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58岁,因“少尿2d”在外院行CT提示:右肾周可见122cm×48cm的中强回声,考虑为出血。检查当天尿量约700ml/24h,血肌酐945μmol/L、血红蛋白54g/L。2007年3月15日以“急性肾衰竭、右肾肿瘤伴出血”收入院。入院后给予抗炎、间断输血、血液透析、加强营养以及支持治疗,尿量增至1350ml/24h;复查血肌酐700μmol/L、血红蛋白91g/L。3月21日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告病危、吸氧并给予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强心、升压治疗,但自主呼吸、心跳直没有恢复,瞳孔散大固定,抢救无效死亡。

  • 标签: 结节性多动脉炎 动脉瘤破裂 右肾 多发性 血红蛋白 心跳骤停
  • 简介:、肿瘤EGFR靶标及靶向治疗的基本理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是种跨膜糖蛋白,包括细胞外活化配体结合区、单跨膜亲脂区和细胞内酪氨酸激酶(tyrosinekinase,TK)活性区,当配体如表皮生长因子、肿瘤生长因子毩(转化生长因子毩)等与之结合后,受体发生二聚化,使细胞内区结构发生改变,活化TK区,将三磷酸腺苷的毭磷酸基转移到酪氨酸残基上,发生自体磷酸化,进而活化下游信号蛋白底物及各种效应蛋白,发出有丝分裂信号,启动细胞分裂周期,最终导致DNA合成增加和细胞增殖。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生长因子 EGFR 靶向治疗 前列腺癌 小分子
  • 简介:目的探讨经输尿管硬通道硬镜钬激光碎石术期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梗阻性脓肾的安全性、有效性。方珐2014年3月至2017年8月,3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梗阻性脓肾施行期经输尿管硬通道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35例施行期置管引流再二期取石的分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期手术组与分期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3.5±29.0)min和(56.9±28.6)min(P=0.623),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7.1±2.7)d和(15.7±7.1)d(P〈0.001),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8.6%和85.7%(P=0.72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9%和48.6%(P=0.631),其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发生率分别为2.9%和11.4%(P=0.353)。结论期经输尿管硬通道硬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经筛选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梗阻性脓肾安全、有效,可缩短住院时间、缩减手术次数。

  • 标签: 结石 脓肾 输尿管镜鞘 输尿管镜
  • 简介: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定于2012年10月10日~14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每年次的学术年会是中国肾脏病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会议,为从事肾脏病临床的医护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了解肾脏病学研究动态和最新进展、培养临床思维和科研能力、提高学术交流水平和继续医学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是广大医护人员学习现代肾脏病诊治知识、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极好机会。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除设立多个肾脏病领域的学术交流专场外,还将第次设立儿童肾脏病、危重肾脏病、肾脏病营养治疗和肾脏病护理的专题,希望通过多学科的交流,多角度的视野和思维来推动我国肾脏病学的发展,提高肾脏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肾脏病学 学术年会 学分 会议 临床思维
  • 简介:自1991年Schuessler行第1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radicalprostatectomy,LRP)以来[1],随着前列腺及盆底解剖结构进步清晰及手术技巧的改进,该手术方式已经成为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LRP手术学习曲线较长,即便是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也是如此。LRP手术的难点主要在于前列腺背侧血管复合体的处理、膀胱颈和尿道的分离与识别等。

  • 标签: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prostatectomy 缝合技术 局限性前列腺癌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MEDLINE(2012~2015)、EMBASE(2012~2015)和协作网系统评价资料库CDSR,由2人分别对文献进行检索及筛选、对纳入文献行数据提取,利用Revman5.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篇相关文献,其中中文7篇,英文2篇。结果显示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在手术时间(MD=19.96,95%CI:16.23~23.70,P〈0.0001)、术中出血量(MD=10.23,95%CI:8.49~11.97,P〈0.0001)、术后疼痛评分(MD=2.01,95%CI:0.75~3.27,P=0.002)、愈合时间(MD=3.74,95%CI:2.06~5.42,P〈0.0001)以及外观满意率(RR=0.70,95%CI:0.50~0.98,P=0.04)均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总并发症发生率(RR=1.84,95%CI:0.95~3.56,P=0.07)和伤口术后发生血肿率(RR=1.67,95%CI:0.87~3.22,P=0.12)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能明显降低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风险(RR=3.44,95%CI:1.24~9.57,P=0.02)。结论与传统的包皮环切术相比,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在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提高术后外观满意率及降低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传统包皮环切术 META分析 包皮过长 包茎
  • 简介:目的探讨高蛋白饮食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肾切除法制作慢性肾衰竭的大鼠模型,再分别给予大鼠不同含量的蛋白饮食喂养2个月,观察不同大鼠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尿蛋白水平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半定量检测肾组织内皮型氧化氮酶(eNOS)、神经型氧化氮酶(nNOS)、诱生型氧化氮酶(iNOS)的表达。结果给予肾衰竭模型大鼠高蛋白饮食,可导致大鼠大量蛋白尿的产生,同时降低肾组织eNOS、nNOS的表达,增强肾组织iNOS的表达。结论高蛋白饮食可导致肾衰竭模型大鼠大量蛋白尿,降低eNOS、nNOS对大鼠肾的保护作用,增加iINOS对大鼠肾的损害作用,加速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 标签: 高蛋白饮食 鼠肾组织 5/6肾切除 一氧化氮合酶(NOs) 慢性肾衰竭 一氧化氮酶
  • 简介: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是国家重点学科。近年来形成了鲜明的学科内亚专业,成立了肿瘤、结石、前列腺疾病、小儿泌尿、女性与神经泌尿、男科疾病等不同学组。2010年起本学科与台湾阳明大学泌尿外科(台北荣民总医院泌尿外科)建立开展长期合作,每年邀请4~5批台湾著名泌尿外科专家来学科交流、讲学、指导临床工作。

