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0 个结果
  • 作者: 陈秀菊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5期
  • 机构:(无锡市锡山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江苏无锡214101)【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5-0255-01出生缺陷是影响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准确了解本区的出生缺陷发生情况,进一步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今后不断完善监测工作提供依据,对我区出生缺陷的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将2018年度我区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如下:1监测对象和方法1.1监测对象在2018年01月至2018年12月之间在全区3家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天期间发现出生缺陷的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死产、诊断性引产的胎婴儿)。1.2监测方法:由我区3家医院的妇保医生负责每月收集、核对并上报出生缺陷儿,包括:①在本区分娩的出生缺陷儿。②在本区出生的儿科医生体检发现的出生7天以内的出生缺陷儿。妇保医生核查每一例产妇的建册情况,分娩情况,管理情况,诊断标准按照江苏省三网监测统一标准,并填写出生缺陷个案表及登记表,每月上报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简称妇计中心)。每半年全区妇、儿保医师与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关人员对区内出生新生儿进一步核对,对上报数据全面查缺、补漏。区妇计中心每半年对数找据进行全面质控并抽查全区1/2乡镇进行现场数据核对,确保数据真实,准确[1]。2结果2.1一般情况:2018年度本区分娩总数为5066人,发生出生缺陷数18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55‰,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与2017年比较,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上升。具体情况见附表1。表1出生缺陷找找基本情况表年份分娩总数出生缺陷数出生缺陷发生率(‰)总数本地(比例%)外地(比例%)2017年77431910(52.63)9(47.37)2.452018年5066189(50.00)9(50.00)3.552.2出生缺陷的疾病构成及顺位2018年度出生缺陷数为18例,其中指、趾畸形6例,耳部畸形4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消化道闭锁3例,唇、腭裂1例,兽皮症1例,2017年度出生缺陷为19例,指、趾畸形7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尿道下裂1例,唇腭裂1例,耳部异常5例,其他2例,与2017年度相比有小幅度的变化3分析与讨论3.12018年我区发生出生缺陷18例,发生率为3.55&permil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名山区2018-2020年区级和乡镇卫生院消毒质量,科学评价消毒灭菌工作,防控院感的发生。方法对2018-2020年名山区的3家二级医院和5家一级乡镇卫生院的使用中的消毒液、物体表面染菌量、消毒后的空气、压力蒸汽灭菌效果、透析液、医院污水、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和医护人员的手及其他消毒产品进行了监测[1]。结果全区2018年共采集样品675份,合格样品数为607份,合格率为89.93%;2019年共采集样品713份,合格样品数为664份,合格率为93.13%;2020年共采集样品666份,合格样品数为631份,合格率为94.74%。结论名山区医疗机构监测样品检测合格率较高,其中医院污水合格率最高。

  • 标签: 消毒 灭菌 院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2018年--2019年无锡市锡山区体弱儿对应管理状况。方法:该文课题报告资料针对锡山区2018年3705名体弱儿、2019年9441名体弱儿予以数据指标调查,研究Ⅰ类体弱儿、Ⅱ类体弱儿、Ⅲ类体弱儿筛查情况和管理情况。结果:Ⅰ类体弱儿主要包含轻度贫血、轻度肥胖、先天性心脏病稳定期、满月增磅不足600克、中度低体重、唇腭裂稳定期、早期佝偻病,Ⅱ类体弱儿主要包含中度肥胖、中度生长迟缓、弱视、屈光不正、轻贫铁剂治疗4周后无效者、中度贫血、中度消瘦、中度低体重管理2月效果不明显者、活动期佝偻病,Ⅲ类体弱儿主要包含心理行为发育异常、重度肥胖、反复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者、重度低体重、重度生长迟缓、重度消瘦、轻度肥胖6月管理效果不明显者、中度肥胖6月管理效果不明显者、活动期佝偻病2月后治疗无效者、唇腭裂手术治疗者、听力障碍、反复消化道感染,2019年Ⅰ类体弱儿人数、Ⅱ类体弱儿、Ⅲ类体弱儿对比2018年均增加,同时各类别体弱儿结案人数、规范管理人数也增加。结论:2018年--2019年无锡市锡山区体弱儿比较多,各类别体弱儿结案及规范管理情况得以改善。

