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产妇中采用痛分娩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初产妇,其都希望能够自然分娩,将他们随即平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拉玛泽的痛分娩方法进行护理,另一组采用普通分娩进行护理。结果两组患者难产率,出血量、产程时间以及疼痛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普通分娩方法,拉玛泽痛的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减痛分娩法 产妇 拉玛泽 效果分析 普通分娩法
  • 简介:摘要重代谢外科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经典手术方式。其中,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和Roux-en-Y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以其良好的疗效和较低的术后并发症,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依然作为重代谢领域的首选术式。同时,新的重手术方式不断出现,重代谢外科医师需在充分掌握手术原理、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的前提下稳步开展新手术方式的多中心、大样本量临床研究,最终造福患者。

  • 标签: 减重代谢外科 代谢疾病 减重手术
  • 简介:俗话说“吃肉不吃蒜,营养一半”,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在肉食品中,尤其是瘦肉中含有大量维生素B1的成分。一般来说,维生素B1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很短,会随小便大量排出。如果肉中的维生素B1能和大蒜中的蒜素结合,就会产生协同作用,不仅可使维生素B1的含量提高数倍,还能使它原来溶于水的性质变为溶于脂的性质,从而延长维生素B1在人体内的停留时间。

  • 标签: 肉食品 营养 维生素B1 停留时间 协同作用
  • 简介:临床应用肺容手术(lungvolumereductionsurgery,LVRS)治疗重度肺气肿以来,已经使某些肺气肿患者改善了肺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但终末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损害严重,重要器官功能储备能力差,肺容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围手术期处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我院1997年8月-2003年5月施行LVRS34例(38次)。本文就LVRS有关问题分析和总结如下。

  • 标签: 肺减容术 外科治疗 重度肺气肿 并发症 围手术期
  • 简介:近年来,“酸性体质”这个词汇频频进入公众视野。人们对自己体质的酸碱度产生了空前的重视和关心。一时之间,人们将纷纷想方设法使体质“趋碱”。殊不知.熬夜也会对体质变酸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酸性体质 酸碱度 秘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临床甲患者疗效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同期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亚临床甲患者(亚临床甲组)和临床甲患者(临床甲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分别给予1ug/(kg?d)剂量的左旋甲状腺素,每日一次,疗程为9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甲患者疗效及血脂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临床甲组患者胆固醇(TC)下降幅度明显低于亚临床甲组患者,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临床甲组和临床甲组低密度脂蛋白(LDL)均与该组内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甲状腺素能改善亚临床甲、临床甲患者的症状,可有效稳定患者血脂水平使其保持在一个相对正常水平范围内,治疗效果良好1。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亚临床甲减 临床甲减患者 血脂
  • 简介:目的探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对于降低老年患者药物不良事件(ADEs)发生率及提高临床医疗安全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老年医学科及消化内科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老年患者(〉65岁)为研究对象。第一阶段,两科均不使用PASS介入干预。第二阶段,老年医学科使用PASS介入干预;消化内科不介入干预。根据Naranjo评分表判定ADEs。比较两个科室前后阶段ADEs发生率、分布及严重程度,发生可预防ADEs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1)老年医学科介入干预后,可预防ADEs及重度可预防ADEs发生率下降(P〈0.01),消化内科前后阶段可预防ADEs及重度可预防ADEs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两科室可预防ADEs中,重度事件所占比例多,干预治疗后,重度事件减少更显著。(3)老年医学科介入干预后,可预防ADEs相关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都有所下降(P〈0.01)。消化内科,前后阶段可预防ADEs相关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DEs在老年住院患者中普遍存在,越是严重的ADEs越可以防范。使用PASS对可预防性ADEs加强防范,有更多临床获益,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医疗隐患,降低病残率,提高临床医疗安全。但其仍存在一定缺陷。

  • 标签: 老年人 药物不良事件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对-壬基酚(4-NP)对大鼠胚胎毒性的时间-效应关系。方法采用全胚胎培养模型,对9.5d龄大鼠胚胎分别染毒4-NP(50mg/L)6、16、26、48h,观察体外培养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4-NP对器官形成期的早期大鼠胚胎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早期暴露6h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胚胎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染毒16h即可影响大鼠胚胎的生长发育,染毒26h和48h对胚胎生长发育和形态分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光镜下发现只有染毒26h以上才出现卵黄囊及大鼠胚胎的鳃弓、心脏等处组织结构的改变。结论体外实验条件下,较高剂量的4-NP对大鼠胚胎具有一定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性。4-NP的毒性作用为慢性毒性作用。

