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梳理了唐代两京都城长安城和洛阳城遗址范围内出土的若干越窑青瓷,并结合最近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发掘情况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从而研究探讨越窑瓷器的贡瓷年代,产品面貌以及运输路径等方面的问题。认为早在唐代早期,越窑瓷器就已经纳入皇家宫延用瓷的名单之内,至唐代中期持续,唐代晚期作为贡窑继续输入宫廷。至于其输送路径,从目前来看,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浙东运河、隋唐大运河输送的。

  • 标签: 唐代 长安城遗址 洛阳城遗址 贡瓷 青瓷 秘色瓷
  • 简介: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步入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转型期。与社会转型在时间上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相适应,博物馆的发展从这时起至今也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时期是改革开放的舆论准备阶段,适应解放思想和为改革开放提供历史经验、理论支持的需要,文博工作经历了一个发展高峰,全国最大一次的文物普查是在

  • 标签: 社会转型期 文物保护工作 管理体制 文物保护 中国
  • 简介:石容器作为我国史前考古的一种重要遗存,集中发现于燕山南北地区。本文认为,燕山南北地区含石容器的考古遗存基本属于筒形罐文化系统;石容器不是一般的器皿,应该是祭祀或行巫术的辅助工具;我国石容器的出现,并不晚于陶器,探索其起源与文化传承,将有助于燕山南北地区史前考古的分期研究。

  • 标签: 石容器 燕山 史前 祭祀 巫术
  • 简介:“报恩科仪”是佛教报恩道场仪之一,融合儒、释孝道思想于一体,集佛教经典、儒学伦理孝道观而成,基于中国传统孝道思想,而宣扬佛教“大孝”思想,进而以做道场的方式宣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世俗化的产物。麦积山所藏的明代写本《报恩科仪》为目前所见最早的,对于研究佛教报恩思想的演变、南北佛教的交流以及麦积山周围佛教道场的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科仪”中所提到的儒释孝子共70多个,选自不同的古代文献和佛教典籍。

  • 标签: 报恩科仪 孝子 儒释融合
  • 简介:2010年四川汉源县麦坪遗址发现了一座瓮棺葬(M1),其年代应为西汉时期,属于中原文化(关中及河南地区)系统的瓮棺葬,是中原文化南下的产物,对于“西南丝绸之路”线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四川汉源县 麦坪遗址 瓮棺葬 西南丝绸之路
  • 简介:本文对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商榷,认为郑州商城隞都说是站不住脚的.

  • 标签: 郑州商城 亳都 隞都
  • 简介:一、引言红山文化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中最早被认识的一种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红山文化祭坛[1]、女神庙、积石冢[2]的重大考古发现以及大量玉器的相继出土,不仅进一步证实了东北是我国远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而且为探讨我国古代文明起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尤其是红山文化玉器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被鉴定确认以来,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关注,不少学者做了一定的研究工作,解决了不少学术课题,其中涉猎较多的就是所谓勾云形类玉器,分歧较大的也是此类玉器.本文拟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一些不同见解,以期有助于对此问题的探讨.

  • 标签: 红山文化 玉器 祭坛 考古发现 新石器时代 出土
  • 简介:河南省自1954年发现第一块旧石器时代人工制品以来,境内已发现众多古人类一旧石器遗址或地点,尤其是近十年来在许昌灵井发现了距今约1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和数万件人工制品,在新密李家沟发现了新旧石器时代的地层及文化遗物,以及在栾川、登封和淅川等地发现了古人类化石或石叶技术,使之成为研究现代人类起源、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等的热点地区。

  • 标签: 河南 古人类-旧石器 发现与研究
  • 简介:<正>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邹衡先生在汉考察期间应著名历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舜徽先生之邀,于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七日专程到华中师范大学作了题为《中国文明的诞生》的学术报告。邹先生首先对当今世界研究古代文明起源的情况作了概述,指出中国和古巴比伦、埃及、印度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的古

