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城市艺术节,是各地政府导向下地方民俗事象、文化特色集中体现,有辅助地方和谐治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文化艺术发展交流等功能。至今,中国各地举办艺术节至少已有30余年历史,但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艺术节在学术研究领域却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借鉴场域理论研究城市艺术节,将有利于建构城市艺术节理论研究视角,同时也可推动场域理论在中国学术研究领域运用。

  • 标签: 城市艺术节 场域理论 反思 展望
  • 简介:本文认为通过《吕氏春秋》可证实老子性学思想已成为先秦精英阶层共识,《老子》对性文化作出了极大贡献,《老子想尔注》是道教创使人对《老子》性文化整理、继承发展,《老子》和《老子想尔注》构成了华夏性文化史上两块里程碑。

  • 标签: 《吕氏春秋》 《老子》 《老子想尔注》 性文化
  • 简介:工业博物馆是工业遗产保护重要模式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工业考古热潮,催生出美国许多工业遗址博物馆,传统工业博物馆并驾齐驱。由于工业遗址博物馆城市更新、经济发展关系更为紧密,成为当前工业博物馆发展主流。美国政府制定一系列相关法规,建立专门工业遗产调查记录机构,出台推动工业遗产保护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工业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美国工业博物馆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美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经验值得我们重视。

  • 标签: 工业博物馆 工业遗址博物馆 工业遗产保护
  • 简介:群众文化活动对于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产生巨大影响,主要因为基层社会管理主体就是群众,只有增强管理人员群众之间交流,才能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效率,推进基层文化发展,优化发展模式,所以,在基层社会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要对群众文化活动加以重视,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基层社会管理 群众文化活动 创新途径
  • 简介:青云山民俗文化游乐园,是山东省安丘市以青云山地形地貌和当地部分历史文化积淀为依托,综合规划、设计,对当地和外地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移植、引进、建设、再现而形成一处大型民俗主题公园.由于在游乐园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突出民俗主题,遵循正确方针,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精心运作,合理布局,因而取得了明显成功.自1998年4月份部分建成并开放以来,知名度迅速飚升,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级风景旅游区.不但本市、本地区民众纷纷前去游览,周边青岛市、淄博市、东营市、烟台市、滨州市也有大量游客前往,还吸引了许多慕名而至省内外、国内外来宾.园区年均接待中外游客近百万人次,4年门票总收入已突破2000万元大关.在促进旅游业大发展同时,有效地拉动了全市其他相关行业发展,围绕青云山民俗游乐园这个"龙头"实现游客居住、购物、娱乐等收益,几倍于游乐园本身门票收入,其他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明显,同时对吸引外商投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青云山民俗游乐园成功开发和全市各项综合项目的建设,极大地烘托了安丘市的人气,几年来游客、客商络绎不绝,安丘成了投资热点.人们为青云山巨大成功和它创造良好效益而震撼,惊叹:"安丘一夜间冒出个青云山!"旅游界、民俗学界则称之为"青云山现象".

  • 标签: 民俗文化资源 开发利用 青云山民俗游乐园 山东 安丘市 地方特色
  • 简介:本文根据考古发掘公布数百座新石器时代墓葬资料,对长江三峡地区距今约6000年至4000年之间远古人类埋葬习俗作了系统研究,反映了当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各个方面。

  • 标签: 三峡地区 新石器时代 埋葬习俗
  • 简介:想认识徐源绍,是在看了他作品以后。有一次活动,他讲过要参加,但最终因故还是没有参加,我很是失望。最近,在省美术馆举办写意花鸟画展期间见到了他,在饭桌上。我叨陪末座,只是礼节性地寒暄了几句。隔日,去他住所拜访。他很热情,但满犀子的人,仍然是寒暄后告退,心里不禁怏怏。于是,在他离开南京前夜,再去造访。这次,终于有机会坐下来谈谈了。一谈起书画,他神采飞扬,直抒胸臆。我们几个围坐在小桌子旁,喝着宾馆里粗茶,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大家谈得很畅快很投契。

  • 标签: 写意花鸟画 画展 丹青 书画 美术馆 作品
  • 简介:董欣宾逝世噩耗传来,我正在三门峡至兰州出差途中,无法去上海向他遗体告别,我恍恍惚惚,头脑失控,忘记了自己是在外地,仿佛乎南京,仿佛乎上海,当年一幕幕往事浮现于眼前,我拨通了上海电话,嘱郑奇代为书写我献上挽联:

  • 标签: 董欣宾 画家 绘画风格 生平事迹
  • 简介:雪域高原上艺术“奇葩”,藏传佛教独有的一种彩塑艺术性形式“酥油花”,被誉为“藏艺三绝”之冠。吸引着其他民族、国家目光。有上千年历史,题材广泛丰富,造型逼真细腻,色彩鲜艳夺目,具有鲜明的藏民族特色和高原地域文化特征,充分体现了藏族艺术特点。造型逼真细致,然而酥油花熔点较低极易消融,可以说是一种昙花一现美丽。酥油花制作工艺复杂艰辛,只有对信仰执着奉献精神艺僧才能够完成。

