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1975年11月2日,湖北省阳新昙龙港人民公社朝阳大队石丘生产队的社员群众,在田农基本建设平整土地的过程中,发现座明代墓葬。棺木出土后,被群众揭开棺盖,围观了好几天。当地公社和昙文化馆获悉墓中尸体保存较好,便立即向省里有关部门作了报告。湖北省博物馆及时派员会同湖北医学院基楚部人体结构教研组和病理解剖教研组的同志赶到现场作了调查和处理。现将情况报导如下。

  • 标签: 湖北阳新 平整土地 尸体保存 省博物馆 湖北省 墓葬
  • 简介:20世纪。我国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许多玉制的戚、斧、刀、锛等武器和工具。从它们的刃部磨耗情况来看,这些器物的绝大多数已脱离实用价值.只是作为种标志或象征,用于些仪仗、礼仪等场合,般多出于级别较高的墓葬中。玉制的钺是由石斧演变而来的,新石器时代的玉铖出土相当普遍。其中太湖流域崧泽文化时期即已出现,良渚文化时期发现较多.主要出于男姓墓中,墓出至二件不等,多扁平穿孔,梯形弧刃,碾制精细,非实用器。

  • 标签: 出土 新石器时代 墓葬 良渚文化 器物 嘉峪关
  • 简介:、概论靖安县地处江西西北部,北面与武宁交界,西面和修水接壤,南面与奉新毗邻,东面和永修、安义相连接。靖安西部多为高山峻岭,地势险要,最高的毛竹山海拨1663米。东部地势逐渐缓平,为丘岗地形。河流分为两大水系:北潦河、南潦河。北潦河发

  • 标签: 靖安县 潦河 商周 高山峻岭 毛竹山 篦纹
  • 简介:<正>潘季驯(1521—1595)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治河专家。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至万历二十年(1592),潘季驯曾经四次任总督河道。他不辞劳苦,经常深入工地,对黄、淮、运三河进行大量调查,提出综合治理的原则:“通漕于河,则治河即以治漕;会河于淮,则治淮即以治河;会河、淮而同于入海,则治河、淮

  • 标签: 潘季驯 河防 石刻本 万历十九年 全图 两河
  • 简介:泰国曼谷王朝四世皇时期曾经发行了种有中文的金币,圆形,枚重四铢(相当于一两),正面是皇冠图案,背面中央为泰文“暹罗京都”,上下左右则是中文“郑明通宝四个大字(见图)泰国的金币为什么会有中文?这是个饶有趣味的问题。泰国在曼谷王朝之前,是吞武里王朝。吞武里王朝的创始

  • 标签: 吞武里王朝 四铢 王朝之 郑明 雍籍牙 上下左右
  • 简介:中国民主主义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1919年所著的《建国方略》中,提出关于中国经济建设的设计,即实业计划。他从“交通之开发,商港之开辟,铁路中心及终点的城市建设,水力之发展,设冶铁制钢水泥等工厂,矿业之发展,蒙古、新疆之灌溉,中国北部及中部建造森林,移民于东三省,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共十大部分,一一作了精辟论述和详尽的规划。随后并积极付诸实践,中山先生忘我工作,鞠躬尽瘁。正当他努力实现上述宏伟规划时,因劳累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 标签: 民国时期 有奖公债券 形制 图案
  • 简介:2002年,成都商业街发现战国时期的独木棺和船棺群,其中具土型船棺棺尾有古蜀文字,形如十字交叉的两把双头叉(如图)。此字孙化君推测为“帝”字,意味着棺主有蜀帝的身份。

  • 标签: 商业街 船棺 战国时期 “帝”
  • 简介:1999年.法车发行了枚面值为655957法郎的普制银币.直径30mm,重13g,含银量90%,发行量20万枚。币面欧罗巴女神头像,其左上、右下有11面旗帜.右面头发中有11颗五角星,头像外环11枚有欧元标志“”的硬币.象征11个首批参加国.背同名(通用略语),下纪面值,外环11个成员国的国名(比利时、德国、西班牙、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奥地利、葡萄牙和芬兰)及该国货币与欧元的固定兑换率。

  • 标签: 纪念银币 面值 法国 发行量 五角星 比利时
  • 简介:<正>1987年8月11日,枝江县问安镇文化站向本馆报告关庙山遗址发现锏器情况,县文化局及本馆立即派员进行处理。铜器出土点在关庙山大溪文化遗址西南边缘外,东北距6公里处即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山楚墓群分布区,东距季湖楚城址10公里。铜器系土窑场工人取土挖出。经实地调查,出土点是座长方形土坑墓,墓西壁尚存,

  • 标签: 大溪文化遗址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县 关庙 枝江 行处理
  • 简介:渭源县以渭水发源地而得名。《水经·渭水注》载:“此县有高城岭,岭上有高城号渭源城。渭水出焉”。灞陵桥位于渭源县城南清源河上(渭水),其实这是座十分壮观的廊桥。桥状如离河而起的亭廊,气势磅礴非般之桥可比。特别是朝阳欲出之时或落日余晖之际观看这座廊桥,其桥身拱起高悬成半圆延展状,仿佛蛟龙从水面上缓缓腾起,可谓奇观。这是灞陵桥成为渭源县名胜的缘由之