  • 标签: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中国文明 张舜徽 四大文明古国 邹衡 青铜器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及其母亲的英雄事迹,在人民中广为传颂,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举办《河北革命史陈列》过程中,我查阅过有关马本斋母子英雄事迹的许多报道、传记和回忆录等史料,发现在这些史料中,有关马本斋母子的身世、回民义勇队成立时间、马母被捕和牺牲经过等重要问题的记载有出入。为澄清史实,1984年夏秋和1990年春,我多次访问了马本斋三弟夫妇马进波与王英。马进波与马本斋一起创建回民义勇队,曾任回民支队干部训练队副队长等职,是最熟悉马本斋和回民支队的当事人之一;马本斋兄弟离家后马母一直由王英照料,王是马母英雄事迹的主要见证人。当我提出问题反复向他们请教时,他们都认真负责地给予回答。在一次交谈中,我问王英:“这些问题是否有人访问过你们?”王英说:“从来就没人找过。”现根据马进波夫妇提供的情况,对涉及

  • 标签: 马本斋 英雄事迹 回民支队 革命传统教育 成立时间 革命史
  • 简介: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行的贺兰山综合考察中,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许成先生和牛达生先生曾在距离苏峪沟谷约10公里的石壁上发现4尊石刻佛像,并作了简要的记录,收录在一书中①.为了更好地保护苏峪沟内的考古遗存,2008年10月,贺兰山苏峪口风景区管理处组织专业人员再次对上述摩崖石刻及周围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 标签: 宁夏 贺兰山 摩崖石刻 调查 考古工作者 综合考察
  • 简介:一、亥母洞寺及米拉日巴塑像的发现亥母洞寺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城南15公里的新华乡缠山村西面的祁连山麓中。因窟内供奉金刚亥母像而得名。据史料记载,金刚亥母是藏传佛教密宗本尊之一的胜乐金刚之妃,她于唐武则天万岁二年(697)农历十月二十五日‘诞生于凉州金刚亥母洞附近的一个村子里,为主管生育之神。其面目峥狞,全身半裸,肚微拱,状似孕妇,手持佛器,

  • 标签: 米拉日巴塑像 武威市 出土文物 史料记载 藏传佛教 凉州区
  • 简介: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三阶教并没有影响到大住圣窟的开凿,大住圣窟刻经反映了华严经卢舍那“十方三世”思想和末法思想,而实际用途是礼佛忏悔灭罪,而不是三阶教的普佛思想。甚至可以说大住圣窟的内容反而有可能对三阶教有所影响。

  • 标签: 大住圣窟 三阶教 刻经
  • 简介:遗址类博物馆不仅具有一般博物馆的某些共性,而且更具有实物性、直观性、单一性、不可移动性,博物馆建筑的特殊性和建筑与遗址、建设与环境、环境与遗址的有机结合整体性等鲜明的个性特征。因此在讨论遗址类博物馆的传播功能时,对它们的形态类型作一分析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 标签: 博物馆建筑 传播功能 遗址 个性特征 形态类型 直观性
  • 简介:<正>七十年代中叶,考古工作者通过对河北磁山和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的发掘,认识了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的文化。嗣后,学者们对它进行研究并发表了几篇论文。但对这两处遗址文化定名及其年代早晚问题,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意见。笔者根据已知的材料,对它们的文化内涵进行初步分析,谈谈一管之见,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 标签: 裴李岗文化 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早期 文化层 第二文化 生产工具
  • 简介:2002年11月,笔者在安徽宿松二郎镇古山村发现一枚南宋淳熙元宝与庆元通宝错配合背满穿铁钱(彩页4)。此钱径31~32mm,厚5.8mm,重17.6g,两面皆真书旋读。由孝宗淳熙(1174~1189年),跨光宗绍熙(1190~1194年),到宁宗庆元(1195~1200年),历经三帝两个年号,竟能合见于一钱,应属首次发现。

  • 标签: 铁钱 南宋时期 中国 文物考古 形制
  • 简介:从理论上讲,文物所存在的意义不应是一个商榷的问题。而实际上,文物所一直属于上层建筑,是政府的职能序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形势下,文物所的作用必然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这里,笔者拟借用广告学定位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剖析文物所定位管理,进一步讨论文物所如何适应条件变化更好地发展存在的问题

  • 标签: 文物管理所 定位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上层建筑 定位理论 适应条件
  • 简介:至迟于南宋中期,龙泉青瓷即已进入宫廷,历元而至明代,龙泉青瓷一直未脱离于宫廷视野之外,在宫中的地位也屡有变迁,直到明成化初年,由于种种原因,龙泉青瓷最终断供于宫廷,到了清代,便仅以“古器”之身份进入宫中。

  • 标签: 龙泉青瓷 宫廷 使用 消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