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果糖对老年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40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口服酚酞片,治疗组口服乳果糖溶液30~45m1/d。服药2周。观察患者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无效率为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无效率为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乳果糖溶液对治疗老年患者便秘安全有效。

  • 标签: 乳果糖溶液 老年便秘 应用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扁咽口服中苦参碱的含量。方法色谱柱:AgilentEclipseXD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每100ml含庚烷磺酸钠1g);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进样量:5μl。结果苦参碱在0.0980~1.9600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2%,RSD为2.23%。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扁咽口服中苦参碱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 标签: 扁咽口服液 苦参碱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馥感啉口服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100例患儿均采用馥感啉口服治疗,观察体温、皮疹、临床体征、实验室指标,计算总有效例数和总有效率。结果100例患儿手足部皮疹、咽峡部疱疹明显消褪,发热者体温恢复正常,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馥感啉口服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 标签: 馥感啉口服液 手足口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伊曲康唑口服经验性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应用伊曲康唑口服治疗肺部真菌感染23例。给予伊曲康唑口服200mg,每日2次,疗程4周。结果临床有效率86.9%(20/23),真菌清除率73.9%(17/23),不良反应发生率8.7%(2/23)。结论伊曲康唑口服经验性治疗肺部真菌感染,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少,经济,用药方便,适用于基础疾病得到控制,症状稳定的患者。

  • 标签: 肺部真菌感染 伊曲康唑口服液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杞菊地黄口服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116 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58 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眼药水滴眼,治疗组采用杞菊地黄口服超声雾化联合玻璃酸钠眼药水滴眼。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 在治疗有效率方面,治疗组 91.38% ,对照组 78.44% , P <0.05 ,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在治疗满意度上,治疗组为 87.93% ,对照组 70.69% , P <0.05 ,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 杞 菊地黄口服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可提升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适宜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杞菊地黄口服液 超声雾化 干眼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化功能紊乱患儿服用健胃消食口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出现消化功能紊乱的患儿给予积极治疗,使用的主要对症药物为吗丁啉片剂和健胃消食口服,随机抽取118例患儿为疗效观察对象,按照使用的对症药物分为吗丁啉组(59例)和健胃组(59例),15日之后结束治疗,评价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吗丁啉组疗效百分比为89.8%(53/59),42.4%(25/59)治愈,33.9%(20/59)有效,13.5%(8/59)缓解;健胃组疗效百分比为100%(59/59),55.9%(33/59)治愈,32.2%(19/59)有效,11.9%(7/59)缓解,临床疗效存在有效性差异(P<0.05)。结论为消化功能紊乱患儿服用健胃消食口服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避免了幼龄患儿的用药困难。

  • 标签: 消化功能紊乱 健胃消食口服液 患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清肺化痰口服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18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加服小儿清肺化痰口服。结果实验组肺炎患儿症状及体征消失的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8.9%明显高于对照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有助于改善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疗效较好,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清肺化痰口服液 支气管肺炎 儿童
  • 简介:目的:制定甲亢I号口服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荧光法和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主药地黄、枸杞子进行定性鉴定。结果:能从样品中检出相应的斑点。结论:此法简便、灵敏、可靠,具有实用性。

  • 标签: 甲亢I号口服液 地黄 枸杞子 荧光法 薄层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惊厥症状采用丙戊酸钠口服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小板计数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名新生儿参与研究,并采用丙戊酸钠口服对新生儿进行治疗,观察新生儿惊厥发生的频率,并对新生儿的血小板计数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进行监测。结果接受治疗后,新生儿的惊厥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控制率达到96.34%,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也有所减少,仅为2.43%。同时,治疗后患儿的血小板计数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无显著变化,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惊厥症状采用丙戊酸钠口服进行治疗,新生儿的惊厥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丙戊酸钠 新生儿 惊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Hyper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4753),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结果黄芩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ug~1.6ug,平均回收率99.45%,RSD值为0.93%。结论本方法可行、重现性好,能有效的控制小儿清热止咳口服的质量。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 黄芩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双黄连口服与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口腔溃疡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双黄连口服组、雷尼替丁组,对照组仅给予传统药物治疗,而双黄连口服组、雷尼替丁组分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了双黄连口服、雷尼替丁治疗,然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双黄连口服组和雷尼替丁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98.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84.0%,同时双黄连口服组和雷尼替丁组的疼痛缓解(2.34±1.12)d、(3.65±1.03)d和愈合时间(2.28±1.11)d、(3.54±1.02)d均低于对照组(3.12±1.56)d、(5.45±1.75)d,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溃疡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双黄连口服与雷尼替丁治疗所得到的治疗效果均好于传统简单药物治疗,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恢复时间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双黄连口服液 雷尼替丁 口腔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蓝芩口服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蓝芩口服加常规药物治疗者为观察组,单用常规药物治疗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儿在病程、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蓝芩口服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病程短,退热快,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蓝芩口服液 疱疹性咽峡炎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黄连口服与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14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黄连口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雷尼替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与双黄连口服相比,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双黄连口服液 雷尼替丁 口腔溃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PLC测定法测定复方芩兰口服口服中(R,S)-告依春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OMNIHubble C18色谱柱( 250mm ×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05%磷酸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 ,检测波长245 nm,柱温30℃。结果:5~50μg.ml-1(R,S)-告依春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 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106.75%,RSD 为1.9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精密度好,专属性较强,可用于复方芩兰口服中(R,S)-告依春的质量控制。

  • 标签: HPLC 复方芩兰口服液 (R,S)-告依春 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