  • 标签: 锡山区 体弱儿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3年无锡市锡山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方法:对2023年锡山区助产机构内出生或引产的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天的出生缺陷儿,填写《出生缺陷个案报告卡》收集数据并上报,汇总分析。结果:锡山区202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22.73‰,男性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5.71‰,女性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9.65‰。先天性心脏病是居首位的出生缺陷类型,其次为耳朵畸形。结论:锡山区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大对出生缺陷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对发生率高、危害程度大、可控危险因素明显的出生缺陷病种加大防治力度,从而有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标签: 围产儿 环境因素 出生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邢台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等并发症的发病因素。方法以“2009年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分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征求意见稿)”的诊断标准为标准,筛查邢台县医院3年住院病历中12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发病因素。对其发病因素进行统计、归纳、分析,并与2007年杨文英全国糖尿病调查报告比较。结果高龄、强迫人格倾向、饮食习惯、肥胖、酗酒等因素是诱发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更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可忽视的诱发因素。结论应提高对高龄、强迫人格倾向、肥胖、酗酒等因素的超前干预,以降低DPN的发病率。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流行病学 高龄 强迫人格倾向
  • 简介:邢台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70%以上的农村地处偏远山区,其中177个村因人口稀少、经济条件差,养不起医生,成为医疗“空白村”。近年来,邢台县委、县政府在上级有关政策指导下,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河北省邢台县副县长岳杰。

  • 标签: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邢台县 河北省 副县长 偏远山区 政策指导
  • 简介:摘要由于历史原因等各种因素,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滞后于中东部及沿海地区。对于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西部地区在贯彻和落实等方面,也不够规范。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在这项政策的落实情况,不仅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于民族团结昌盛和国家治理长治久安等方面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更是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目标起到极好的加速作用。可见,计划生育国策的贯彻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通过简要概述西部地区人口发展的现状,通过实地走访,结合理论研究,在分析当前西部地区在计划生育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意见和对策,期望能够帮助和完善西部地区在人口生育政策得到可持续性贯彻和推行。

  • 标签: 西部地区 计划生育 可持续发展对策
  • 简介:四川省现有高校43所,在西部省市区是科技实力最雄厚的高教科技大省,高校科技力量已成为'科教兴川'的重要方面军。在全国全省和全国高校召开技术创新大会之后,中央又确定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面临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高校该如何发挥重要方面军的作用,积极为西部大开发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一、四川高校科技工作现状及成就四川高校科技工作经过八五、九五计划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高校科技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四川 中国 西部大开发 高校 科学技术 服务工作
  • 简介:就业是民生之表,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求才与择业的良性结合是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和谐发展的关键。该文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的成效和西部地区的就业潜力两方面,描述了西部地区的就业前景,并从学生择业观的角度分析了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 标签: 西部大开发 求才 择业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农村人口流动的加快,在广大的农村,尤其是山区,存在着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由于各种个人及社会原因而被迫单身。其中农村男青年“结婚难”问题是个典型,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农村 男青年 结婚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浙西南山区(丽水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分子传播网络特征。方法收集丽水市2020年新确证且未经抗病毒治疗HIV/AIDS感染病例血样共147例,扩增HIV-1 pol区基因并测序。使用MEGA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判断亚型,HIVDB在线分析治疗前耐药突变及耐药水平;计算两两序列间基因距离(genetic distance,GD),确定最佳GD阈值,通过Cytoscape3.7.0软件绘制分子传播网络图。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成功得到134条pol基因序列,共发现9种亚型,以CRF08_BC (34.33%,46/134),CRF01_AE (29.85%,40/134)和CRF07_BC (23.88%,32/134)为主,年龄、户籍地、教育程度和传播途径对亚型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19个样本存在耐药,治疗前人群耐药率为14.18%(19/134)。以GD阈值为1.2%绘制HIV-1分子传播网络图,形成15个分子簇(簇内患者数2~29例),入网率49.25%(66/134),入网病例以男性(75.76%,50/66)、异性性传播(81.82%,54/66)和感染CRF08_BC(50.00%,33/66)为主。发现一个包含29个病例(其中2例暗娼)的CRF08_BC较大分子簇(平均度值22.7),簇内病例集中在S县,平均年龄57.21岁,异性性传播为主(96.55%, 28/29),包括7例耐药病例,簇内序列的同源性分析显示与云南流行株的关联性最高。结论浙西南山区(丽水市)HIV-1亚型多元,治疗前耐药达到较高水平,发现特定区域存在以老年嫖客为聚集特征的分子传播簇,急需制定和实施精准干预策略,遏制HIV的传播。

