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对比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等住宿业卫生条件状况,并结合相关社会经济指标分析探讨影响住宿业卫生条件的因素。方法对在青岛市分层随机抽样抽取的422家住宿业单位的卫生条件状况以及相关社会经济因素进行收集,用epidata3.1录入调查表信息建立住宿业卫生条件状况数据库,使用SPSS13.0卫生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区域38项卫生条件合格率差异有显著(P〈0.05),其中边缘城区有25项卫生条件合格率均为最高;不同住宿服务类型有41项卫生条件合格率差异有显著(P〈0.05),其中三星级以上宾馆有38项卫生条件合格率均为最高;不同区域、不同住宿服务类型中,社会经济因素与多项卫生条件合格率有关联(P〈0.05)。结论不同区域、不同住宿服务类型住宿业卫生卫生条件状况存在差异,且部分卫生条件状况与社会经济因素存在相关。

  • 标签: 住宿业 卫生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相关分析
  • 简介:功能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功能胃肠病之一,表现为持续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长期便秘可引起结肠憩室、肛周疾病、结肠黑便病和泻剂结肠等,同时也是大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诱因之一.严重便秘患者还可伴有失眠、烦躁、抑郁、易怒、强迫观念及行为异常等心理障碍[1].随着社会老龄化、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因素影响,功能便秘已经成为影响现代人工作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对功能便秘的认识和诊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应用直肠肛管测压技术对功能便秘的结肠动力学变化特点做初步探讨,同时分析导致便秘的可能危险因素,为功能便秘的病因学研究及预防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便秘肛门 功能性便秘 动力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的影响因素及探讨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19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拟定并实施有针对的护理措施。结果肺结核患者的服药依从与年龄、心理压力及经济收入有关,年龄因素年龄<60岁患者的服药依从好率高于年龄≥6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压力因素心理压力大患者的服药依从好率低于心理压力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收入因素经济收入好患者服药依从好率高于经济收入差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压力、经济收入三个方面,采用针对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依从

  • 标签: 肺结核 服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非接触眼压计(NCT)测量结果的因素分析与采取的干预措施。方法对60例患者测量结果分析。结果有23例患者出现不准确测量标记。分析其影响因素与角膜上皮水肿,角膜表面泪液过多、角膜表面不平、角膜表面干燥、测量窗不洁净、角膜中心与测量窗口不垂直。眼皮和/或睫毛放在外对准标记中有关。经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得到了准确的测量结果。结论用NCT测量眼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 标签: 非接触性 眼压测量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通过减少MECT治疗的并发症,改善当前护患关系模式,以及提高患者及家属对MECT治疗的重视程度和护理人员对MECT治疗流程的掌握从而保障MECT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精神患者 MECT治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给患者提供一条无痛输液通道,由于其留置时间长、能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同时可以避免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可由护士单独操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PICC同样存在着并发症,而机械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最早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5.15%1。临床表现为沿穿刺点顺血管走行或在上臂出现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PlCC致机械静脉炎通常在1周内发生,大部分在置管后48~72h发生,好发于穿刺点上方8~10cm。它是由于各种机械刺激损伤静脉壁而出现的炎症反应,属于急性无菌炎症2。现将近年来PICC所致机械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 标签: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 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及分析慢性阻塞肺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本组收集我院接诊的患慢性阻塞肺疾病的12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中合并有急性呼吸衰竭的4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未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按照研究组患者的疾病转归情况,将其中康复出院28例患者分为A组,治疗无效死亡的12例患者分为B组。收集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对急性呼吸衰竭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BMI、糖皮质激素应用率、血尿酸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疾病严重程度、酸碱平衡紊乱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组患者的pH值、血纳水平、血氯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组患者的血二氧化碳分压、血糖、肺脑病发生率与心力衰竭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包括消瘦、未应用糖皮质激素、尿酸与白蛋白水平低、急性发作次数多、病情严重及酸碱失衡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呼吸衰竭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方法针对我院从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315例慢性阻塞患者进行睡眠质量影响因素测评,测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进行。结果315名患者当中有255例患者出现了睡眠问题,影响其睡眠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压力大、睡眠阻塞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焦虑和抑郁情绪,此外患者的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等也会影响到睡眠质量。结论睡眠问题是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的普遍问题,其影响因素比较多,针对患者的病情,将治疗与心理干预等结合起来,通过积极达到干预措施,提高其睡眠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患者 睡眠质量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红斑狼疮(SLE)并发感染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诊的SLE并发感染患者50例(研究组)与SLE未并发感染患者5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情况,并总结SLE并发感染的特点与影响因素。结果SLE感染以细菌为主,感染部位多为呼吸道;研究组SLE患者住院时间过长(≥2周)、补体C3与C4下降、血沉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下降、血清降钙素原≥0.5μg/ml等方面的百分比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LE并发感染比较常见,以细菌感染为主,好发于呼吸道,可能与住院时间较长、血清白蛋白下降、补体C3与C4下降及血清降钙素原≥0.5μg/ml等有关,需加强重视。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感染 特点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继发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至2010年0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院内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ll比例随机选择同期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无院内感染者作为对照组,此较可能引起院内感染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院内感染发生与性别、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无关(P>0.05);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大,意识障碍或昏迷,出血部位基底核及脑干,血糖水平高;进行侵入操作,脱水剂,抑酸剂、激素长时间应用,住院时间长(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院内感染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多,应对老年、意识障碍、基底核及脑干部位病变的高危患者高度重视,针对做好基础护理;重视血糖的监测与有效控制;尽可能减少侵袭操作;尽早停用脱水剂,缩短抑酸剂时间;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院内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0例高龄顾客手术患者的相关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通过对于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对于老年病人骨科手术后的并发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而为临床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将2011年5月——2014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筛选,并从中选出了50例在本院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手术中可能导致风险的手术因素进行分析,将患者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种并发症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有22例患者在手术后呈现出了不同的并发症,占到总数的44%。患者本身存在的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及术后康复锻炼可能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有着某种关系(P<0.05),而手术之前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与患者的死亡存在着某些较为密切的联系(P<0.05)。结论高龄骨科的患者手术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较高,而可能引发这些并发症需要医生在围手术期引起重视。

