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新生儿转运护理的要点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对我科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转运的危重新生儿80例,对80例患儿均采取严密、全面的护理工作,并对患儿转运前后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记录。结果80例患儿在转运途中无一例出现病情加剧或死亡,并且所有患儿在转运前后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并无显著变化,且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工作之中需采取严密、全面的护理工作,并对护理工作中的几点要点予以着重关注,对于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危重新生儿 转运 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心血管专科急救站的建立,确保了心血管急症患者的安全转运;方法人员的资质,专科仪器设备,专科药物的使用,交接班及家属知情同意等制度的落实;结果905例急症患者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专科急救站的建立,为专科的急症患者的转运得到了保障。

  • 标签: 心血管急症 院前 安全转运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影响我院急诊科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因素,找出安全转运的方法。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1年1~12月285例危重患者转运时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转运途中发生意外9例。结论在运送患者前检查运送工具的性能完好,抢救药品设施准备齐全;转运过程中掌握运送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加强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提高护士的急救技能,及时转运患者住院等是保证患者在院内安全转运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院内转运 安全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既保障病人安全,维持病房良好秩序,省时省力,又维护病人,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术后病人搬运方法。方法对既往手术室接受的剖宫产后病人转运不同方法各100例的临床资料,分别记为A组和B组。对比手术室护理质控小组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手术室护理质控小组对B组护理质量的评价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平车单架斜坡转运法,保证手术后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比传统四人搬运方法更能节省人力、快捷、舒适又减少并发症发生,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剖宫产后 搬运法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间转运的安全隐患,制定管理对策,提高院间转运救护的质量。方法根据院间转运工作的特点,分析护理安全隐患,明确护理管理的原则和指导思想。结果通过实施控制和过程的重点管理,对风险环节质量持续改进,保障护理质量安全;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院间救护质量。结论通过加强院间转运护理质量的管理,能够提高急救护理水平,保证危重病人享有安全、快捷、高效的院间急救转运服务。

  • 标签: 急诊院间转运 安全隐患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震伤员转运途中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回顾雅安地震22例伤员转运途中的护理管理情况,通过做好转运前伤员的评估、制订转运方案、增强安全意识、有效使用标识。结果本组22例地震伤员全部安全转运至目的地。结论转运伤员前应充分做好各项评估,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转运记录,这是安全,有效地转运伤员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地震 伤员急救 伤员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5年12月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宁夏及周边地区通过主动转运方式转运的危重新生儿的过程、病种及转归情况。结果自开展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以来,本院共转运危重新生儿124例,转运途中无1例死亡,入院后经医院医护人员积极抢救,无1例死亡,抢救成功率100%。转运病种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系统疾病及围产期窒息为主。结论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能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伤残率和改善预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转运尚属于起步阶段,转运的成功依赖于先进的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需要进一步发展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系统。

  • 标签: 新生儿转运 早产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于安全转运急症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00例急症内科危重患者,快速分析临床资料,正确评估伤情,实施针对有效的急救护理以及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安全转运到相应科室。结果选取的急症内科危重患者经急救护理以及安全转运护理措施后,其中372例抢救成功,28例死亡,转运过程中无伤亡发生。结论有效的急救护理与安全转运途中的护理措施对急症内科危重患者至关重要,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的伤残率,能更好的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院内转运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在临床上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院内安全转运 创伤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工作用的重要的环节,是将危重新生儿从基层医院或缺乏新生儿重症监护医疗设备和技术的医院转运至有新生儿专科医护人员及现代化医疗设备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其目的是为了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对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生儿转运护士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技术操作和正确的工作方法。

  • 标签: 新生儿 转运 护士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与护理。方法将我院急诊科在2018年1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218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院内安全转运中加强护理,统计转运期间患者安全隐患发生情况。结果在转运期间,共有16例患者发生安全隐患,其安全隐患发生率为7.33%。结论急诊科在院内转运危重患者的时候,在全过程中都需要加强护理,密切监视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确保其生命安全。

  • 标签: 急诊科 危重患者 院内安全转运 护理 安全隐患
  • 简介: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BC)跨膜转运蛋白超家族参与抗癌药物的跨膜转运,减弱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ABCB1转运体、ABCC1转运体和ABCG2转运体是ABC转运体家族中已知的介导耐药的主要成员,并且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是目前逆转耐药的研究焦点。本文就这三种转运体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标签: ABCB1转运体 ABCC1转运体 ABCG2转运体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院危重患者转运过程存在的安全问题及相关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8年9月到2019年5月期间,随机对64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组患者(n=320)采取常规陪检,观察组患者(n=320)采用细节陪检,对比两组患者对转运过程中的满意度、转运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转运过程中的满意度、转运质量评分均要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我院进行危重患者转运交接的患者,对其采用细节陪检以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效率,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使患者的治疗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 标签: 危重患者 安全问题 细节护理 转运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对策在ICU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以2011年3月~2012年5月以传统方式转运患者1262例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3年8月在转运中实施护理风险对策的134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转运途中的意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意外发生率14%,对照组意外发生率19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ICU患者院内转运实施风险对策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 标签: ICU患者 院内转运 护理风险对策
  • 简介:摘 要: 宁波市于 2013年 7月正式实施世行贷款宁波市城镇生活废弃物收集循环利用示范项目,其中分类收运作为示范项目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整个项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宁波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完善和集中分流转运站的建设,部分现状小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已不具备转运功能,因此,需要考虑现状小型转运站的功能提升改造,将现状小型转运站改造成道班房、小型环卫车辆停放场所、电瓶车充电场所、小型垃圾收集站和大件垃圾存放点等。

  • 标签: 废弃物收集 转运站 改造
  • 简介:摘要肾脏转运体是体内各种外源性物质、代谢物等清除的重要途径,在维持体内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s是肾脏重要的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之一,介导众多内、外源性有机阴离子型化合物(环境毒素、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细胞外液或血液进入肾小管,影响肾小管的分泌和重吸收功能,进而影响药物疗效或产生毒副作用。本文对OATs主要成员分布、底物及其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肾脏转运体 有机阴离子 相互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需要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13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转运方法对危重患者进行转运,患者在对危重患者转运的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意外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共出现1例意外,意外发生率为1.39%,对照组共出现9例意外,意外发生率为1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危重患者的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效地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地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意外发生率的发生,从而提高转运的安全性。

  • 标签: 危重患者 转运 病情观察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