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脾切除术后并发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实施脾切除术后并发瘘的患者共66例,其中采用常规保守性治疗的16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统计。结果经两种方法治疗后,临床统计结果显示治愈35例,好转27例,死亡4例,治疗有效率为93.9%。结论脾切除术后并发瘘的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症状表现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通过科学化的治疗手段确保患者得以及时救治,避免因病情延误而出现恶化或死亡情况。

  • 标签: 脾切除术 胃瘘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疏肝和汤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应用口服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疏肝和汤的治疗。分别用药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疏肝和汤的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疏肝和胃汤 治疗 胆汁反流性胃炎
  • 简介:摘要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sgealrefluxdisease,GERD)指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不适症状,可伴食管轴膜的损伤和(或)其他并发症状,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糜烂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是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本文就近年来GERD相关诊断及其内镜下表现作一综述,有助于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并采取合理治疗措施。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 内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根治性全切除手术和术后的并发症的治疗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1。方法对这40例患者的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2。结果所选的这40例患者在进行根治性全切除手术后的五年和十年中,其生存率分别达到了38.11%和18.32%。术后患者没有引发并发症,同时也无一例手术死亡。结论合理、科学的掌握根治性全切除手术、选择适合的重建方式、对淋巴结清扫进行规范等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愈后的关键因素。

  • 标签: 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 胃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食管和同期多原发恶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该例患者因进食后呕吐1月就诊,经我院电子胃镜及病理组织学化验诊断为食管低分化鳞癌、胃窦高分化腺癌。该例提示注重内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化验,对提高双原发肿瘤诊断率有极大意义。

  • 标签: 食管鳞癌 胃窦腺癌 同期多原发癌 胃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楂曲平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楂曲平合剂中得厚朴、苍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的橙皮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HPLC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橙皮苷进样量在12.4~12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1%,RSD为1.73%(n=5)。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可有效控制楂曲平合剂的质量。

  • 标签: 楂曲平胃合剂 薄层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法 橙皮苷 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治疗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8例食管反流病病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20~76岁,平均48岁。反流时间最短者7个月,最长者24年。所选病例均符合如下标准临床上有典型的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对这些患者进行了药物治疗。结果28例患者中25例患者达到了临床治愈,治愈率89%,3例患者病情较重,临床症状得到了控制。结论食管反流病用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好,病情缓解的快,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由异常的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并损伤食管黏膜所致。30%的GERD患者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对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人群中其发病率为10%,西方国家尤为多见。目前我国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GERD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许多新技术的应用及抑酸剂、促动力剂的广泛使用,对GERD的认识及诊断方法有很大发展,疗效也显著改善。本文通过系统回顾近年来GERD的研究与实践,从而将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儿童 胃食管反流病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疏肝和方汤剂联合西沙必利治疗食管返流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食管反流病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n=30)与对照组(n=30)。治疗组采用疏肝和方汤剂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组取得96.6%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取得83.3%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肝和方汤剂联合西沙必利治疗食管返流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 标签: 疏肝和胃方汤剂 西沙必利 胃食管返流病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底折叠术治疗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2例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对照组应用底折叠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底折叠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83%比对照组的86.96%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在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食管孔疝修补联合底折叠术治疗食管反流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临床价值高,安全可信性强。

  • 标签: 胃底折叠术治疗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裂孔疝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盲刮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将2017.03.01日至2017.08.01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编码法分成两组,30例/组。分别采取盲刮手术(对照组)和宫腔镜电切手术(观察组)。将两组的出血量、症状改善情况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8.56±5.24)ml、术后三个月的血红蛋白水平(100.65±20.57g/L)、术后三个月的月经量(80.56±29.64mL)以及术后的复发率(3.33%)都比对照组更令人满意(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较盲刮更适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 标签: 宫腔镜电切 盲刮 子宫内膜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因异常子宫出血收治625例患者,其中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并经病理证实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不给予任何治疗;治疗组64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后半周期口服地屈孕酮3个疗程。随访6个月观察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月经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60例(93.6%)月经恢复正常,EP复发4例(6.4%);对照组48例(79.2%)月经恢复正常,EP复发10例(2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P联合地屈孕酮治疗EP可以有效改善月经及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地屈孕酮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鼻腔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3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筛窦开放刮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鼻腔镜下手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性为92.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就鼻腔黏连问题,观察组发生率仅为4.6%,低于对照组的15.4%,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更佳。结论采用鼻腔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鼻腔镜 鼻窦炎 鼻息肉 鼻腔黏连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内镜微创保胆术对患有胆囊息肉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6例患有胆囊息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开放胆囊息肉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内镜微创保胆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胆囊息肉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胆囊息肉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内镜微创保胆术对患有胆囊息肉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内镜微创保胆术 胆囊息肉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诊断性刮宫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56例行B超检查拟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分别行宫腔镜检查和单纯诊断性刮宫,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的子宫内膜息肉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宫腔镜检查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3.8%,单纯诊断性刮宫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75.6%,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诊断性刮宫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患者内镜下肠息肉切除围术期护理进行研究,在今后该手术护理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取随机选择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一年时间内所开展100名老年患者内镜下肠息肉切除作为研究对象,随后将他们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普通护理+围术期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仅采取普通护理,随后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采取普通护理+围术期护理干预实验组术后出血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患者实施术前护理评估以及术后护理指导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出血率以及并发症发生,因而在老年患者内镜下肠息肉切除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围术期护理干预。

  • 标签: 老年患者 内镜下肠息肉 切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电子胃镜进行声带息肉、小结摘除106例进行总结,以评价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行胃镜常规检查到达气管入口,再对声带周围及犁状隐窝进行喷洒浸润麻醉,然后从活检孔插入活检钳并调节方向,对声带息肉进行切除。术后常规应用消炎药、止血药物,门诊随访1周。结果106例病人中,98例发音恢复正常(92.45%),5例发音较术前改善(4.7%),3例发音无改善(2.8%)。无1例出现并发症及副损伤。结论用电子胃镜代替喉镜进行声带息肉切除是成功可行的,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胃镜声带息肉 小结 活检钳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经内镜肠息肉电切治疗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护理干预对内镜治疗术的影响及积极作用。方法将行内镜下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生理指标变化、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在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病人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息肉内切术 围术期护理 内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