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探索肌效贴贴扎小腿腓肠肌对纵跳动力学特征及小腿其他肌肉活动的影响,本文对10名国家二级及以上水平运动员进行无、有贴扎纵跳实验,每组5人随机进行纵跳实验,重复3次,选择最佳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肌效贴能够提高纵跳高度(P〈0.01),增加最大蹬伸力和最大缓冲力(P〈0.05),对蹬伸时间和最大蹬伸力梯度也有影响(P〈0.05);同时,在蹬伸阶段,肌效贴贴扎使双腿内侧腓肠肌积分肌电(iEMG)和均方根振幅(RMS)增加(P〈0.05),使一侧胫骨前肌iEMG和RMS减少(P〈0.05).但在缓冲阶段,对小腿各肌肉IEMG和RMS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肌效贴使部分纵跳动力学特征发生改变,对小腿内侧腓肠肌肌肉活动也有促进作用.

  • 标签: 肌内效贴 纵跳 动力学特征 小腿肌肉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上皮瘤变(CIN)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应用光动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2例CIN合并HPV感染者分为A组及B组两组,每组36例。A组接受微波治疗,B组接受光动力治疗。对比两组临床两组效果。结果B组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痊愈率分别为66.67%及83.33%,明显高于A组的22.22%及36.11%(P<0.05)。同时B组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HPV-DNA阳性率分别为11.11%及20.59%(P<0.05),明显低于A组的50.00%及69.44%。此外,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IN合并HPV感染应用光动力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光动力治疗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和动力髋螺钉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两种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40例,解剖钢板组20例,动力髋螺钉20例,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x线暴露次数、功能恢复。结果两种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无差异,解剖型锁定钢板在出血量偏少(P>0.05)。结论两种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都是可行和有效的,但锁定钢板手术操作更简单。

  • 标签: 转子间骨折 LCP DHS 内固定
  • 简介:摘要: 本文通过介绍PDM系统概念和发展,研究了PDM系统关键技术;通过引进PTC公司开发的PDM系统,研究PDM系统在动力总成研发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总结了PDM系统应用和实施的方法,最后对PDM系统的应用进行了规划。

  • 标签: 制造业信息化 PDM系统 关键技术 系统应用和实施
  • 简介:摘要四维血流(4D Flow)MRI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在体血流定量成像技术。4D Flow MRI不仅可以实时测量一个心动周期内的三维血流动力学参数,还可以结合后处理方法获取可视化的血流方向及流场信息。目前此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心脏、主动脉、肺动脉及颈动脉等部位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在颅动脉血流成像方面也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4D Flow MRI的成像原理、图像分析方法以及其在颅血管性疾病的最新科研进展,旨在对4D Flow MRI技术在颅血流动力学的进展进行全面评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血流动力学 四维血流成像 颅内血管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微创固定系统和髁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118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9,采用微创固定系统治疗)和对照组(n=59,采用动力髁螺钉固定治疗)。结果两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优良率(94.91%)高于对照组(77.96%),组间对比差异明显(X2=9.975,P<0.05)。结论在当前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相对于动力髁螺钉固定治疗而言,微创固定系统的临床效果更佳,属于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股骨远端骨折 微创内固定系统 髁动力加压钢板 疗效 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党建品牌创建是加强和改进国企党建工作的创新探索,也是新形势下以改革精神全面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有力举措,对破解党建工作“桎梏”、激发党组织活力、提升发展动能等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阵地建设 示范引领 思想宣贯
  • 简介:摘要:党建品牌创建是加强和改进国企党建工作的创新探索,也是新形势下以改革精神全面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有力举措,对破解党建工作“桎梏”、激发党组织活力、提升发展动能等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阵地建设 示范引领 思想宣贯
  • 简介: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一个重大举措。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转移。文章以冷水滩区乡村振兴情况为例,调研当前的现状和优势,分析乡村振兴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最后提出以激发动力为主,来实现乡村振兴的途径。

  • 标签: 乡村振兴   战略   内生动力
  • 简介:目的:比较难治胃食管反流病(RGERD)与非RGERD食管动力特点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消化科进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的GERD患者86例,其中RGERD组44例,非RGERD组42例,比较2组患者食管动力特点的差异。结果:RGERD组与非RGERD组食管下括约肌(LES)长度分别为(2.6±0.7)和(3.5±0.9)cm,LES静息压分别为(16.3±8.0)和(20.3±8.6)mmHg(1mmHg=0.133kPa),远端波波幅分别为(65.7±30.1)和(80.1±34.9)mmHg,食团压(IBP)分别为(11.6±4.0)和(13.6±3.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8、2.235、2.044、2.400,均P〈0.05)。2组LES残余压、蠕动波持续时间、远端收缩积分(DCI)、收缩前沿速度(CFV)、远端收缩延迟(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小型蠕动中断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大型蠕动中断百分比和无效吞咽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ES长度较短、LES静息压偏低、远端波波幅偏低、IBP偏低及小型蠕动中断百分比增加是RGERD的主要食管动力障碍,调控这些因素或许可以为RGERD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食管动力
  • 简介: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命进化机制的搜索和优化方法,其全局优化和隐含并行的特点使得遗传算法能适应求解大规模的复杂优化问题。本文从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着手,阐述了遗传算法在汽车动力、经济优化中的应用。