  • 标签: 大鼠胚胎 染毒 对-壬基酚 NP 早期 毒性
  • 简介:[摘要]瘢痕疙瘩是结缔组织过度增生的良性皮肤肿瘤,研究显示调节Warburg效应干扰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KFs)等可使瘢痕组织重新上皮化。本文主要探讨Warburg效应在瘢痕疙瘩中的作用,为其预防和治疗探寻新的选择。

  • 标签: []Warburg效应 瘢痕疙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常见的胸膜疾病之一。胸腔积液的产生可对氧合、肺容量、呼吸力学、胸膜腔压力等生理参数产生重大影响;但胸腔积液的引流对患者气血交换及其他生理参数的临床效益存在争议。本文旨在综述胸腔积液及其引流引发的病理生理学效应

  • 标签: 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引流 病理生理学效应
  • 简介:摘要视网膜的代谢过程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视网膜是人体高耗能的神经组织,故维持其能量代谢过程的稳态对于视网膜正常功能的维持极其重要。视网膜能量代谢特征与生长非常快速的肿瘤组织类似,即在有氧情况下主要依赖糖酵解途径供能,称为视网膜Warburg效应。视网膜能量代谢的Warburg效应重要意义在于,相比于氧化磷酸化途径,葡萄糖可以迅速通过糖酵解途径产生ATP,并可为快速增生的细胞的生物合成过程供给所需的碳源。视网膜的代谢能量是视网膜中各种细胞代谢活动产能的总和,涉及光感受器细胞、色素上皮细胞、Müller细胞以及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等,研究这些细胞产生Warburg效应的原因及细胞间代谢偶联的机制对了解视网膜能量代谢活动的过程非常重要。作为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HK2、PFKFB3和PKM2活性及其表达水平的变化与细胞增生和新生血管的生成有着密切的关联,深入研究这些机制有望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等视网膜能量代谢障碍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视网膜能量代谢的Warburg效应及其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视网膜 能量代谢 Warburg效应 关键酶 调控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罗库溴铵临床上用于胆汁淤积患者的药效。方法选择没有神经肌肉疾病且肾功能正常、采取全身麻醉等待肝胆手术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A组)患者20例,本组中患者肝功能正常,属ASAI一Ⅱ级病人,肝功能障碍组(B组)患者20例,本组中患者有明显的梗阻性黄疽肝功能障碍,属ASAⅢ级病人。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前均未服用对肌松产生影响的药物。采用NMT检测仪对患者的神经肌肉传递能力进行监测。记录注射罗库溴铵后两组患者的肌松时效差异。结果A、B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分别为(63土19)s、(70土21)s,P>0.05,无明显差异;A、B两组患者的临床时效分别为(41土16)min、(67士29)min,比较之下,B组比A组时间长,P<0.05;A、B两组患者的恢复指数分别为(9.4土2.0)min、(10.9士2.5)min,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梗阻性黄疽肝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肌肉注射罗库溴铵后,药物的起效时间不会产生很大变化,只是其作用时效会有所延长。

  • 标签: 罗库溴铵 药效学 胆汁淤积
  • 简介:乙肝疫苗的免疫效应及持久性调查青阳县卫生防疫站(242800)王芳琳1调查对象及抽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曾接受过乙肝疫苗初免的婴幼儿及成人。每人采集静脉血1.0ml。2实验步骤:按照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立可读EIA(TMB...

  • 标签: 乙肝 免疫接种 免疫效果 免疫持久性 疾病控制
  • 简介:肿瘤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仍以产生较少ATP的糖酵解为主要代谢方式,这一重要特征被称为Warburg效应。Warburg效应可以为肿瘤细胞快速供能,同时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可用以合成蛋白质、核酸及脂类等生物大分子,为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

  • 标签: WARBURG 细胞生长 中间代谢产物 胃腺癌 关键酶 有氧条件
  • 简介:目的:通过大鼠的脑损伤模型观察创伤性脑水肿后NO变化及低温保护效应。方法;按袁氏法制作脑水肿模型,分为常温组与亚低温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NO。结果:脑水肿在创伤后30分钟即出现,NO也明显升高,两者具有同步效应,于份后8小时达高峰。同时发现低温可明显减轻脑水肿,降低后NO显著升高。结论:NO与创伤性脑水肿发展具有同步效应,而亚低温能明显减轻脑水肿和脑组织NO的过度表达。

  • 标签: 急性创伤性脑水肿 NO变化 低温保护效应 亚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