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眼科鳞状细胞的临床研究与预后。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理学进行临床研究。结论眼睑鳞癌在病程早期可侵犯眼轮匝肌,其后可侵犯眼眶内组织或转移至颌下淋巴结或腮腺淋巴结。但是,眼睑鳞癌出现转移的时间比其他部位鳞癌晚些,预后相对较好。早期眼睑鳞状细胞罕有转移,有较好的预后。如侵犯眶内组织,并有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转移,预后差。

  • 标签: 眼科鳞状细胞癌 治疗
  • 简介:摘要宫颈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健康,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其生存质量,一直都是妇科肿瘤医师颇为关注的问题。提高宫颈的生存率,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本文就近年来宫颈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主要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宫颈癌 生存率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的早期诊断。方法对某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24例原发性输卵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保存完整,均经病理活检确诊为原发性输卵管。患者年龄41~65岁。平均年龄56岁。结果收治的原发性输卵管患者同期发生率为0.95%,临床表现为为盆腔包块患者占91.67%,腹水患者为45.83%,腹痛患者占66.67%,阴道出血患者占79.17%,阴道排液患者占54.16%,盆腔包块伴有阴道排液或者腹痛等二联症患者占45.83%,同时具有盆腔包块、阴道排液和腹痛等三联症患者占16.67%。CA125检查3例正常,17例升高(≥35U/ml),其中数值明显升高者(≥3倍)12例(60%)。B超检查91.67%的患者有盆腔包块。误诊率为87.5%。结论临床上如遇有二联症或者三联症为主要症状,超声检查探及盆腔肿块,血清CA125增高,都应提高警惕,尽早手术并治疗。

  • 标签: 原发性输卵管癌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甲状腺微小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患者经过5年随访,2例患者需行二次手术,其余患者术后治疗临床效果较好。结论手术是治疗甲状腺微小的主要临床方法,预后较为满意。

  • 标签: 外科治疗 甲状腺微小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食管(SCEC)患者临床治疗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SCEC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小细胞食管治疗方法,结果2009年3月—2011年2月2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细胞食管患者42例,生存率全部病例随访至2011年5月。放化组失访2例。放化组1年生存率72%,单放组1年生存率39%,放化组明显好于单放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SCEC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食管病变长度,以及是否接受化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治疗时应采用以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

  • 标签: 小细胞食管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对于囊性肾细胞诊断价值,提高对囊性肾细胞的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分析我院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性肾细胞,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9岁,均为单侧,4例占据部分肾脏,1例累及全肾,并侵及输尿管;其中1例合并输尿上段结石;增强扫描表现为全肾或部分肾脏囊实性病变或囊壁不规则增厚,CT增强检查囊壁及实性成分均示不同程度强化,囊内液体成分无强化。结论囊性肾细胞在螺旋CT有较为特征性表现,CT增强扫描对囊性肾细胞的定性诊断及术前评估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食管的临床特征、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3例小细胞食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普通组和综合组,普通组36例行常规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或化疗,综合组57例在常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放化疗等进行综合治疗,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期。结果综合组近期临床疗效有效率为66.67%,显著高于普通组85.9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1);综合组中位生存期达到(18.3±2.4)个月,而普通组中位生存期仅(6.7±1.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1)。结论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措施对小细胞食管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显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细胞食管癌 综合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的X线征象及检查注意事项,提高早期食管的X线检出率。方法收集1995~2011年经手术或食道镜检病理证实的80例早期食管患者的病理资料并与X线钡餐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钡餐造影提示早期食管仅38例,5例报告食管炎性改变,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而其余37例钡餐造影均报告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钡餐造影诊断早期食管有很大的局限性,检出率较低,必须综合多种检查手段,方可提高早期食管的检出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对于子宫内膜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子宫内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较好,不仅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同时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总结102例食管患者围手术期全面的胃管护理,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营养供给,促进健康,认为对食管手术患者采取正确的胃管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措施。

