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提升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上报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我院监测体系建设、报告质量、报告时限、报告类型存在不足,结论应充分重视ADR监测,提高相关医务人员的监测水平和素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存在问题 现状
  • 简介:目的研究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后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探讨新形势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督监测的有效方法。方法每年召开1次放射监测网络骨干参加的个人剂量监督监测会议,学习放射防护工作法规及防护知识、通报上年度个人剂量元件上报情况及个人受照剂量,布置新年度监测任务。及时调查处理异常受照事件。结果全市乡中心卫生院以上医疗单位定期参加个人剂量监测,剂量监测元件上报率处于较高水平,放射监测异常事件减少,放射人员个人剂量逐年下降。结论规范的行政管理能促进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督监测工作的开展。

  • 标签: 个人剂量 监督监测 评价
  • 简介:摘要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时代各项高科技科学技术的诞生也为无线电监测工作的进行带来了一切新的要求。无线电监测是无线电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够对无线电的各项参数进行测试,并对无线电的传播过程进行监督和保护,从而确保无线电通信的安全性能。本文介绍了一些关于无线电监测技术的内容,随后分析了我国无线电监测工作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最后分析未来我国无线电监测工作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无线电监测 现状 发展
  • 简介:摘要掌握我市慢性病危险因素、主要慢性病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4年、2007年和2010年开展了三次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作为全国监测点的龙井市,2013年开展第四次调查工作,通过调查为科学制定和评价慢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了可靠科学依据。

  • 标签: 慢性病 危险因素监测 情况 龙井市
  • 简介:2013年,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又一次的改革,7月30日,根据国家“三定”方案和省政府办公会决定,我省将原卫生部门承担的综合协调和监督执法等职能移交给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9月9日,成立两年余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处随着卫生计生机构改革的启动更名为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处。

  • 标签: 食品安全标准 监测工作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风险 卫生部门 机构改革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简单的介绍了实施我国学校卫生监测工作的必要性,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学校卫生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我国学校卫生监测工作发展规划及内容,以提高我国学校卫生监测工作水平,保障学校的卫生质量,强化学校卫生工作,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学校里健康成长,促进我国学校卫生监测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学校 卫生监测 工作状况 发展规划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医疗机构中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北京市106家二、三级医疗机构近3年来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相关的各项内容,比较各类型医疗机构门诊每万人报告数量、病房每百张床位报告数量、出院病人每万人报告数量间的差异,分析影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的主要因素。结果与结论各政府部门间应加强合作,通过加入绩效考核等方式提高医疗机构对监测工作的重视。医疗机构监测工作部门负责人应加强与主管领导的沟通,并尽可能维护监测管理员队伍的稳定性,加强保障因素的建设力度。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调研
  • 简介:摘要:药品的出现是为了治疗和预防疾病,但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很少的患者会出现各种药物不良反应,甚至有时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成为保障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药品生产企业在整个药物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应积极参与ADR监测,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为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支持。

  • 标签: 药品生产企业 不良反应 监测
  • 简介:摘要:大多数的公共卫生事件都属于传染病事件,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心理均造成明显的影响,由此可见,传染病的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篇文章,作者通过激励疫情监测主体、完善疫情监测机制、构建疫情监测文化、灵活应用疫情监测工具,从而对传染病进行有效预防控制。

  • 标签: 疫情监测 传染病 预防控制
  • 简介:浅谈医疗机构如何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摘要:近年来,政府和公众一直关注药品不良反应(ADR)影响。为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根据以往对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收集、核实、分析、评价的过程中,发现医疗机构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医疗机构如何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并提出一些的建议,为医疗机构今后更好的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夯实基础,为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提供依据,为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保驾护航。

  • 标签: 关键词: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检验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6月我院医疗器械管理采取常规管理措施的具体情况,于2021年7月-12月对我院医疗器械管理加强管理工作,分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检验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并给予相关整改措施,在实施加强管理工作前后分别选取30例医护人员,对比医疗器械加强管理工作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加强管理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医护人员的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实施前(76.67%),差异显著。结论:分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检验工作存在问题并根据相关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目前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 监测检验工作 问题
  • 简介:摘要:合格的药品以及准确的用法和用量,却出现了损害人体健康的反应,这就是药品的不良反应,包含有毒反应、过敏反应等。这种反应不仅会威胁到患者的用药安全、身心健康等,还会让患者出现死亡,影响医院的形象。因此,药剂科当中的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减少不良反应出现率,保障用药的安全性。在这样的情形下,文章重点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