  • 标签: 高龄 骨科手术患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做好护士长支持人际沟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工作,方便开展对护士长的继续教育。方法选取某地二三级医院的150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人际沟通能力上,护士长的整体素质较好,在咨询、辅导因素上,得分较低,影响护士长支持人际沟通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自我效能、使用电子方式沟通的频率。结论护士长自我效能高的,其人际沟通能力的可塑性高,要加强对其进行咨询、辅导因素的培训,积极采用电子沟通渠道,不断增强护士长的实践能力。

  • 标签: 护士长 支持性人际沟通能力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3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结果63例乳腺癌患者经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其中诊断确诊率为74.60%(47/63),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63例乳腺癌患者在绝经、体质量指数、X线钼靶钙化点、肿瘤组织学分级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肿物大小比较中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e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物大小是影响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准确的主要原因在于肿物大小,所以临床需加以重视。

  • 标签: 乳腺癌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治疗干预对84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在临床自我管理行为方面的影响情况。方法:随机选择84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对他们实行临床治疗干预,并比较、分析和统计干预前后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情况。结果:经过临床统计分析显示,84例患者在治疗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得分(93.857±7.682)明显高于干预前(74.936±13.415),且生活质量得分明显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行为 治疗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我院病案疾病编码准确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疾病编码出错的100例病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到错误编码的类型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我院病案疾病编码错误类型包括肿瘤编码、主要诊断选择编码、疑难病例编码、合并症编码四种,主要诊断选择编码错误率最高,出错主要与医生、编码人员以及编码字库有关,其中医生导致编码错误的概率最高。结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维持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认知障碍相关因素。方法:以维持血液透析老年患者10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9年1月-2021年12月,使用MOCA量表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估,详细统计认知障碍发生率,分析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认知障碍患者共52例(52.00%)。对比认知障碍组与非障碍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红蛋白水平、收缩压水平、空腹C肽水平、透析前后体重变化、透析前后血肌酐水平变化水平存在差异,P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老年 认知障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医患关系问题日趋明显 , 加强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医患关系继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和医患关系现状的基础上 , 本文探讨了心理健康与医患关系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 并提出了提高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和改善医患关系的建议。

  • 标签: 医护人员 心理健康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180例行血液透析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CRBSI发生分为感染组(n=20)和非感染组(n=160),分析CRBSI病原菌和耐药性,并收集两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分析影响血液透析患者CRBSI的危险因。结果18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中,20例发生CRBSI,发生率为11.11%;患者均表现为畏寒、发热、寒战、厌食及纳差等症状,且体温>38℃,并伴有呼吸急促及心率加快;少数患者伴有导管口红、肿及脓分泌物渗出;20例CRBSI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3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7株占50.00%,革兰阳性菌14株占41.18%,真菌3株占8.82%,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70%);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耐药率较高(>58%);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导管留置时间、白蛋白(ALB)是血液透析患者CRBSI发生的危险因素(P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感染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