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挫、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的观察和处理。方法2009年7月—2012年1月,对我科的84例脑挫,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的病人进行密切病情观察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达到了有效的护理目的。结果治愈80例,无效4例,治愈率达95%。结论此护理操作简单,无并发症,效果显著。

  • 标签: 脑挫裂伤 颅底骨折 脑脊液漏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损伤控制的方案治疗双额叶脑挫、脑内血肿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将100例双额叶脑挫、脑内血肿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n=50)仅根据CT及临床表现采用保守或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n=50)根据病情逐步采取保守治疗→放置颅内压脑室型探头→单侧开颅手术入路清除双侧血肿→双侧开颅手术的手术方案。结果根据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判断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去骨瓣比例明显下降(P〈0.01),双侧开颅比例明显下降(P〈0.01),但保守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治疗双额叶脑挫、脑内血肿的手术方法由简单手术方案逐级到复杂手术过渡,能明显减少开颅及开颅带来的继发性损伤,减少脑中心疝的发生。

  • 标签: 颅脑损伤 额叶 血肿 损伤控制 颅内压监测 入路 单侧 大脑镰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局部治疗口腔内软组织挫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8例口腔内软组织创口约4-6cm,深达粘膜下层,24小时以内就诊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共78例,应用康复新液含漱,每日6次,每次10min。对照组共70例,应用生理盐水含漱,每日6次,每次10min。两组均局麻下清创缝合后用3%双氧水清创每日6次,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预防感染。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减轻程度和软组织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新液有止痛、促进创口愈合的作用,是治疗口腔内软组织较好的方法。

  • 标签: 康复新液 口腔内软组织裂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额叶脑挫并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2009—2012年来43例前额叶脑挫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阳性精神症状35例,其中7例表现为躁狂型,阴性症状8例,全部恢复良好。结论前额叶脑挫后出现精神障碍患者予即时、有效、个体化的抗精神药物或镇静治疗是必要的,通过一段时间的有效治疗,随着颅内血肿的吸收,脑挫伤、脑水肿的减轻,患者精神症状消除,能很好的回归社会。

  • 标签: 额叶脑挫裂伤 精神障碍 治疗
  • 简介: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双侧额叶脑挫伤患者109例,其中18例发生脑中心疝,现将其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报道如下。

  • 标签: 脑中心疝 额叶挫裂伤
  • 简介:目的探讨双侧额叶脑挫迟发性恶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7例双侧额叶脑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出现迟发性恶化,平均时间为后110h;恶化时,迟发性恶化患者出血和水肿量明显高于未发生恶化的患者(P〈0.05);发生恶化的12例患者中,5例出现血钠或渗透压下降。发生恶化的12例患者出院后6个月GOS评分:2例死亡,1例中残,9例恢复良好。结论出血少但水肿范围较大、基底池有受压表现的双侧额叶脑挫容易出现迟发性恶化。一旦出现迟发性恶化,及时手术是关键。

  • 标签: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 迟发性恶化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较大动脉的患者,可在几分钟内丧生,威胁病人生命的第一因素是出血,所以采取科学可行的止血方法。是挽救病员生命的关键。本文通过15例病人,后来院时间不同,应急处理方法不同,搬运方法不同,引起不同的后果。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看普及急救常识的迫切性。

  • 标签: 应急 宣教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评价重症脑挫伤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本次将我院于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84 例重症脑挫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 42 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 42 例则采取舒适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 1 )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项生活质量功能指标评分上,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 P < 0.05 )。( 2 )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 95.24% ,与对照组的 71.43% 比较明显更高( P < 0.05 )。 结论 重症脑挫伤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方法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改善,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所以,具备推广及使用的价值。

  • 标签: 重症脑挫裂伤 舒适护理 功能恢复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肝脏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8年12月~2003年1月,我院经急诊筛选后对60例Ⅲ级以下肝脏挫伤在腹腔镜下进行缝合,电凝止血,钛夹夹闭出血血管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结果45例在腹腔镜下明胶海绵填塞压迫止血;5例肝顶部挫伤在腹腔镜下电凝止血。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出院后2—4周复查B超,无肝脓肿和腹腔脓肿。结论腹腔镜下处理肝挫可行、安全。

  • 标签: 腹腔镜 肝脏挫裂伤
  • 简介:FoLey's尿管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具有组织相容性好、不易感染、水囊内固定不易脱落等优点,但如果应用不当可致严重并发症.我院自1998年使用FoLey's尿管以来,至今已导致3例患者出现尿道,现报道如下.

