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6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4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采用氧疗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与常规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预测值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所占比例、肺功能及气管插管率、死亡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在SaO2、PaO2、FVC%、FEV1%等指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方法治疗可提高肺功能,使血气分析指标有效改善,低氧血症得到缓解,降低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以创新和创业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创新实验教学理念,融合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四大化学的实验教学,发展实验手段现代化、教学方法多样化、实验内容综合化的医学和药学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十余年的运行实践表明,特色鲜明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已经成功地培养了医学和药学的创新和创业型人才。

  • 标签: 基础化学 实验教学 创新和创业型人才培养
  • 简介:目的评价氯芬酸乳胶剂治疗膝交叉韧带术后患肢肿痛的疗效。方法2007年2月到2010年7月治疗174例膝交叉韧带损伤术后患者,男性113例,女性61例,其中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患者143例,膝后交叉韧带损伤术后患者20例,膝前后交叉韧带合并损伤患者11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7例患者。治疗组应用氯芬酸乳胶剂涂擦并配合患肢抬高;对照组常规患肢抬高及股四头肌伸缩练习治疗。以7d为1个疗程,依据疼痛数字评估法与小腿周径测量组成的疗效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72例,显效8例,有效6例,治愈率为82.7%有效率为98.8%。对照组:治愈45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9例,一个疗程的治愈率为51.7%,有效率为78.1%。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芬酸乳胶剂用于膝交叉韧带术后患肢肿痛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作用,见效快,效果好。

  • 标签: 交叉韧带重建 双氯芬酸乳胶 肿胀 疼痛
  • 简介:患儿,男,5个月,因反复咳嗽、发热、抽搐7天人院。20天前因肺炎住院治疗1周。体检:体温38.8℃,脉搏160次/min,呼吸50次/min。浅昏迷,头围44cm,前囟隆起,张力高。侧眼球向右上凝视,侧瞳孔直径约为2.0mm,对光反射迟钝,侧视乳头水肿。颈拆抗(+)。右肺可闻及细湿罗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1.2×10^9/LNO.72LO.28。胸

  • 标签: 留置针 前囟侧角穿刺 治疗 双侧硬膜下积液 小儿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甘氨唑钠联合放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甘氨唑钠联合放射治疗对比单纯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14.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总计668例受试对象,其中335例患者接受甘氨唑钠联合放射疗法治疗,333例患者接受单纯放射治疗。试验组治疗结束时非小细胞肺癌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67,95%CI(1.81,3.94),P<0.05];同时总缓解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26,95%CI(2.18,4.87),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氨唑钠联合放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优于单纯放射治疗。但由于纳入样本总量较少,还需高质量、高样本量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明甘氨唑钠联合放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甘氨双唑钠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系统评价
  • 简介:目前,国内部分院校的实验课程设计与药物研发的实际应用缺乏有机融合,药学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药物研发的实际需求尚有一定距离。探索药物研发链与专业课程链相融合、将专业课程设计与药物研发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应用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及所面临的问题,为科研与教学交融平台的创设与实践提供可参考手段与方法。

  • 标签: 药物化学实验 “双链”融合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收治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病例数 20 例,随机划分 2 组,参照组选择切口术治疗,研究组选择单切口术治疗,均 10 例。对比治疗效果与康复指标等。 结果: 参照组有效率 90% ,研究组有效率 40% ,参照组患者康复指标均差于研究组,差异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治疗时,采取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可以降低创伤,加快术后康复,属于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小腿前外侧单切口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运用腔心脏起搏器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治疗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选入患者为 60例,在本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所接诊,按照计算机随机抽选的方式取组中 30例,以常规方式展开治疗,即对照组,余下 30例则运用腔心脏起搏器,即观察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心功能、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 P<0.05。结论 针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将腔心脏起搏器进行运用,能够针对患者心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帮助患者进行恢复。

  • 标签: 双腔心脏起搏器 缓慢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创水平正压通气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入院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88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病例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无创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并观察患者的哮喘症状评分(采用Hogg评分法)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氧合指数、SaO2、PaO2以及Paco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各自的治疗后,研究组氧合指数、SaO2、PaO2均较对照组高,且Paco2水平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哮喘症状评分结果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创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哮喘的症状,并且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参考。

