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意义。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的是2012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骨科治疗的68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选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平均分配至A组和B组。A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则进行临床路径护理,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分别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的效果。结果B组患者经临床路径护理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高于A组患者,水肿、疼痛、化脓等异常现象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比较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护理方法增强了骨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提高了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的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临床路径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疗效以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东二环院区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结束后,观察组PSQI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复,改善其睡眠质量,对患者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 睡眠
  • 简介:目的评价并研究老年股骨骨折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以后为患者配合早期康复护理所取得的效果,以便为临床护理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2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25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本研究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结束以后髋关节的优良率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优良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优,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护理结束以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VAS疼痛评分,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在选择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以后,为患者配合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髋关节恢复的优良率,同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静脉留置针负压穿刺置管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5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取外静脉留置针负压穿刺置管,对照组患者实施四肢浅表静脉穿刺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的穿刺效果与留置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穿刺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堵管、静脉炎、脱管、外渗以及药物刺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静脉留置针负压穿刺置管不仅能够显著地提高外静脉穿刺成功率,缩短置管与穿刺所用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颈外静脉留置针 负压穿刺置管 危重患者 抢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股骨胫骨骨折患者8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老年患者40例;实验组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参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参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对比,显著多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治疗老年股骨骨骨折,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加大应用力度。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疗效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将髋关节置换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所产生的的药效.方法: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老年股骨骨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共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共有25例患者.对照组的25例患者进行人工骨头置换治疗,实验组的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手术之后2年,25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患者中有2例,出现髋臼磨损、髋关节剧烈疼痛的现象,然后对其进行髋臼的翻修;有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半年,存在髋臼松动的现象,然后对其进行髋臼的翻修,剩余患者均不存在此现象,恢复正常生活.讨论:最终实验发现,无论是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还是全髋关节置换,对该病症均能获得可观的医疗效果.此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在医学上的研究与发展.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浓度罗哌卡因在丛阻滞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实行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时间先后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布比卡因丛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则实行低浓度罗哌卡因丛阻滞麻醉。对照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麻醉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麻醉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声音嘶哑消失时间、术后醒来时间与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丛阻滞麻醉中,保持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罗哌卡因 颈丛阻滞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彩超检查绕脐带螺距增加率与宫内缺氧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脐带绕胎儿117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胎儿分为缺氧组43例与非缺氧组74例,测量胎儿颈部与游离部脐带螺距,计算增加率,予以无应激试验,分析产后追踪羊水性状,观察胎心率变化状况。结果在脐带螺距增加率方面,缺氧组为(0.38±0.08)%,非缺氧组为(0.21±0.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羊水污染与胎心率异常率方面,缺氧组均为23例(53.49%),非缺氧组均为14例(18.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非缺氧组比较,缺氧组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各指标较低,脐动脉血流各指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利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螺距增加率、血流等进行检测,分析胎儿宫内缺氧状况,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可行性参考依据。

  • 标签: 三维彩超 脐带绕颈 螺距增加率 宫内缺氧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股骨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研究。将所选的12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60例。其中,常规性护理组采用一般骨科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对研究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果,护理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合格率均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股骨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中的效果显著,提升了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此种护理方式。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 效果分析
  • 简介: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观察压力性尿失禁女性膀胱的动态位置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120例(病例组),同期选取无症状健康女性70例(对照组)。测量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后的膀胱距离参考线位置,参考线上为正数(+),参考线下为负数(-),计算膀胱移动度,比较两组女性在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后的膀胱相对位置。结果静息状态病例组膀胱位置为距离参考线(2.63±0.37)cm,对照组为距离参考线(2.51±0.45)cm,Valsalva动作后病例组膀胱位置为距离参考线(-1.83±1.07)cm,对照组为距离参考线(1.21±0.65)cm,病例组膀胱移动度为(3.11±1.34)cm,对照组为(1.81±0.75)cm。静息状态两组膀胱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动作后两组膀胱位置及膀胱移动度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盆底超声动态检查显示,压力性尿失禁女性Valsalva动作后的膀胱位置明显降低、膀胱移动度增大。

  • 标签: 超声 膀胱颈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黄膏外敷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对86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给予三黄膏外敷联合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及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克肟分散片及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两组均治疗5天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43例中治愈26例,好转17例,未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43例中治愈18例,好转24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三黄膏外敷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结炎疗效切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三黄膏 急性颈淋巴结炎 痰毒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用于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改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0.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而言,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可以显著地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患者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使用麻醉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来麻醉患有股骨骨折手术的患者其临床麻醉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106例患有股骨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分析探究的主要对象,并且把所有的患者随机的分配到两组。结果实验组麻醉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在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信息方面,实验麻醉组患者在实施麻醉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之后其生活品质以及心理状态明显得到了提高,且患者对麻醉结果也比较满意。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骨折手术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个人的生活品质,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股骨颈骨折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的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骨折老年患者疗效的观察。方法随机性的将2016年10月-2018年5月老年股骨骨折的128例患者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甲组)与内固定组(乙组),64例/组,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而分组,对比甲乙组的疗效。结果与乙组相比,甲组术中的出血量与输血量均较多、手术操作时间更长以及关节功能恢复所用时间更短;甲组总有效率为93.75%(60/64),乙组为79.69%(51/64),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中,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较为的理想,可缩短关节功能恢复所用时间,值得将其在临床股骨骨折患者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有效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骨折手术的治疗方式和效果,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的30例股骨干合并股骨骨折患者来分析,有22例患者使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或带锁髓内钉固定联合空心钉固定进行治疗,8例使用重建髓内钉固定进行治疗,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此次研究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比较理想,愈合时间为11周至25周不等,平均(15.7±4.1)周;有1例骨折不愈合,4例延迟愈合,4例下肢缩短病例。结论临床中对于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骨折的治疗比较困难,需要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方式,采取正确的操作顺序。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同侧股骨颈骨折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股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与优势。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对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78例股骨骨折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与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案的干预效果。结果对比分析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4.9%与84.6%,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焦虑、抑郁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