  • 标签: 灞陵桥 渭水 中国 历史发展 艺术形式 建筑风格
  • 简介:<正>遂平县文化馆最近征集到石砚件。是和兴公社赵庄大队季桥村社员张法亭从村西泥塘中挖出来的,砚身长28厘米,宽18厘米,厚5厘米。该砚除边角有几处碰伤和右侧刻字磨损以外,保存基本完好。此砚是用黑色夹有四层鸭蛋青色的石料琢成。上面雕刻有清代名家书、画,现介绍如下:、砚身正面:

  • 标签: 文化馆 乾隆 浮雕 印文 篆书 文字
  • 简介:件精美的钱币工艺品雷鸣富,李茂在1992年12月19日举行的“成都市中小学钱币研究成果展览”的大厅里,件精美的钱币工艺品引起到会的四川省钱币学会的专家学者、广大钱币爱好者的浓厚兴趣。这就是石笋街小学展出的“同治制钱摇钱树”。这件展品是石笋街小学六年级学生李超的邻居徐先生的。因为学校广泛深入动员举办展览,所以邻居家中的珍品得以和广大观众见面。通过拜访徐先生,他说是两年前在上海的货摊上买的,再进步的来源就不清楚了。再看其形制,确有特色(见中插彩照)。外型象株梅花树,树干苍劲有力,二十九枚钱币正象朵朵盛开的梅花,树枝上还站了个人正在摇树枝。还有3只蝙幅飞来,蝙幅又起了固定钱币的作用。钱币都是原大,除了枚“压胜钱”外,全都是同治钱。背文都带汉字,为福,台,云,江四种,以背云为最多。下面有四只脚立起来。人的形状象短褂敞胸,腰上似有钱搭子。细心观察整件作品都是黄铜的,先翻砂后焊接,所有钱币都没有流通使用过。量其高度,从树根到顶端,高24.3厘米,左右最宽处15.5厘米,重400克。这件工艺品首先给人种美感,展览会上可谓人见人爱,加印上百张彩色照片都不能满足需要。足见中华民族创造美、欣赏美的水平都很高。

  • 标签: 压胜钱 背文 徐先生 背云 原大 正象
  • 简介:我集有件1945年从华中银行第二分行寄至宝应县华中银行陈泽同志的信封.封面贴苏中区面值10分的“印”(印刷品)邮票枚.盖有“苏皖交通第二分局”邮戳(图1)。信封是利用单面曾印过文件的纸张的另面剪裁粘连而成。近日.我把此信封的粘连处小心洗脱,从而看清了信封内面原是剪自当年苏皖边区关于其先几处解放区货币种类及合并后使用办法的通知(图2)。

  • 标签: 华中银行 解放区货币 货币种类 “淮北新抗” 兑换关系
  • 简介:今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即为商代之殷地。洹北商城为盘庚时期所建立的殷都,即“盘庚之殷”;小屯传统殷墟则为武丁始建的殷都,即“武丁之殷”,两者统属为殷都。殷墟期早段到晚段,从洹北商城到小屯的迁徙过程中,殷都布局变迁呈现明显的连续性。,殷墟期早段到晚段,殷都是个连续的过程,中间不存在着断层或缺环。

  • 标签: 殷都 布局变迁 殷墟一期早段 殷墟一期晚段 连续过程 缺环
  • 简介:<正>1975年6月,宜昌地区文物工作队在宜昌市郊前坪发掘了批汉墓.其中78号西汉墓中出土件石鼎,系用完整的石料雕凿而成.器表打磨光滑,有光泽和透明感.口微敛,下腹内折,圜底,腹部外表道凸弦纹,足的横断面略呈方形,上端较宽,下端细而外撇,方形耳,盖内沿有子母口,盖正中园形钮,钮围有四片草叶纹和三道凸弦纹,口外径15.2、腹外径18.4、通高21.5厘米(见

  • 标签: 宜昌地区 文物工作 西汉墓 横断面 内折 湖北宜昌
  • 简介:关于渤海国史应该属于中国史还是属于朝鲜史的部分,不能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地去理解些历史记载,而应当遵循个基本原则:立足于现在,正确认识过去。凡现在在中国版图以内的古代民族或国家,都应视为中国古代的民族或国家;凡现在在朝鲜版图之内的古代民族或国家,都应视为朝鲜古代的民族和国家。而至于跨越现今国境的古代民族或国家,则应视为两国的共同历史,只是在叙述两国的共同历史时,要按照其历史的真实情况搞清其来龙去脉、因果关系即可。据此,渤海国的历史无疑应当是中、朝两国的共同历史,两国在撰写自己的国史时都可以将其纳入其中,这是“立足与现在”的问题。所谓“正确认识过去”,也就是搞清历史上的渤海国曾经是属于古代中国而不是古代朝鲜,这问题的要点即是:渤海国的领土是否曾划入古代中国或古代朝鲜的行政辖区;渤海政权同古代中国政府或古代朝鲜政府是否有过从属关系。

  • 标签: 中国史 渤海国 古代民族 历史记载 古代中国 中国政府
  • 简介:<正>随着楚文化奥秘的不断揭示和认识的渐趋深入,楚文化的研究也由过去的专题讨论阶段进入到了综合研究成果、再现楚文化面貌的新阶段。湖北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由张正明先生主编、众多楚文化专家合著的《楚文化志》可以认为是继张正明先生所撰《楚文化史》之后的又部佳作,是跨入新阶段的重要称志。

  • 标签: 楚文化 文化志 研究成果 文化史 楚国 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