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地中海贫血患者76例为A组,本院同期缺铁性贫血患者76例为B组,本院同期健康体检人员76例为C组,均行血常规检查。分析各组人员间血液检验结果结果A组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小于B组,A组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小于C组,A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查可用于地中海贫血的鉴定,操作简单且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血液检验
  • 简介:目的:调查南宁市35-70岁妇女乳腺癌发病情况,探讨有效的乳腺癌筛查措施及具体实施办法。方法对南宁市20472名妇女采用乳腺临床体检(clinicalbreastexamination,CBE)、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Bultrasound,BUS)及乳腺钼靶检查(mammography,MG)“三阶梯”模式进行乳腺癌筛查,所有病变诊断均以病理组织学检查为标准。结果20472名参检妇女中,共检出乳腺癌16例,总检出率为78.15/10万。其中35-39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2例,检出率为45.74/10万;40-44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2例,检出率为41.36/10万;45-49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3例,检出率为69.34/10万;50-54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4例,检出率为130.98/10万;55-59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3例,检出率为137.11/10万;60-70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2例,检出率为117.86/10万。结论南宁市妇女乳腺癌发病率较高;乳腺临床体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乳腺钼靶检查"三阶梯"筛查模式可提高乳腺癌检出率,在广西地区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筛查模式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筛查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初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相应对策,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佛山市顺德区某初级中学全体初二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初二学生尤其是初二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得到广泛重视,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应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初二学生心理健康SCL-90
  • 简介:20世纪80、90年代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公立高校都进行了法人化改革。两者的改革都有相似的背景与经历,但是形成了不同的法人治理结构。日本公立高校法人化改革注重完整的制度设计和规范的操作流程.而我国台湾地区公立高校法人化改革则显示了谨慎的态度和稳健的步伐。

  • 标签: 公立高校 法人 治理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者进行HIV1/2-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CV-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BV(乙型肝炎病毒)、TP-Ab(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了解患者感染情况并探讨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28099例临床送检血清标本同时检测上述四项血液传播性疾病相应抗体,并对检测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HIV1/2-Ab阳性率为0.41%;HCV-Ab阳性率为1.05%;HBV阳性率为6.12%;TP-Ab阳性率为1.85%。结论严谨认真地对患者上述四项血液传播性疾病病原学检测,对预防医源性感染、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减少医疗纠纷等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传播性疾病 医源性感染 职业暴露
  • 简介: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理结果与抗病毒疗效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到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肝活检的结果分为重、中、轻3组,3组患者均给予口服拉米夫定100mg/d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48周。结果重度组的HBV-DNA转阴率在各时间段均高于轻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在24周、48周时的HbeAg血清转换率与重度组和中度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在24周、48周时的ALT复常率分别与重度组和中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炎症程度与抗病毒疗效有密切联系,肝炎分级在中度以上时抗病毒疗效更好。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病理结果 抗病毒 疗效 现对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的病理结果与抗病毒疗效关系进行探讨,旨在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珠海高新区妇女宫颈癌的发病情况,探索宫颈癌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本辖区4256名适龄妇女采用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的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初筛结果异常患者行宫颈液基细胞学(TCT)、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DNA检测)、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4256名初筛妇女中发现异常病例79例,筛查阳性率为1.86%。其中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53例,不能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6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8例。结论对本辖区适龄妇女开展宫颈癌免费筛查项目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重要措施,对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宫颈癌 筛查 巴氏涂片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保存条件对肝功能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例住院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样,分离血清后测定肝功能指标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并将标本保存在4℃、25℃条件下,分别复检1h、24h、48h及72h及96h肝功能指标,对比各项指标差异性。结果肝功能指标在4℃与25℃不同条件下1h及24h测定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与25℃条件下48h以后值72h及96h结果与1h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4℃与25℃不同保存条件下肝功能指标变化显示25℃变化显著大于4℃。结论血液标本保存在不同条件对肝功能测定结果具有较大影响,4℃及25℃保存下24h内肝功能测定结果稳定可靠,24h后测定结果无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液标本 保存条件 肝功能
  • 简介:摘要实验室分析前因素由于其操作过程完全不在实验室内完成,因此具有更多的未知的不可控因素,是造成危急值结果出现误差的重要原因,应该从源头上解决该问题。

  • 标签: 分析前质量因素 危急值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全面掌握武威市食品安全形势和质量状况,分析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方法采用GB/T4789系列检验方法,对非发酵豆制品、肉及肉制品、自制饮料等8类食品进行了监督抽检。结果共抽样280份样品,合格238份,不合格42份,合格率为85%。结论武威市食品安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加强食品安全控制,防范食品安全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以确保食品安全。

