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的安全阀和减震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可以使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建立“多元-统一模式”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可行选择。

  • 标签: 社会保障 反思 重构
  • 简介:要建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离不开价值层面的思考。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以社会公正、平等、效率、人道等人类社会治理的基本价值准则为价值追求的,这也是我国当代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 标签: 中国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公正 平等原则 人道主义
  • 简介:新时代的社会矛盾相比之前有了很大变化,这给当今社会矛盾的化解带来了新的压力与挑战。如何使各类社会矛盾在中国现行的制度框架下获得解决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关键议题。这需要对新时代的社会矛盾作重新界定。新时代背景下日渐推进的世俗化进程、法治理念的不断上扬、社会合作意识的增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以及民生事业的发展为社会矛盾的制度内化解创造了条件。更新矛盾化解理念、加强现代制度建设、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创新矛盾吸纳机制、扩大公众有序参与渠道以及适度普惠型民生保障体系建设是新时代社会矛盾的制度内化解的可能路径。

  • 标签: 新时代 社会矛盾 制度内化解
  • 简介: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提供物质帮助使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得以实现,在市场化进程中,传统的家庭自保和土地的保障功能正在弱化,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急需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是政府参与下的一个经济学过程,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可找到其经济学依据。面临新的选择,农村的社会保障必须在运作机制、融资渠道、保障主体以及制度与政策等方面出新招。

  • 标签: 农村社会养老 经济学分析 发达国家 制度选择
  • 简介:本文分析了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政策安排的认识误区,概括出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四个不协调",并对如何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思想,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做出了"四个适应"的探索性论述.

  • 标签: 统筹城乡发展 农村社会保障
  • 简介:<正>一、正确认识和理解“大背景、大环境”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20年。改革目标的深化与具体化进程是渐进曲折的,这已为历经此番过程的人们所熟知。国有企业改革目前遇到的两个突出的难题,一是劳动力不流动,二是企业的负担太重。究其原因,最终都可以归结到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

  • 标签: 中国 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 新闻 深度报道
  • 简介:我国的政党制度社会稳定的有力保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要求,满足了他们的参与意识,为民众政治参与的扩大提供了现实途径,并且有利于形成多元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从而保证了社会制度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 标签: 中国 政党制度 政治稳定
  • 简介:<正>一比较社会主义制度学在我国是一个新兴学科,在西方出现的也不算早,60年代是它的萌芽时期,70年代才算有了点规模。1975年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两位资产阶级学者卡姆罗·穆萨——莱格和卡尔·贝克主编、并由该校国际研究中心出版的《比较社会主义制度》,是西方比较社会主义制度学中颇有影响的主要著作之一。

  • 标签: 社会主义制度 可变项 英文版 贝克 述评 性模式
  • 简介:哈特的社会规则理论直接应对的是如何解释法律约束或法律义务的来源问题。他虽然在聚合行为和批判反思态度的基础上界定法律的约束力,但《法律的概念》实际上并没有阐明其中的内在机理。哈特的理论与约翰·塞尔有关制度事实理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在塞尔的理论中,制度事实因集体意向性、功能归属和构成性规则而产生,无论其原始材料为何。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制度事实及其逻辑结构本身就已经证明相关权力的存在。借助这一思路,法律也可以被视为制度事实,这种制度事实的原始材料是各种言行行为,而哈特的承认规则相当于构成性规则。如此一来,套用塞尔的理论,社会规则理论对法律的约束力解释力便可获得深化和加强。

  • 标签: 社会规则理论 制度事实 法律约束力
  • 简介:土地私有化和变相私有化论在当前中国社会有着很大影响,这可能将农地法律制度引人歧途。作为其基础的农地权利致富论,在耕地问题上忽视了规模经营的结构,在农村非农用地问题上忽视了土地级差收益的性质。中国的农地法律制度应当充分考虑农地的社会功能。从农民生活结构等微观层面来看,农地生产收入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缺之则农民的基本生活和劳动力再生产都难以有效维持;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化发展等宏观层面来看,农地给农民提供了稳定就业及生活意义,有效维持了城乡社会稳定。正因此,当前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应当得以维持,并可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

  • 标签: 农地法律制度 社会功能 农地权利致富论 土地私有化
  • 简介: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德国1967年制定的《稳定法》就是给国家提供调节社会市场经济的手段的法律,正如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其实也是其他市场经济国家法律制度所表明的那样

  • 标签: 制度初探 市场经济法律 德国社会
  • 简介:青少年社会工作是对不断出现的各种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回应,也是以专业化手段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治理方式。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在学科、实务和制度建设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由于共青团组织是推动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的核心力量,使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国外相比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和本土特色。

  • 标签: 青少年社会工作 学科 实务 制度 共青团
  • 简介:分配不公造成的收入差距扩大,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重建社会公平,加快分配制度改革。

  • 标签: 社会公平 分配制度 改革
  • 简介: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产物和伟大创举,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事关数亿人口切身利益,事关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转变,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根据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教学要求,我们组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课题组,先后赴农民工输入大省浙江和输出大省湖南进行了实地调研,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结合以往的研究积累,形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课题研究报告。

  • 标签: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农民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发展进程 城乡二元结构
  • 简介:社会保障是政府和社会为了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劳动者和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或就业机会,或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面临生活困难时,通过国民收人分配和再分配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以确保其基本的生活需要。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

  • 标签: 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 市场经济 国家财政 宏观调控 管理者素质
  • 简介:<正>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以血亲、乡亲、族亲、友亲为纽带的农民工流动在大量增加。据统计,我国城市农民工(下文简称“民工”)的数量1978年为3000万(占农村劳动力的10%),1985年为7000万(占20%),1993年为15000万(占35%),2001年为17000万(占35%)。其中约有6000万人跨省区流动,即时下所称的“民工潮”或“盲流”。这支产业后备大军横扫全国各省区,主攻的重点是大中城市

  • 标签: 社会保障制度 城市农民工 农民工流动 养老保险 “民工潮” 社会保障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