  • 标签: 重症支气管哮喘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盐酸二甲胍缓释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盐酸二甲胍缓释胶囊和普通片10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计算各药代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20名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盐酸二甲胍缓释片和普通片1000mg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1.27±0.32)mg·L^-1和(1.82±0.32)mg·L^-1;tmax分别为(5.0±1.62)h和(2.95±0.72)h;AUC(0-t)(13.53±3.87)mg·h·L^-1和(12.36±2.24)mg·h·L^-1;AUC(0-x)(14.44±4.09)mg·h·L^-1和(12.66±2.34)mg·h·L^-1,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9.62±26.81)%。多次口服盐酸二甲胍缓释和普通片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min(0.09±0.05)mg·L^-1和(0.34±0.09)mg·L^-1;AUCss(12.28±2.73)mg·h·L^-1和(8.59±2.01)mg·h·L^-1;DF(239.68±30.98)%和(118.68±22.34)%,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72.82±11.37)%。结论AUC经方差分析和单侧t检验,2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Cmax经检验不具等效性,tmax经非参数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受试缓释片较参比普通片的Cmax小、tmax有所延长,表明受试制剂具有缓释特性。

  • 标签: 盐酸二甲双胍 缓释胶囊 生物等效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生物等效性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 66 例 2018 年 01 月 -2019 年 12 月本院纳入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 展开本次研究 ,并按照抛硬币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行单抗治疗和抗治疗,各 33 例,比较治疗成效 。结果 和观察组相比,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并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抗治疗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其能够获得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

  • 标签: 双抗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作用机制
  • 简介:目的通过指标优化全蝎白术混合发酵品水提工艺并探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超声提取法,以总多糖及总蛋白得率为指标,分别考察超声时间、pH及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综合考虑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混合发酵品水提工艺。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采用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试验。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60min、pH=11及料液比1∶60。在此条件下,全蝎白术混合发酵品中总多糖得率为41.316%,总蛋白得率为16.618%,综合评分达到最高。体外抗肿瘤结果显示发酵后效果更显著。结论通过指标优化全蝎白术混合发酵品水提工艺条件,可以同时兼顾蛋白及多糖两种抗肿瘤有效成分,获得具有优良抗肿瘤活性的水提液,可为后续抗肿瘤试验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 标签: 全蝎白术混合发酵 双指标 总蛋白质 总多糖 正交试验
  • 简介:目的评价经尿道等离子体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膀胱肿瘤、尿道狭窄的方法与疗效。方法用经尿道等离子体极电切行前列腺切除(PKRP)56例,行浅表性膀胱肿瘤切除(PKRBT)24例,尿道狭窄电切3例。结果83例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输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膀胱肿瘤及尿道狭窄安全有效。

  • 标签: 等离子体双极电切 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肿瘤 尿道狭窄
  • 简介:目的考察环醇对雷公藤多苷致小鼠药物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ICR小鼠灌胃给予环醇(50、100、200mg·kg-1×3),于末次给药后2h单次灌胃给予雷公藤多苷300mg·kg-1,观察动物状态,禁食18h后处理动物,制备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及LDH水平,H.E.染色考察肝脏病理状态,Westernblot法分析蛋白表达。结果雷公藤多苷300mg·kg-1能引起小鼠显著毒性和肝脏损伤,动物死亡率达41.67%,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ALT、AST及LDH含量均显著升高,肝组织出现以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改变。50、100、200mg·kg-1环醇对雷公藤多苷引起的小鼠肝毒性有显著保护作用,能降低小鼠死亡率,降低雷公藤多苷引起的小鼠血清ALT、AST及LDH的升高,改善肝组织病理状态。初步机制研究显示,环醇可降低凋亡相关蛋白FasL的表达,上调PI3K和connexin-43的表达。结论环醇对雷公藤多苷所致药物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肝细胞凋亡,改善肝组织细胞间缝隙连接有关。

  • 标签: 雷公藤多苷 双环醇 药物性肝损伤 胞间缝隙连接通讯
  • 简介:2型糖尿病常并发高血脂症,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藻酸酯钠、谷维素在临床应用中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藻酸酯钠以降低三酰甘油的效果为佳,谷维素以降低胆固醇作用为优,两者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笔者联用两药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藻酸双酯钠 谷维素 2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
  • 简介:目的探讨瓣置换术后并发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的抗凝治疗策略,为临床药师参与抗凝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回顾性分析1例瓣置换术后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结合药代动力学知识和相关文献资料,确定华法林初始剂量和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优化抗凝方案。结果患者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正常;华法林抗凝治疗以5mg为初始剂量,目标INR为1.8~2.5。经过五次剂量调整后以3.125mg的维持剂量带药出院,出院时INR为1.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可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瓣膜置换 血小板减少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值
  • 简介: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胰岛α细胞和β细胞存在结构和数量异常、功能障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通过改善胰岛α和β细胞的敏感性,,在葡萄糖稳态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本文论述DPP-4抑制剂针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通过对α、β细胞的调节作用发挥更全面的降糖作用。

  • 标签: DPP-4抑制剂 胰岛Α细胞 胰岛Β细胞 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