  • 标签: 食品抽检 结果 分析Resultofsamplingobservationofwuweiin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50例急性感染的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进行CRP、血常规的测定,采用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炎症感染的患者CRP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与白细胞总数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62)。结论CRP的测定水平可作为判定炎症和创伤转归的一种良好的标志物,与WBC一起可综合判定炎症及感染、控制感染。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检测结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的临床与骨髓细胞增生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初治的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31例进行临床分析与骨髓穿刺报告结果分析。结果(1)骨髓增生极度活跃者6例(占19.35%);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者8例(占25.81%);骨髓增生活跃者9例(占29.03%);骨髓增生减低者8例(占25.81%)。(2)POX染色阳性者(1+~2+)19例(61.29%);PAS染色阳性者(1+~2+)6例(19.35%);(α—NAE、α—NBH)染色阳性者(1+~2+)15例(48.39%)。(3)外周血WBC>100×109/Ll1例(35.48%),WBC(4.0~IO0)X109/Ll3例(41.94%),WBC<4Xl09/L7例(35.48%);Hb≥60g/L21例(67.74%),Hb<60g/L10例(32.26%);PLT≥50x109/L/L20例(64.52%),PLT<50×109/Ll1例(35.48%)。生化指标ALT升高6例(19.35%),LDH升高8例(25.81%),血清白蛋白降低7例(22.58%),血尿素氮升高9例(29.03%),血清铁蛋白升高6例(19.35%),血钙降低8例(25.81%)。(4)化疗过程中骨髓象有完全缓解者10例,CR为32.25%;部分缓解者15例,CR为48.39%;未见明显缓解者6例,CR为19.35%;死亡3例。骨髓增生极度活跃者在化疗中完全缓解者2例,CR为33.33%(2/6);部分缓解者4例,PR为66.67%(4/6)。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者化疗中完全缓解者4例,CR为50.00%(4/8);部分缓解者2例,PR为25.00%(2/8);未缓解者2例。骨髓增生活跃者化疗中完全缓解者2例,CR为22.22%(2/9);未见缓解者7例(占77.78%);增生减低者化疗中没有完全缓解者。平均CR为25.81%。结论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细胞增生情况与化疗缓解情况有关。

  • 标签: 白血病 急性 老年人 骨髓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台不同型号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检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其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准确、可靠检测结果。方法采集体检健康调查者新鲜乙二胺四乙酸EDTA-K2抗凝血液9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我院门诊部及急诊部国产迈瑞BC-5100、BC-3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检测WBC、HCT、PLT、RBC、Hb参数,根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2台仪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BC5100与BC3100两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WBC、RBC、HCT、PLT、Hb的数据结果相关性显著,r2>0.95,且数据差异均符合相关要求。结论BC5100与BC3100检查数据准确、可靠,性能良好,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在临床检验中相互参照。

  • 标签: 迈瑞BC-3100 迈瑞BC-5100 血细胞分析仪 比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2200例准备进行血小板检测患者,分别检测不同时间、末梢血、静脉血、血液凝集和红细胞的大小对血小板计数的不同影响。结果仪器试剂的使用和质量、血小板的放置时间、抗凝剂种类、样本溶血不足、红细胞体积的增减、样本储存等是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结论诸多因素存在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临床可结合血小板直方图进行综合判断,必要可借助显微镜计数或重复采血计数,以此降低误差。

  • 标签: 血液分析 血小板检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宣教对肺功能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分析肺功能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调查内容为心理情绪。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情绪改善率、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宣教可以明显改善肺功能检查患者紧张情绪及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肺功能检查 个性化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陕西某市公安干警连续三年不同年龄段全血粘度异常率的变化情况,提醒这一特定职业人群对自身的健康引起足够重视。方法采用北京众驰伟业ZL9100型全自动血流变测试分析仪测定陕西某市公安局数百名干警血液粘度,每年测定一次,连续测定三年,对不同年龄段的全血粘度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公安局干警自2011年至2013年连续三年全血粘度异常率逐年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一年龄段和第二年龄段全血粘度异常率连续三年逐年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三年龄段和第四年龄段全血粘度异常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这一特定职业人群全血粘度异常率逐年升高呈现年轻化趋势,这就需要他们注意膳食结构调整,加强体育锻炼,定期进行血液流变学监测,不断改善和提高干警整体健康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机率。

  • 标签: 血液流变学 全血粘度 异常率
  • 简介: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密度情况进行测定研究,了解骨质疏松患病情况.方法选择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14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性别、透析龄、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parathyroidhormone,iPTH)值分组,记录患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等资料.应用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进行跟骨密度测定,测定iPTH水平,用SSP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质疏松总患病率为51.77%,骨量减少为41.84%.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65.00%,明显高于男性34.42%,x2值13.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透析龄增加,患者的骨质疏松患病率逐渐升高,iPTH值各组比较差异无明显性.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低骨量,骨质疏松患病率高,应给予针对性治疗.

  • 标签: 血液透析 骨密度 跟骨超声定量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苏州地区早期佝偻病及佝偻病患儿全血多元素的缺乏情况,为临床诊断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确诊的佝偻病(含早期)患儿150例设为病例组,并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婴幼儿15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比较2组儿童全血样本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以分析佝偻病患儿全血多元素缺乏情况。结果佝偻病患儿钙(1.75±0.12)、锌(89.72±18.17)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钙1.90±0.09,锌95.39±21.16)(P<0.05),镁、铜、铁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均存在缺铁现象,各占16.7%、19.3%。结论钙、锌含量的检测对佝偻病的早期诊断有参考意义,但确诊仍需结合临床;苏州地区部分儿童存在铁缺乏,应及时补充。

  • 标签: 佝偻病 微量元素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提高血液生化检验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液样本200份作为研究样本,分别在30min、8h、16h和24h不同时间进行12项生化项目检测。统计、分析不同时间测得的生化结果结果通过将200份血液样本分别放置30min、8h、16h以及24h后,进行12项生化项目的检测,随着放置时间增加样本血液中的GLU、ALT、AST、ALP、TG含量减少,且放置时间越长,减少越明显,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样本血液中的LDH、K、TP、ALB、CHO、GGT、CK含量增多,且放置时间越长,增加越明显。结论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要合理安排检测各个项目,减小结果误差,增加检验结果的可信度。

  • 标签: 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 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