  • 标签: 酥油花 藏传佛教 藏族工艺
  • 简介:对唐山、汶川、玉树三次大地震遇难者集体“亡灵”悼念、祭祀超度问题梳理,可以展现现代中国社会巨大变迁一个重要侧面,有助于分析“亡灵”作为生者记忆遇难者装置所具有的意义,以及民俗学研究“亡灵”相关课题必要性。集体遇难者“亡灵”无法仅在个人或家庭层面予以对应,而是需要国家和社会层面予以抚慰;与此同时,中国国家行政和社会舆论也总是会遭遇到各种形态“亡灵”问题。

  • 标签: 地震 亡灵 国家哀悼制度 无神论
  • 简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自开展以来便是一种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国家行为,而完全国家化保护模式存在难以克服弊端。“遗产”具有私人性和主位性,就文化遗产而言,地方性人群共同体是其原初主体。这决定了我国遗产保护理念和管理体制须向社会化方向转变,充分动员公众民间组织介入遗产保护。厦门一个“城中村”宫庙理事会为村庙龙源宫申请市文物保护单位实践,折射出现阶段我国社区性组织在遗产保护中角色和作用,同时反映了遗产保护社会化过程存在问题。

  • 标签: 文化遗产 保护 社区性组织 作用
  • 简介:作为民间文学研究关键方法论之一,田野调查对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不同传统继承,自然影响着以此为重要基础民间文学研究。如果回到民间文学田野现场,我们需要面对四个基本对象:讲述者、听众、研究者和民间文学文本。这个现场可以被理解为一个文化传统时空体,讲述者、听众、研究者和民间文学文本在其中各据一点。四点链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民间文学叙事四面体,换句话说,任意三点链接构成了这个文化传统时空球体上四个叙事面向;而精确呈现、描述、阐释这四个叙事面向方法和文体便是"民间文学志"。

  • 标签: 民间文学志 田野研究 叙事 讲述
  • 简介:梅花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重要拳种之一,过去曾广泛流行于河北、山东、河南等一带乡村。清末义和团运动期间,梅花拳一度成为这一运动中坚力量和主力军。在河北省广宗县北杨庄,梅花拳属于名副其实"庄稼拳"。近百年来,当地村民不仅注重和热衷于梅花拳文场、武场修炼,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也借助乡村梅花拳独特组织管理和运作机制,使其在推行基层村落社区公益观念、净化社区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梅花拳 北杨庄 文场 公益
  • 简介:田野回望,在一个无论是这个国家地理边缘,还是人文边缘,回望核心、主流文化、主流话语。也就是说,在关顾和反思历史同时,“从远处”、“在现场”获得一些有血有肉冲击,回望核心,在这种来回、往复中获得一些验证和启发。由此,谈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以及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首先注意解读“被保护者”真实世界,才有可能达成文化理解和选择有效保护方式。

  • 标签: “非遗” 保护 小民族 文化理解
  • 简介:钱一本墓园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太湖北岸城湾山腹地,是一座明代中晚期高等级墓园,规模宏大,占地8000余平方米。园中望柱、牌坊、神道、石像生、泮池、圆形台阶、祭台、墓葬、墓舍等遗迹排列有序,体现出明代墓园结构特征。墓园地望突出,布局蕴涵易学思想。通过考古发掘、文献查证和走访调查,可以得知墓主人为明末东林党人钱一本。该墓园考古发现对明代考古学和社会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明代 钱一本墓园 东林党 易学
  • 简介:<正>李晓东,男,1936年4月生,山西省芮城县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现任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研究员.他曾长期从事文物考古、文物保护和管理研究.主要专著有:《河北名胜古迹》、《文物保护管理概要》、《中国文物学概论》;并合作出书和发表学术论文

  • 标签: 中国文物 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考古 史迹 文物法 文物保护法
  • 简介:从考古学文化成果看蚩尤族团兴亡三苗氏族盈虚乃至发展为苗、瑶民族。从血统、地缘及文化制度方面找到自己是圣人后代当居中华正统根据,苗、瑶实体形成,是在“华”族出现以后。

  • 标签: 三大集团 蚩尤 三苗 苗瑶
  • 简介:郑择墓志李公麟《拥马醉归图》陈瑞农赵振华In1987,atombinscriptionwasdiscoveredinLuoyang.Onthebackofthetombstonewasapictureentitled“Goinghomedrunko...

  • 标签: 李公麟 郑居中 墓志 《元丰九域志》 《汉语大词典》 孟尝君
  • 简介:“文化义工”作为一支推动群众文化发展生力军,正在初步形成、完善并发挥积极作用,本文意在阐明文化馆引入丈化义工组织,促进文化惠民意义和作用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 标签: 文化义工 群众文化 文化惠民
  • 简介:在初步回顾和检讨相关民俗文化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点剖析发生在粤东K城一个名叫钟村城中村民保护围龙屋行动个案,叙述了这一集体行动过程及其作为当事人客家民众态度和行为,探讨了集体行动情境中民众、民俗、学者角色影响,引发作者关于民俗研究取向问题新思考。K城钟村客家人保护围龙屋这一集体行动表明,仅从民俗事象静态描述来达成民俗学研究意义,将丰富复杂民俗生活、民间文化概括为一些有限材料,实际上既忽视了"俗"在生活文化整体中被创造和重新发明,又忽略了作为民间文化传承主体"民"自主能动性,他们策略性地对民俗知识创造享用,也忽略了作为民俗文化研究理性人——学者及其学术活动作用。民俗中民、俗民俗学者,应该都成为民俗学研究重要内容和对象,这也应是未来民俗学科发展新趋势学术动向。

  • 标签: 集体行动 传统创造 民俗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