  • 标签: 西安交通大学 泌尿外科 附属医院 医学院 进修医师 台湾阳明大学
  • 简介: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是国家重点学科。近年来形成了鲜明的学科内亚专业,成立了肿瘤、结石、前列腺疾病、小儿泌尿、女性与神经泌尿、男科疾病等不同学组。2010年起本学科与台湾阳明大学泌尿外科(台北荣民总医院泌尿外科)建立开展长期合作,

  • 标签: 附属医院 进修医师 泌尿外科 荣民总医院 小儿泌尿 亚专业
  • 简介:目的提高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原发性肾细胞癌的认识,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原发性肾细胞癌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例患者初诊时误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伴左肾侵犯,给予CHOP方案化疗3个周期后左肾肿块较前无明显变化,行左肾肿块穿刺活检,结果为肾透明细胞癌,遂在全麻下行左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左肾透明细胞癌,随访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原发性肾细胞癌临床少见,但并非偶然,需要进步的研究来阐明两者相关的危险因素,同时在临床工作中亦需提高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原发性肾细胞癌的认识。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肾细胞癌 第二肿瘤 诊断
  • 简介:膀胱癌女性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而已经确定的膀胱癌风险因素不能充分来解释这种差异,目前些研究已表明激素和生殖可能在膀胱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某种角色。为了研究生育与膀胱癌是否存在某种关系,作者对瑞典的2009811位女性进行了项前瞻性研究,

  • 标签: 风险因素 膀胱癌 生育 人群 发病率 女性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究长期睾酮治疗对性腺功能低下男性的泌尿及性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应。我们对656例总睾酮水平≤12.1nmol/L且具有性腺功能低下症状的男性[年龄(60.7±7.2)岁]进行了观察性、前瞻性及累计性研究。在接受睾酮治疗组中,男性(n=360)接受胃肠外途径十一酸睾酮1000mg/12周,多达10年。选择不接受睾酮治疗的男性(n=296)作为对照组。

  • 标签: 性腺功能低下 睾酮水平 生活质量 治疗组 男性 泌尿
  • 简介:目的探讨内皮型氧化氮合成酶(eNOS)基因Glu298Asp多态性与糖尿病肾脏病(DIc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后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技术,对在我院就诊的326例中国汉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215名健康体检者进行Glu298Asp基因型分析。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将T2DM患者分为3组:UAER正常组(DM组)10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81例,临床肾病组(DKD组)143例。选择同时期本院健康体检者215名为对照组。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定DK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DKD组与对照组Glu298Asp基因型频率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GG72.72%、GT26.57%、TT0.70%比GG83.41%、GT16.10%、TT0.49%,P=0.019),而DM组和MAU组则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平均动脉压、GT基因型是D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NOSGlu298Asp基因与中国汉族T2DM患者DKD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糖尿病肾脏病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研究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在2型糖尿病性肾病(DN)患者中的变化及苯那普利对其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DM)患者119例(男56例,女63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抽取静脉血测NO和ET-1水平。结果:2型DM患者血浆NO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血浆ET-1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2型DN组血浆NO明显低于2型DM组(P<0.01),血ET-1和AngⅡ明显高于2型DM组(P<0.01)。2型DN组NO与-1,NGⅡ,尿蛋白排泄率(UAER)呈负相关,ET-1与AngⅡ,UAER呈正相关。苯那普利治疗后血浆NO明显升高(P<0.05),而ET-1和AngⅡ则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NO与ET-1失衡在DN原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苯那普利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性肾病 一氧化氮 内皮素 苯那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