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之已经全面地改造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深入渗透社会各个层面中去。在艺术创造方面,敏感的艺术家们已经开始使用这种全新的媒体来进行创作,它借助着对各门艺术元素的兼容并举,借助着数字科技的全面支持,形成了新生代的艺术风格样式。本文我们将来比较一般审美与数字媒体艺术审关之间的区别,进而从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角度来阐述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

  • 标签: 网络技术 数字媒体艺术 美学特征 艺术风格 交流
  • 简介:摘要通过不同的导入艺术方式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学生带入到新课的意境之中,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的效果。

  • 标签: 导入艺术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英语 教学效果
  • 简介:艺术鉴赏论以'美均'为认识论前提,以'心有所载'为核心,全面分析了艺术接受过程中创作主体、艺术作品以及接受主体之间的关系;既充分考虑到接受主体的复杂性,又坚持美的可认识性;主张'中心有主',呼吁艺术鉴赏中的真知灼见,并表达了对'世有知音者'的美好期待.

  • 标签: 《淮南子》 古代文学 艺术鉴赏 “美均” “心有所载” “世有知音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声乐演唱在舞台上不仅要歌唱,又要进行“神形兼备”的舞台表演艺术。优秀的演唱是演和唱自然的融合,因此歌唱技术和歌唱表演是相辅相成的,共存一体的。歌曲演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活跃于舞台上,而舞台不仅具有听觉艺术的审美要求,还需要视觉艺术的审美要求。声乐表演的最终形式,是演唱者以美好的歌声与“神形兼备”的舞台表演艺术相结合,能使歌声更加传神,使表演更加形象化。

  • 标签: 歌唱 神形兼备 情感 表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后印象主义是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也称“印象派之后”或“后期印象派”,代表人物有塞尚(PaulCezanne,1839-1906)、高更(PaulGauguin,1848-1903)及梵高(VincentVanGogh,1853-1890)等。

  • 标签: 后印象主义 代表人物及作品分析 风格 影响
  • 简介:摘要绘画中情感的表达,是衡量一个艺术艺术造诣高低的标准。评判一幅作品的好坏,我们首先看见或者首先感受到的是整个画面的意图或张力,而不是关注那些形成这意图或张力的手段,而应更注重感觉的表达和情感的表现,把握客观物象更生动的一面。本文从珂勒惠支的“苦难意识”到弗洛伊德的“孤独情结”无不诠释着“悲情”。作品的精神气质有着明显的夸张,让观者产生了强烈共鸣,这也正是他们个人情感的转换感动了观众。

  • 标签: 素描 情感 转换 生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水彩画是绘画艺术中重要的一种,本文以水彩画的线条、水彩画的色彩、水彩画的构图为水彩画的三大艺术语言,分别进行论述。对于把握水彩画的创作与欣赏的要点,可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水彩画 语言 线条 色彩 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