4)次,对照组为(17.2±3.0)次、(17.8±2.1)次、(17.8±2.0)次(P<0.05);电击后6,12,48,72 h和7,21 d,实验组闭臂停留时间为(196.0±16.6)s、(184.9±13.9)s、(182.8±17.6)s、(184.6±14.0)s、(179.3±14.2)s、(177.9±13.6)s,对照组为(163.4±15.4)s、(161.0±14.5)s、(161.8±14.3)s、(162.1±15.8)s、(161.6±12.9)s、(161.9±14.8)s(P<0.05)。两组各指标其余时相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后ASD小鼠伤后6 h内开始出现探索能力下降、焦虑恐惧增加等行为变化,其中焦虑状态持续存在;伤后72 h存在高警觉性,易发生重复应激。提示针对ASD的临床护理宜注重创伤后早期、动态的心理评估和干预,重点关注焦虑等情绪障碍。

  • 标签: 应激障碍,创伤性 神经行为学表现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脑钠钛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健康人群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检测其中血浆BNP的值。结果血浆BNP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呈正相关(P<0.01);也与原发性高血压是否伴有左心室肥厚或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BNP的测定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检测指标之一;血浆BNP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识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一种指标,并对早期发现及治疗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减少心血管事件及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血浆脑钠钛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 简介:摘要 : 目的 :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 (TET) 过程中引起 R 波电压降低或 T 波增高的特征、临床意义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方法 : 通过对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时Th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观察了23例allo-HSCT患者aGVHD的发病情况,aGVHD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对部分病例进行了皮肤活检,取得病理学依据。移植前后定期采集23例患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h细胞亚群Th1、Th2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表明:23例患者8例发生了aGVHD,其中3例Ⅰ度,2例Ⅱ度,3例Ⅲ度aGVHD,15例未发生aGVHD。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发生aGVHD患者的Th1细胞量明显高于未发生aGVHD患者(p〈0.01),Ⅱ-Ⅲ度aGVHD患者Th1细胞的IFN-γ表达明显高于未发生aGVHD患者(p〈0.01),而Th2细胞的IL-4表达明显低于未发生aGVHD患者,动态观察发现在aGVHD发生前和发生后未治疗的患者Th1细胞明显增高,治疗后明显下降,而未发生aGVHD的患者移植前后Th1细胞量变化不大。结论:发生aGVHD患者Th1细胞明显增多,且这种增多与aGVHD有关。因此,移植后早期动态监测Th细胞亚群Th1量的变化有助于aGVHD的诊治。

  • 标签: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TH1细胞 TH2细胞
  • 简介: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63例,即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d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0d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7d(P〈0.05)但与对照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与心肌梗死病情进展、治疗效果有关,提示心肌梗死患者检测血浆半胱氨酸对病情转归、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肌梗死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声像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文应用多普勒超声观察130例正常子宫内膜,23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及17例宫外孕子宫内膜改变。结果正常月经周期内膜图像可分为月经期、增殖期和分泌期,正常月经周期宫腔线居中,内膜厚度为10mm左右;子宫内膜增殖症的子宫内膜厚度一般内为10-20mm,回声增强;宫外孕子宫内膜厚度7-12mm,内膜回声增强,有时其内可见假孕囊回声。结论超声能够反映正常子宫内膜情况,而且对子宫内膜增殖症、宫外孕子宫内膜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月经周期子宫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