  • 标签: 药品 不良反应 监测工作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我国当前药品种类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市场中的药品种类繁多、规模庞大,必须要保证药品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作为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点机构,必须要展现出较强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能力,巩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成果,进一步提高监测报告质量、降低报告漏报率,高质量完成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上报工作任务,形成信息网,为药品的安全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了当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几点应对上述监测工作问题的应对策略。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工作 监测质量 问题应对
  • 简介:摘要: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饮食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食物能够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和身体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监管能力。而且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推广,这就促使食品质量检测工作有了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保障国家食品安全的重要工作。本文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出发,对风险监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我国后续有关风险监测的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食品安全 风险监测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医疗体系改革与完善,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当下人们重视医疗卫生质量,对于医疗器械质量要求也更高,生产企业要做好不良事件监测,控制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本文主要研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共分为两点展开叙述,第一点是分析现阶段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不良事件监测问题,第二点则是根据不良时间监测工作问题提出建议。期望本文能为医疗器械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可参考性建议,促进医疗器械安全生产。

  • 标签: 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监测 器械生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德令哈市地区淡水动物性水产品养殖过程中水产品、水体、水底沉积物样品中弧菌污染信息和环境信息。方法每个季度采集水产品、水体、水底沉积物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溶藻弧菌常见弧菌的检测。结果2015年四个季度,每季度采集水产品5份,水体4份,水底沉积4份,全年送检水产品20份,水体16份,水底沉积物16份,合计56份。共检出副溶血型弧菌2株,创伤弧菌1珠,溶藻弧菌1株,总检出率7.14%,副溶血型弧菌的检出率3.57%,创伤弧菌的检出率为1.79%,溶藻弧菌的检出率为1.79%,霍乱弧菌未检出。结论及时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和报告,评价现有卫生程序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制定适当的干预措施指导安全养殖。

  • 标签: 淡水动物性水产品 弧菌 测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龙海市中小学校教学环境的卫生状况,为改善本地区中小学教学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龙海市创卫区域范围中小学校12所共66间教室进行教学环境卫生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黑板高度、灯桌距、微小气候(二氧化碳浓度、冬季室温)合格率均为100%;教室人均面积、采光系数、桌面照度、噪声、教室课桌、课椅合格率分别为51.52%、54.55%、45.45%、0%、0%、0%;2.学生课桌、课椅符合率分别为11.93%、15.09%,中学>小学(2=206.28,P值<0.05;2=176.42,P值<0.05);教室人均面积合格率中学>小学(2=20.32,P值<0.05)结论龙海市创卫区域范围内中小学校教学环境突出问题为课桌椅和教室内噪声合格率均低,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积极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

  • 标签: 教学环境 学校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院重点部门环境卫生学的实际情况,为更有效实施医院感染监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医院所有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湿化液、无菌医疗物品以及内镜等进行采样,并将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3年全年共采样676份,合格646份,总合格率为95.56%;其中透析用水合格率为100%,空气合格率为98.15%,使用中消毒液的合格率为97.14%,医务人员手的合格率为95.21%,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4.69%,内镜的合格率为95.12%,无菌医疗用品(牙钻)的合格率为95.24%。讨论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尤其是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管理,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解决,针对口腔科门诊牙钻在本科室进行清洗消毒灭菌问题,要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将口腔科的需要灭菌的医疗用品送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灭菌,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我院2013-2015年上半年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了解医院环境清洁消毒效果的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院感科制定的《环境卫生学监测计划》,微生物室按照计划对我院的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无菌物品、内镜等进行采样,院感科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2015年上半年我院共采集标本12740份,总合格率为99.02%;其中物表合格率为96.65%,空气合格率为100%,使用中的消毒剂合格率为99.48%,医务人员手的合格率为98.64%,无菌物品合格率为100%,内镜合格率为100%,治疗用水合格率为100%。结论我院的环境卫生消毒工作符合院感要求,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环境卫生学监测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宣威市龙场镇初级中学教室环境卫生监测结果。方法监测宣威市龙场镇初级中学的39间教室,统计、分析监测的结果。结果39间教室人均面积的合格率为53.84%;黑板下缘和讲台地面垂直距离合格率为74.36%,黑板的反射系数合格率为69.23%;课桌、课椅的配套率为25.40%;课桌的面照度合格率为76.92%,灯桌的间距合格率100%;单侧采光的合格率为100%,窗地面积比≥15的教室共34间,占87.18%;噪声≤50dB共33间,占84.62%;两排教室之间的相对长边距≥25m的合格率94.87%;二氧化碳浓度≤15%的合格率43.59%。结论宣威市龙场镇初级中学教室采光、噪声、微小气候均较好,但仍存在课桌椅和学生身高不配套、黑板安装高度、照明要求不合格等情况;应加强对学校教学设施的监督与整改工作

  • 标签: 宣威市 龙场镇 初级中学 教室环境 卫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