  • 标签: FoLey's尿管 导尿 尿道裂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挫并血肿形成患者发生进展的自然进程,分析影响其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脑挫并血肿形成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进展性脑挫并血肿形成将患者分为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进展性脑挫并血肿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197例脑挫并血肿形成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接受开颅手术治疗61例,保守治疗136例;发生进展性脑挫并血肿形成85例,未发生进展性脑挫并血肿形成112例。与非进展组比较,进展组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较低,第2次CT扫描的脑挫并血肿体积较大,脑挫灶或血肿中心点距最近皮层的距离较短,血小板计数增加,凝血酶时间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首次CT扫描的脑挫及血肿灶为多发灶者所占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挫灶或血肿中心点距最近皮层的距离<1 cm、血浆纤维蛋白原<2 g/L、首次CT扫描的脑挫及血肿灶为多发灶是进展性脑挫并血肿形成的危险因素(OR=6.654,95%CI:1.391~35.089,P=0.025;OR=5.617,95%CI:1.136~28.022,P=0.034;OR=4.629,95%CI:1.178~20.071,P=0.031)。结论脑挫灶或血肿中心点距最近皮层的距离较近,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低、首次CT扫描的脑挫及血肿灶为多发灶患者易发生进展性脑挫并血肿形成。

  • 标签: 脑挫裂伤并血肿形成 进展 危险因素 前瞻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挫创面应用创面修复生物胶治疗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治疗的83例挫伤患者予以回顾性的分析,设计不同治疗方案时将行常规治疗的35例设为对照组,将行创面修复生物胶治疗的48例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与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82.86%(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4.26±1.34)d比对照组(11.68±3.61)d短(P<0.05)。结论挫创面予以创面修复生物胶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不仅可促进创面愈合,而且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从而减少治疗时间,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挫裂伤创面 创面修复生物胶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额叶脑挫致脑疝的救治体会。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2年12月救治的12例双侧额叶脑挫致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11例,保守1例;其中恢复良好8例,中残3例,死亡1例。结论双侧额叶脑挫伤患者的潜在危险性较大,易发生脑中心疝,不易单靠血肿量多少来判断是否手术,治疗过程中多有中间清醒期,如能及时手术减压,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额叶 脑挫裂伤 脑中心疝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挫伴有颅内血肿的有效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接收的86例脑挫伴有颅内血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信息资料纳入计算机系统,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共计43例,开展一般护理干预),另外接受综合护理的43例患者自动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挫伴有颅内血肿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属于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挫裂伤 颅内血肿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肾损伤多数是由于钝性暴力作用引起的,针对肾损伤,当前临床医学实践中,各种微创手术或非手术方法越来月收到医患各方的欢迎,临床上可以采取栓塞方法治疗,严重外伤的案例中,伤者也可能因为肾血供破坏导致肾脏缺乏血供,对于此类情况,可视为该侧肾脏切除;对于肾脏损伤后遗功能障碍进行鉴定时应注意伤病关系分析,排除既往疾病对肾脏功能的影像。肾损伤致残程度等级的鉴定首先应明确损伤基础,然后应准确判定肾损伤及遗留功能障碍的程度,最后再援引相应标准条款提出致残程度等级的鉴定意见。

  • 标签: 法医学 损伤 肾缺血 肾梗死 肾萎缩 伤残程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 奥拉西坦结合尼莫地平治疗重症脑挫的 临床效果 。 方法: 2013 年 1 月~ 2017 年 8 月,于 我院 收治的 重症脑挫 患者中选取 98 例 ,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 尼莫地平 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 奥拉西坦 与 尼莫地平 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7.96% ,相较于对照组的 69.39% 更高, X 2 =14.6402 , P=0.0001 。 结论: 奥拉西坦结合尼莫地平治疗重症脑挫的 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奥拉西坦 尼莫地平 重症脑挫裂伤 联合
  • 简介:通过国内外神经外科和创伤外科医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对颅脑创伤患者的救治水平明显提高。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仍较高。主要原因包括对颅脑创伤患者诊断治疗不够重视,抢救与监护仪器较落后,而且有关颅脑创伤患者的现场抢救与转运、急诊室抢救和处理、手术指征和方案、手术后监护和护理、脑水肿防治和颅内高压的处理,以及并发症防治及康复措施等诸多环节尚存在明显不足,缺乏规范化和科学性。其中,临床医师在决定广泛脑挫合并重症颅内高压患者的手术原则和手术方法时存在较大差异和不规范,此为目前颅脑创伤临床治疗过程中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

  • 标签: 广泛脑挫裂伤 创伤患者 颅内高压 手术原则 重症 颅脑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助产士有效沟通对于自然分娩软产道的 情况进行详实的分析,并根据结果对产妇满意度进行调查。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2 月前来本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分析对象,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产妇中,采用 计算机随机数字表 法,对 112 例产妇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 结果: 从软产道程度上对比,观察组 56 名产妇中, 12 名完整( 21.43% ), 24 名Ⅰ度( 42.86% ), 18 名Ⅱ度( 32.14% ), 2 名Ⅲ度( 3.57% );观察组 56 名产妇中, 3 名完整( 5.36% ), 21 名Ⅰ度( 37.50% ), 18 名Ⅱ度( 32.14% ), 14 名Ⅲ度( 25.00% )。观察组软产道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 观察组的满意率 96.43% ,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75.00%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助产士沟通可降低软产道发生的概率,产妇满意度高,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分娩 助产士沟通,软产道裂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