  • 标签: 食管癌 围手术期 胃管 护理
  • 简介:肝门部胆管系指位于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恶性肿瘤,占肝外胆管的58%-75%,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易向肝内及十二指肠韧带浸润,病程发展快,手术切除率低。而根治性切除是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我院2000年3月-2009年3月收治45例手术确诊的肝门部胆管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根治性切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甲状腺乳头微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甲状腺乳头微患者的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图像及诊断报告,并与病理检验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0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图像及诊断报告中有52例与病检报告相符,诊断为甲状腺乳头微,准确度86.6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微诊断有一定得特异性,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如与穿刺活检联合可更进一步的提高诊断符合率。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乳头微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和宫颈的预防。方法对2009年6月-12月729例来我院进行宫颈筛查的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并随访2年。结果729例患者中,生殖道感染的患者436例,人乳突瘤病毒(HPV)感染40例,发生前病变59例,已发生原位的患者14例。根据检查结果,对发生前病变的和原位73例患者进行治疗,跟踪随访两年,患者中有1例发生了宫颈复发,复发率为1.36%。结论宫颈的早期筛查,对预防宫颈和减少宫颈死亡率有极大的价值,因此应该普及宫颈癌病变筛查。

  • 标签: 宫颈癌 筛查 预防
  • 简介:摘要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的临床诊断分析。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检查、CT扫描、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对我科收治的2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检查仅10例疑为甲状腺微小乳头,16例均于术中冰冻和术后病理确诊。伴颈淋巴结转移2例。26例中有18例术后无瘤生存时间≥5年,8例术后无瘤生存时间≥10年。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在女性发病较多,以单发结节为主,对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时应仔细触诊。首次手术应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有淋巴结转移者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可取得较好疗效。应综高频超声检查、CT扫描、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等方法以求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的检出率。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癌 临床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为探讨宫颈患者抑郁状况及护理干预的效果,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6O例宫颈患者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2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文化程度、年龄的癌症患者抑郁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而临床分期与患者的抑郁状有密切联系;SDS评分护理干预前为64.77士7.49,干预后为5O.34士8.89,下降显著。提示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明显改善。

  • 标签: 宫颈癌/ 心理学 抑郁/ 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年和老年食管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及其与术后一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2009年9月到2010年8月于我科行食管手术的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中年组(40-59岁)62例与老年组(≥60岁)85例,于出院时及术后三月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评分,并随访一年生存率。结果食管术后出院时出现POCD中年组17例(27.4%),老年组37例(43.5%),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术后三月出现POCD中年组4例(6.5%),老年组16(18.8%),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年死亡率POCD组9例(16.7%),非POCD组5例(5.4%),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中年食管术后患者,老年食管术后患者术后更易出现POCD;食管术后出现POCD提示术后一年生存率差。

  • 标签: 食管癌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心理学测试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科洛曲治疗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癌症晚期性疼痛病人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2),对照组予科洛曲,观察组给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口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镇痛等疗效显著(P<0.05),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科洛曲治疗性疼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科洛曲 癌性疼痛 疗效观察
  • 简介:胆囊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影响胆囊手术预后的因素包括:侵袭深度,组织学分级,淋巴及周围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淋巴转移是胆囊常见的转移方式,其分子机制目前仍不甚清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VEGF—D及其受体VEGFR-3能够促进淋巴管生成,在淋巴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p16基因通过突变和甲基化,可能使肿瘤细胞恶性程度增加,与肿瘤的侵袭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a,HIF-1a)可能通过诱导VEGF—C/-D的表达而调节肿瘤淋巴管生成,促进肿瘤淋巴结转移;细胞外基质(extracel-1ularmatrix,ECM)的降解是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管的必要条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s)家族中MMP-2与MMP-9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为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管提供必要条件,可能与胆囊淋巴转移有关。

  • 标签: 胆囊癌 淋巴转移 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