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采用热液法在低于100℃的条件下制备了纳米晶TiO2粉。运用DSC、XRD和HRTEM对所获得的TiO2粉进行表征。XRD结果表明:所得到的TiO2粉都是锐钛矿相,颗粒大小随着热液处理温度(60~100℃)的升高而增大,由Scherrer公式计算,其粒径介于4.8~6.9nm。同时,研究了所获TiO2粉在紫外光下降解亚甲基蓝的性质。

  • 标签: TIO2 光催化 亚甲基蓝 低温 热液法
  • 简介:研究了中温热处理对2种高碳铁素不锈钢430和Cr21显微组织和抗拉强度的影响,热处理温度分别为700℃、800℃、900℃。对于430来说,通过中温热处理可以使马氏体脆性降低,其中700℃处理后其抗拉强度最高。而Cr21可以通过中温热处理控制其碳化物的析出来改变其力学性能。在800℃处理后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通过对冲击断口的扫描电镜分析发现,中温热处理不仅提高了430不锈钢的抗拉强度,而且其韧性也有一定提高。对于Cr21来说,虽然热处理提高了其抗拉强度,但是断口仍具有一定的脆性特征。

  • 标签: 热处理 铁素体不锈钢 显微组织 抗拉强度
  • 简介:报告对美国QuantumDesign公司全新推出的集磁、电和热等测量功能于一的新型VSM-VersaLab进行介绍,并对该仪器进行现场演示。仪器内置3T超导磁体、温区为50~400K,全程运行无需液氦或液氮。设备能进行高达10~(-9)A·m~2灵敏度的磁测量,以及全自动的电学、热学测量。和所有其他的QuantumDesign公司产品相同,VersaLab也是全自动操作系统,具有用户友好的界面。VersaLab是特别设计用来进行低于3T和宽温区无液氦的物性表征的专用仪器,该系统运用了QuantumDesign的PPMS~(?)中的非常成熟的技术而特别制作出一类经济型的PPMS,可以给使用者带来全新的感受:3T超导磁体,全自动测量大大节约测量时间;体积小,便携型产品,可减少实验室空间的占用(86kg);无需冷却水,低能耗;整个实验过程中无需液氦或液氮;集电学、磁学、热学测量于一

  • 标签: VSM-VersaLab QUANTUM Design公司 PPMS
  • 简介:以Ce(NO3)36H20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氧化铈八面晶体,通过舍有0.02mol/L氯化纳,浓度为2.0×10^-5mol/L的亚甲基蓝(MB)溶液提高石墨烯/氧化铈/银纳米复合膜碳糊电极(CPE)的电化学性,采取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进行测试,验证了合成的微/纳米CeO2和新的碳素材料(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的增效作用,指出微/纳米八面氧化铈在电化学应用方面的广阔前景。

  • 标签: 八面体氧化铈 电化学 增效作用
  • 简介:探讨了用激光衍射法测试经PEG(400)表面改性的超细TiO_2粉粒度的过程中,不同分散介质对经表面改性的超细TiO_2粉粒度测试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乙醇和六偏磷酸钠溶液(0.1g/ml)为混合分散介质(体积比1:1)时能最佳分散样品,此时的测试结果也最准确地表征了样品的粒度。

  • 标签: 激光衍射法 超细TiO_2 粒度 分散
  • 简介:简述了软化学制备技术的定义和特点,重点综述了几种重要的软化学制备技术包括溶胶-凝胶法、Pechinic法、共沉淀法、水热法、聚合物热分解法等在LiMn2O4粉体制备中的进展,对上述工艺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评述,对LiMn2O4粉的软化学制备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LiMn2O4粉体 软化学制备技术 进展
  • 简介:钛酸锶钡(BST)陶瓷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电容器材料、热敏材料和铁电压电材料,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领域。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Ba0.6Sr0.4TiO3纳米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粉的物相组成、颗粒大小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合成纳米Ba0.6Sr0.4TiO3过程中的作用,并重点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对Ba0.6Sr0.4TiO3粉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能有效改善纳米钛酸锶钡粉的表面性能,使纳米钛酸锶钡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可充分发挥材料的纳米效应。

  • 标签: 钛酸锶钡 溶胶-凝胶法 表面活性剂 纳米粉体
  • 简介:近日,中信国安技术经济专家委员会举行了“锰酸锂正极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应用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由中信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锰酸锂正极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100Ah单体电池和400Ah电池组多项指标领先国际水平,具有质量轻、体积小、能量大、安全性强及易于安装携带等优点,已经具备了为纯电动车提供动力能源的

  • 标签: 锰酸锂 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 动力电池 电池组 电源技术
  • 简介:采用自制的BA-MMA-AA三元共聚物和四异丙氧基钛(TPT)对纳米Si3N4进行表面包覆处理,利用红外光谱分析、TEM、粒径分布、接触角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纳米Si3N4粉的表面包覆了有机物,并与其发生了化学作用,有效地阻止了纳米Si3N4粉的团聚;处理过的Si3N4粉粒径明显减小,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稳定性显著增加,表面自由能明显降低,改善了纳米Si3N4粉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

  • 标签: 纳米氮化硅粉体 三元共聚物 表面包覆处理剂 分散性 稳定性
  • 简介:本文以六水硝酸铈(Ce(N03)3·6H20)为原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表面活性剂,不依托任何硬模板水热法一步合成了微纳米级规则的八面体形貌二氧化铈(Ce02)晶体。乙醇含量对该八面Ce02可控形貌的制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0%反应温度下,随着乙醇的加入,乙醇和水的比例由1:3达到3:1,Ce02形貌相应从实心八面变为空心不规则粒子。当乙醇和水的比例为1:1时,反应时间从最初6小时到12小时直到48小时,Ce02形貌从实心类似八面先变为规则的八面最后变为空心不规则粒子。本文重点考察了上述八面Ce02的电化学行为,主要考察了在含0.02mol/L氯化钠的260x10。mol/L亚甲蓝fMB)溶液中,石墨烯(GN)/CeOd壳聚糖(CHIT)复合薄膜修饰碳糊电极(CPE)的电化学行为;以及在含0.5mol/L氯化钾的160mmol/LK3Fe(CN)6/KaefCN)6(1:1)溶液中,多壁碳纳米管(MWNTs)/CeO2/CHIT复合薄膜修饰玻碳电极(GCE)的电化学行为.电化学测量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本文制备的微纳米级八面体形貌CeO2和新型碳材料(MWNTs,GN)复合后表现出明显的电化学协同效应,说明该微/纳级八面CeO: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应用前景.

  • 标签: 八面体二氧化铈 形貌可控 水热法 电化学 协同作用
  • 简介:以氯化锡晶体为原料,草酸为添加剂制得前驱物,在氮气氛保护下,550℃反应25min制备出一种浅黄褐色非计量比氧化锡。从样品的电阻率、颜色、XRD图谱、比表面积及红外图谱入手,分析了产物的组成及性质,并将优化产物引用到导电涂料领域中。研究结果表明:本法制得的产物晶粒小、电阻率低、颜色浅,在浅色导电及防静电涂料中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浅色导电粉体 非计量比氧化锡 导电及防静电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