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手功能康复机器人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降低脑卒中患者手屈肌张力和诱发手功能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导致手功能障碍的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行手功能康复机器人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功能各项指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

  • 标签: 脑卒中 手功能障碍 手功能康复机器人 功能性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鼻饲期间实施吞咽功能康复锻炼对胃管拔除率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金华市中医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鼻饲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吞咽功能康复锻炼,两组均在康复功能锻炼4周后评价康复效果,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吞咽功能、每天经口进食量、30 d内胃管拔除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21/30)](χ2=7.680,P=0.006);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定:1级7例、2级12例、3级8例、4级3例;对照组吞咽功能评定:2级5例、3级10例、4级8例、5级7例,两组吞咽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105,P=0.001);观察组30 d内胃管拔除率(86.67%)显著比对照组(50.00%)高(t=9.320,P=0.002);观察组每天经口进食量、生活质量评分[(558.62±12.62)mL/d、(83.62±4.58)分、(84.52±4.14)分、(83.25±4.29)分、(82.26±3.46)分、(83.62±3.62)分、(82.49±3.55)分、(81.45±3.52)分、(82.55±3.6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9.54±8.16)mL/d、(70.06±2.62)分、(71.52±4.01)分、(71.16±3.84)分、(72.16±3.76)分、(71.26±2.46)分、(70.26±2.44)分、(71.56±3.55)、(72.33±3.05)](t=90.780、14.076、12.354、11.608、10.826、15.468、15.550、10.835、11.787,均P<0.05)。结论吞咽功能康复锻炼应用于脑卒中患者鼻饲期间,可促进患者吞咽功能及早恢复,提高胃管拔除率,增加进食量,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

  • 标签: 吞咽障碍 康复 插管法,胃肠 进食 针刺疗法 功能恢复 卒中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颞叶癫痫患者脑功能复杂网络及进展性损害的机制。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癫痫门诊收治的颞叶癫痫患者13例(颞叶癫痫基线组)及健康对照13名(健康对照组),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和注意网络测试(ANT),并对颞叶癫痫基线组患者随访追踪3年(颞叶癫痫随访组)并复查rs-fMRI和ANT,应用图论方法研究颞叶癫痫患者脑功能复杂网络的3年纵向变化,并评估警觉功能。最后,通过颞叶癫痫基线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曲线下面积(AUC)比较进行横断面研究,通过颞叶癫痫基线组与颞叶癫痫随访组的AUC比较进行纵向性分析。结果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颞叶癫痫基线组患者出现警觉功能损害[其中颞叶癫痫基线组固有警觉反应时间、位相性警觉反应时间及警觉效率分别为(727.00±126.07)ms、(692.85±132.37)ms、(34.15±23.50)ms,健康对照组分别为(639.87±81.41)ms、(589.50±80.59)ms、(50.37±14.71)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2.09,P=0.047;t=-2.41,P=0.024;t=2.11,P=0.045)];颞叶癫痫基线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左侧辅助运动区(SMA.L)节点聚类系数降低(AUC分别为0.162±0.044、0.189±0.021,t=-4.14,P=4.67E-04),左侧顶下缘角回节点聚类系数降低(AUC分别为0.178±0.021、0.202±0.026,t=-2.42,P=0.024),SMA.L的节点局部效率降低(AUC分别为0.239±0.045、0.260±0.022,t=-4.13,P=4.77E-04),左侧颞下回的节点局部效率降低(AUC分别为0.233±0.036、0.253±0.027,t=-3.03,P=0.006),SMA.L的节点聚类系数、节点局部效率均与病程呈正相关(r=0.652,P<0.05;r=0.611,P<0.05)。纵向性分析结果显示:颞叶癫痫随访组全局网络效率降低(颞叶癫痫基线组的全局效率的AUC为0.182±0.008,颞叶癫痫随访组的全局效率AUC为0.169±0.015,t=2.73,P=0.017),与警觉效率呈负相关(r=-0.617,P<0.05)。结论颞叶癫痫患者出现脑功能网络拓扑属性的损害,SMA.L是重要的节点;脑功能网络拓扑属性的改变与病程有关;全局网络效率的下降可能是颞叶癫痫进展性损害特征。

  • 标签: 癫痫,颞叶 磁共振成像 图论 复杂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的技术,分析尼古丁依赖者在静息状态下小脑-皮层间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异常改变。材料与方法通过网络平台招募117例尼古丁依赖者和52名年龄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不吸烟志愿者并采集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通过回顾性研究,选取双侧小脑CruspⅠ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计算ROI与全脑的功能连接,探究两组小脑-皮层间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尼古丁依赖者左侧小脑CrusⅠ与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运动协调和感觉相关的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显著增高(t=3.56,团块体素≥20)。尼古丁依赖者右侧小脑CrusⅠ与皮层的功能连接较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尼古丁依赖者存在多个小脑-皮层间功能连接的异常,强调了小脑的非运动功能,说明小脑参与尼古丁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并发挥了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尼古丁依赖者自动吸烟行为和认知、注意的缺陷。