  • 标签: HIV-1 亚型 分子传播网络 传播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杭州市萧山区职业性手外伤的发生原因并分析其特点,为制定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7月,选取萧山区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 021例职业性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月份及时间段等资料,分析其与受伤原因的关系。结果在萧山区3 021例职业性手外伤患者中,男性居多(男女比例2.05∶1),18~30岁受伤占比较高(1 508例,49.92%)。患者因切割受伤的比例较高(1 208例,39.99%),受伤部位多为掌指关节远端(2 118例,70.11%),夏季受伤占比较高(1 225例,40.55%),以每天8:00-16:00受伤居多(1 684例,55.74%),其中11:00-12:00占29.46%(890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5.10%(2 571/3 021)。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职业性手外伤患者受伤原因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杭州市萧山区职业性手外伤患者切割伤发生较多,夏季及11:00-12:00时间段居多,企业应加强相关时间段的监督管理,尤其预防切割伤的发生。

  • 标签: 职业伤害 手损伤 预防 病因
  • 简介:目的分析昆明市西山区2008―2013年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梅毒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3年昆明市西山区梅毒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3年西山区共报告梅毒1190例,以隐性梅毒为主(923例,占77.56%),年均发病率为28.69/10万。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街道分别为福海街道250例、金碧街道186例、前卫街道162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21.01%、15.63%、13.61%。男性541例,女性649例,男女性别比为1∶1.20。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其中以20~39岁年龄组发病数较多,共报告458例,占病例总数的38.49%。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职业分别为离退休人员363例、家务及待业276例、农民104例、商业服务77例、工人69例,合计占病例总数的74.71%。结论昆明市西山区2008―2013年梅毒流行存在明显的人群和地区差异,防治形势严峻。应针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加大干预力度,以期有效控制西山区梅毒的高发态势。

  • 标签: 梅毒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普及山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相关知识,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控制率。方法以俱乐部的形式对中老年人群进行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前后对这些人群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调查及治疗率、控制率对比观察。结果通过12个月的活动中老年人群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普遍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控制率增加(P<0.05)。结论山区县医院以俱乐部的形式防治高血压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普及人群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提高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

  • 标签: 山区县医院 俱乐部 高血压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边远山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长期在我科随访的80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实施根据病人自身情况及本地区气候条件制定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腹膜透析相关知识和操作考核得分情况、血压情况、腹膜炎发生情况、隧道及出口处感染情况。结果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后的病人腹膜透析相关知识问卷得分提高(P<0.05),操作考核得分提高(P<0.05),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隧道口感染率降低(P<0.05);出口处感染率降低(P<0.05),实验组血压控制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边远山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操作的依从性,降低患者隧道口感染及腹膜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个体化健康教育 边远山区 居家腹膜透析 感染率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