  • 标签: 遗传算法 汽车 动力性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患者镜复查依从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普查方式,通过问卷调查联合电话回访采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院行ESD治疗的患者资料,问卷调查时间从2019-05-01开始,截至2020-07-31。整理分析患者镜复查依从的现状及影响患者复查的原因,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寻找影响镜复查依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到413例患者的调查问卷,其中331例(80.1%)镜复查依从好,82例(19.9%)镜复查依从差。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构成(χ2=4.68,P=0.034)、病变性质构成(χ2=10.10,P=0.002)、文化程度构成(χ2=4.00,P=0.049)、可支配收入构成(χ2=7.00,P=0.009)、工作状况构成(χ2=11.29,P=0.004)、医疗保险种类构成(χ2=13.59,P=0.001)影响患者镜复查依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种类的医疗保险下,黏膜下病变患者比黏膜病变患者达到依从好的可能更低(P<0.001,OR=0.383,95%CI:0.227~0.644);在相同的病变性质下,城镇医疗保险患者比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患者达到依从好的可能更高(P<0.001,OR=2.938,95%CI:1.696~5.090)。结论ESD术后患者镜复查的依从与病变性质、医疗保险种类和对疾病认知密切相关。黏膜下病变患者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患者更有可能依从不佳,应多加重视;同时,加强患者疾病认知教育,对提高复查依从非常必要。

  • 标签: 内窥镜检查,消化系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复查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患颅损伤后,实行开颅手术之后非手术区延迟血肿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实行颅脑损伤清除血肿手术的120例患者,并从中随机选择70例病患的临床资料作为分析对象。结果通过对病患进行头部的CT复查,并进行血肿清除手术,较好地使病患恢复身体的健康。结论实行颅手术的减压之后,应该对远隔部位的颅血肿出现的现象进行预防,并做好早期的诊断以及二次手术的准备,有效地改善DTCH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颅内损伤术 非手术区 延迟性颅内血肿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植入动力加压钢板和带锁髓内钉两种的不同固定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对象均为我院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患者,研究开展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研究48例。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动力加压钢板固定组)和观察组(带锁髓内钉固定组),每组各24例患者,对比采取不同植入物进行固定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关节愈合时间较短,手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手术切口较短(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P<0.05。结论:在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固定方式选择上,带锁髓内钉固定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和手术创伤,加快关节愈合,治疗效果显著,且发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也明显较低,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动脉栓塞治疗顽固鼻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例顽固鼻出血患者,选择动脉或面动脉鼻分支栓塞。结果11例鼻出血患者均成功实施栓塞治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栓塞有效率100%。结论对于顽固鼻出血,选择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鼻出血 栓塞 治疗性 血管造影术
  • 简介:作者根据施工与实际操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将铝制浮顶与钢质浮顶进行了比较。从结构、安全、计量及造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铝质浮顶结构合理、安全可靠,能够克服钢质浮顶计量方面的弊端,施工造价亦低很多,因而具有取代钢质浮顶的趋势。

  • 标签: 内浮顶 储罐
  • 简介:摘要:目的:为髋部骨折的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固定进行治疗,分析对患者术后隐性失血的情况。方法:样本来源: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在我院接受髋部骨折治疗的患者,共 100例,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两组,比较 1组和比较 2组,比较 2组实施动力髋螺钉固定进行治疗,比较 1组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术后隐性失血的情况。结果:比较 1组手术时间( 73.71±9.72) min明显长于比较 2组( 57.83±9.64) min( t=8.2024, P=0.0000),比较 1组首次下床时间( 13.95±2.56) d和愈合时间( 106.98±11.09) d均明显短于比较 2组( P< 0.05);比较 1组患者隐性失血量( 381.55±140.06) ml、血红蛋白丢失量( 22.21±4.79) ml以及总失血量( 531.86±149.48) ml明显高于比较 2组( P< 0.05)。结论: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应用于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其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经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的效果,但是术后的隐性失血量较多,因此在使用前应对患者进行应用前诊断,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 标签: 髋部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术后隐性失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骨水泥强化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诊疗的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随机分配患者入组,Ⅰ组(n=34)接受单纯DHS固定处理,Ⅱ组(n=34)接受骨水泥强化DHS固定治疗,分析评估两组固定的实施效果。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比Ⅰ组,Ⅱ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功能训练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均显著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优良率76.5%比较,Ⅱ组术后1年的优良率94.1%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骨水泥强化DHS固定治疗,手术远、近期疗效较理想,值得推荐。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水泥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