  • 标签: 尼古丁依赖 功能连接 小脑 默认网络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吞咽相关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93.62%)明显优于对照组(78.72%),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2)观察组吞咽障碍不良事件总发生率(4.26%)明显低于对照组(17.02%),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减少吞咽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吞咽功能 评估 康复 护理 脑卒中
  • 简介:摘 要 生物大分子如往往具有相似的螺旋结构, 这说明生物大分子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本文探讨了生物大分子螺旋结构的特点及与其功能的关系;对螺旋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有利于我们认识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在分子水平上形成结构与功能观,另外对于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结构与功能观 a-螺旋 氢键 空间结构 基因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202例,以随机数字表对其分组,每组各纳入患者10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胸外科手术患者接受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对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此文中共选取100例来自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就诊同时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等分两组展开研究,研究期间为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措施,为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针对两组接受不同护理后,患者肺功能变化进行观察,同时统计患者对临床效果的满意度,将临床所得数据以表格形式展现,同时进行数据对比。结果 对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进行统计,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为体现出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肺功能指标两组均有变化,数据以研究组更具优势性,并且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患者满意度统计结果研究组满意度最高,为49(98.00%),参照组满意度偏低,为38(76.00%),两组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 标签: 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 胸外科手术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临床特征、基因变异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科诊治的6例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资料、基因测序结果及治疗情况,并对患儿进行发育评估。结果6例患儿中男2例、女4例。4例为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Ⅰ型,2例为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Ⅵ型伴感音性神经耳聋、脑病及Leigh样综合征。5例患儿通过新生儿筛查确诊,1例为发病后临床诊断。4例患儿尚未发病,2例已发病患儿发病年龄分别为1和2日龄,均在新生儿期出现黄疸及呼吸异常等症状。6例患儿尿3-甲基戊烯二酸浓度为22.38~77.09 mmol/molCr,均高于正常切值。检测到2种基因11种变异,其中10种变异未被报道。4例患儿检测到7种AHU基因变异,分别为c.656-2delA、EX5-EX6 Del、c.942+3A>G、c.373C>T p.(R125W)、c.895-3C>G、c.667C>T p.(R223X)和c.894+5G>A,均未报道;2例患儿检测到4种SERAC1基因变异,包括c.548G>A p.(R138Q)、c.442C>T p.(R148X)、c.1339C>T p.(R447X)和c.973dupA p.(M325Nfs*5),仅c.442C>T p.(R148X)为已报道变异。经限制亮氨酸饮食及左卡尼汀治疗后,4例AUH基因变异患儿效果较好,2例SERAC1基因变异患儿治疗效果较差。2例已发病患儿运动发育落后和(或)智力落后,其余患儿发育正常。结论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患儿临床异质性明显、病情轻重不一,基因变异多为剪接变异,其次为无义变异、错义变异及移码变异,无亮氨酸饮食及口服左卡尼汀治疗对部分患儿有效,新生儿筛查有助于此病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

  • 标签: 氨基酸代谢障碍,先天性 基因 新生儿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大型的地铁机电设备监控系统,为地铁车站运营管理提供一套统一的共享信息操作平台。本文结合深圳地铁3号线具体实施方案,简单论述了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一种组网方式,并阐述了其组网优势。

  • 标签: 综合监控系统 组网方式 车站群
  • 简介:摘要:目前,对于3D打印行业在资源利用率低及供需滞后等方面,我国提出了基于共享经济的的一种3D打印云平台服务模式。提出了云平台三大层次和个性化定制服务、运营推广,将3D打印有效地普及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使3D打印流程更加方便。利用共享经济的创新服务模式,使闲置的3D打印资源得以有效运用。

  • 标签: 云平台 3D 打印平台 服务模式 共享经济
  • 简介:摘要白血病(leukemia)是一种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PI3K/AKT信号通路是一种胞内传导的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生存息息相关。本文就PI3K/AKT信号通路与白血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 标签: PI3K/AKT信号通路 白血病 抑制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土地规划与管理主要是土地行政部门按照土地开发条件、经济要求、历史特征和利用情况等相关要求,对特定区域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利用和管理的综合措施。国内外土地规划管理研究中,早已尝试运用数理统计、线性规划、重力模型以及运筹学等相关内容,但是这些方法在实际运用中仅对土地规划要素属性数据进行分析,无法实现空间分析,导致土地规划结果缺少直观性。因此,探究3S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运用尤为重要。

  • 标签: 3S技术 土地规划管理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AbstractObjective:To develop a downloadable three-dimensional (3D) study tool of the membranous labyrinth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study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Background: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PPV depend o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anatomy of the vestibular labyrinth and its position relative to the head. To date, many illustrations have been made to explain principle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PPV, but few have been based on anatomical studies of the membranous labyrinth.Methods:A previously reported 3D model of a human labyrinth was transposed to a 3D development software to allow the creation of markers along the semicircular ducts and utricle. These markers represent otolith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during movement of the model within the 3D environment. User-friendly tools were created to navigate the model, to allow clear documen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studied problems, and to study the model across relevant planes. The final model can be downloaded and is available for general useat https://bppvviewer.com/download/.Results:The model allows visualization of true membranous labyrinth anatomy in both ears simultaneously. The dependent portion of each semicircular duct, the planes of the cristae,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utricle can easily be visualized in any head position. Moveable markers can mark the expected progress of otolith debris with changes in head position and images can be captured to document simulations in various draw styles.Conclusion:This simple model could offer insights that lead to more accurat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PPV. It may also be useful as a tool to teach BPPV.

  • 标签: BPPV 3D-model Semicircular canals Crista plane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