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可吸收骨固定棒内固定治疗舟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病例,采用骨折断端植松质骨并可吸收骨固定棒内固定术治疗。结果骨折全部愈合。结论可吸收骨固定棒内固定治疗舟状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免去二次手术痛苦。

  • 标签: 手舟状骨 骨不连 可吸收骨固定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新固定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我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住院且行气管切开的患者156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分别对气管切开的固定方法研究,实验组采用海绵系带固定,对照组气管切开采用双根压脉带系带固定。结果对照组11例发生颈部皮肤破损,实验组3例发生颈部皮肤破损,对照组更换固定带平均时间8分钟,实验组更换固定带平均时间5分钟,两组在更换固定带平均时间,颈部皮肤破损发生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根压脉带系带固定法可有效预防颈部皮肤破损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护士更换固定带的工作量,提高效率。

  • 标签: 双根压脉 气管切开 固定 海绵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骨固定器在固定胸骨正中切口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胸骨固定器在预防胸骨正中切口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对38例胸骨正中切口患者行胸骨固定器内固定胸骨。结果38例患者无一发生术口感染、胸骨裂开、纵膈感染,均一期愈合。结论胸骨固定固定胸骨正中切口操作简便,缩短手术关胸时间,固定牢靠,减少术后引流及二次开胸止血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切口感染、胸骨裂开、纵膈感染概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胸骨正中切口 胸骨固定器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外固定结合后期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临床成效。方法笔者2014年6月~2016年10月早期应用外固定固定,后期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骨折25例,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28~67岁,平均44±13岁。右侧12例,左侧10例,双侧3例。结果本组中未出现感染病例,4例浅表感染经换药愈合。均随访12-18个月,骨折平均5.5个月愈合,术后无钢板断裂、松动、骨不连等问题,关节功能满意。结论胫骨远端骨折早期行外固定固定,后期行锁定钢板手术时安全、合理方案。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支架 锁定钢板
  • 简介: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使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严重Pilon骨折13例,均为RuediⅢ型。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7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骨折全部愈合,平均8个月。根据Mazur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分,优4例,良6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76.9%。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严重Pilon骨折,其创伤小,早期固定可靠,可显著减少皮肤坏死及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是治疗严重Pilon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有限内固定 外固定架 PILON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方法对输液的影响。方法将我科12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病人按照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固定由2名护士操作,两组均选用上肢前臂浅静脉按照留置针操作规程进行(由远心端向近心端)穿刺,并为患者采取平卧位,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在留置针的正上方直接粘贴固定贴,观察组采用由针尖向针柄的方向粘贴固定。每天输液完毕,两组均用肝素钠盐水进行正压封管处理,观察两组留置针在每天输液过程中滴入畅通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留置针平均留置3~4天,重新更换固定贴52次,其中42例留置针第2~3天开始出现输液滴入不畅现象,其中10例第4天开始出现输液滴入不畅,其余8例患者输液滴入情况良好。观察组留置针平均留置5~7天,除6例固定贴卷边予以更换,10例患者住院4天要求出院予以拔除留置针,其余患者每天输液滴入状况良好。结论采用由针尖向针柄方向粘贴固定静脉留置针能保证患者输液滴入通畅,减少护理工作量及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输液质量。

  • 标签: 留置针 固定方法 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固定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我科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施行经口气管插管的1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组采用传统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法;B组采用经口器官插管固定器法,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后7天内在固定效果、口腔情况、口腔护理耗时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A组患者7天内气管插管移位发生率为10.20%,明显低于B组的63.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7天内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45%,明显低于B组的69.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操耗时达到1级的概率为83.67%明显高于B组的60.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口气管插管 固定器 固定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动力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以来,采用该方法治疗Pilon骨折27例,按Ovadia和Beals分型,Ⅲ型9例,Ⅳ型12例,Ⅴ型6例.手术采用T型动力外固定器跨踝关节固定,对胫骨远端关节面采用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克氏针或有限切开复位螺丝钉固定.术后1~3周松开外固定器的动力锁纽,活动踝关节.结果术后27例均获得随访,功能评定按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良率达82.3%.结论有限内固定避免了软组织的并发症和骨不连,动力外固定架使踝关节早期活动,避免了踝关节的僵直,因而是Pilon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 标签: PILON骨折 外固定器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观察改良型胃管固定法结合(圆角鼻贴)结合“工”字胶布高举平台法在胃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神经内科留置胃管病员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3M胶布制作的鼻贴固定法,观察组使用3M胶布制成的圆角鼻贴结合“工”字形胶布在面颊部用高举平台法加固。结果观察组病员卷边率、胃管脱落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鼻贴更换时间显著延长,留置胃管时间延长。结论圆角鼻贴结合“工”字形胶布的高举平台法应用于胃管固定具有双重保护作用,增强了固定效果,提高了病员的舒适度。

  • 标签: 胃管固定 改良鼻贴 高举平台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5年08月至2010年12月,我们采用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螺旋形及斜形骨折29例,AO分型为A1、2型。结果随访3~15个月,平均6.5月,均获骨性愈合,功能评价按Johner-wruh评分法评分,优20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3.1%,无骨感染、骨外露、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AO分型A1、2型骨折疗效确切、操作简单、选材经济,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有限切开 内固定 外固定 儿童 胫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