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脑科学研究发现,简单心算主要涉及算术事实提取,依赖于左半球语言中枢,而复杂心算激活了左侧顶-额叶网络和双侧颞下回,与视觉空间表征和视觉表象加工有关;精算主要激活左额叶下部区域,而估算激活了两半球更大区域。在计算过程中所激活脑区受年龄发展与个体差异以及训练影响。研究对有效地促进儿童计算能力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 标签: 计算 脑科学 数学教育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权力和观点采择之间关系,以及不同类型权力动机在其关系中可能起到调节作用。实验通过图片故事练习测量被试权力动机,使用语义启动法和书写经历法唤起被试高低权力感.最后要求被试完成认知观点采择任务和情感观点采择任务以考察其观点采择表现。结果发现:(1)在认知观点采择任务中,权力和权力动机主效应显著,低权力者比高权力者认知观点采择更好:(2)在情感观点采择任务中.权力和权力动机主效应不显著,说明权力不可预测情感观点采择;(3)两类任务中不同类型权力动机在权力与观点采择关系中均显示出显著调节作用,相比于个人化权力动机为主个体,社会化权力动机为主个体观点采择表现更好。

  • 标签: 权力 观点采择 社会化权力动机 个人化权力动机
  • 简介:婴儿社会性情绪及其对早期德育启示左其沛,战秀琴,金星,吕微微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师院幼儿园,大连市水产学校一、婴儿社会性情绪表现和特征1.人类婴儿既有反应生理需要情绪,也有与成人接触交往时表现出来情绪。这后一类情绪,已有不少学者称之为社会性情...

  • 标签: 社会性 早期德育 婴儿 成人 主体性 社会性情感
  • 简介:对两个西方常用心理健康测量工具:Rosenberg和Bradburn进行心理测量学指标的比较.被试取自北京市三所高校一至三年级大学生,共1142人.两个分研究结果均表明:各项心理测量学指标都好于.作为心理健康测量工具,在多数情况下比更有效.

  • 标签: 心理健康 自尊量表 情感量表 心理测量指标
  • 简介:<正>智力本质到底是什么?心理,教育、生理,生物等各方面研究人员都很重视。在众多研究中,脑生理进展最为引人注目,这里介绍国外一种新智力本质生理学假设,虽然思辩色彩仍然很强,但它至少可以开阔思路,帮助了介国外研究进展情况。在本质上,这一理论是关于信息在大脑皮层中

  • 标签: 脉冲序列 生理学 智力 本质 平均诱发电位 核糖核酸
  • 简介:本研究以572名1─6岁儿童母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社会支持与母亲抚养困难关系及在低社会支持情境下影响母亲抚养困难调节因素,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与母亲抚养困难有显著负相关,并主要与父母侧面因素显著相关;(2)祖父母、外祖父母和朋友支持有助于减轻母亲因抚养儿童所产生角色限制和身体健康方面的压力,而配偶支持则影响母亲抚养行为中情绪、自信心、积极性和与儿童亲子关系,亲戚和邻居支持与母亲抚养困难没有显著联系;(3)在低社会支持情况下,母亲婚姻关系、儿童性别对母亲抚养困难有一定调节作用。

  • 标签: 母亲 抚养困难 社会支持
  • 简介: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年出生于普鲁十萨克森州,一个乡村牧师家庭。1865年,尼采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古典语言学,并开始接触叔本华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后来成为尼采哲学思考起点。1869年,年仅25岁尼采被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1879年,尼采辞去了巴塞尔大学教职,开始了10年漫游生涯,同时也进入了创作黄金时期。

  • 标签: “三位一体” 尼采 莱比锡大学 恋爱 奇特 哲学思想
  • 简介:文章以“集体主义—个体主义”这一基本文化差异维度为基础,围绕文化、基因和大脑之间关系,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研究显示当人类执行各种文化任务时,那些为人类生存提供有力帮助基因会被选择和保留下来;在自我表征,注意和知觉,决策、情绪和意向推断等心理状态或过程上“集体主义—个体主义”文化差异都可追溯到脑功能差异。研究者先后提出社会脑假设、文化—基因协同进化、神经—文化交互作用模型等理论来解释基因、文化与大脑交互作用现象。文章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文化差异 集体主义-个体主义 基因 大脑
  • 简介: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认知风格与逻辑推理关系。结果表明:(1)在三段推理中,场依存型学生和场独立型学生推理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学过和未学过逻辑学学生推理成绩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男生和女生推理成绩差异显著,女生比男生更易受“气氛”影响。(2)在命题推理中,对抽象材料构成命题,场独立型学生和场依存型学生推理存在显著差异,场独立型学生表现出更强证伪倾向,场依存型学生表现出更强换位倾向;对具体材料构成命题,场独立型学生和场依存型学生推理不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大学生 认知风格 逻辑推理
  • 简介:目的:了解监狱服刑人员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关系,为从希望入手对监狱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被试选自北京市某所监狱,共574名男性服刑人员,平均年龄38±11岁。结果:(1)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服刑人员希望水平有显著差异(P〈0.001);不同文化程度、捕前职业服刑人员希望水平(P〈0.001)、焦虑(P〈0.001)、抑郁(P〈0.001)有显著差异;不同犯罪类型服刑人员希望水平(P〈0.001)、焦虑(P〈0.001)有显著差异;不同刑期服刑人员希望水平(P〈0.001)、焦虑(P〈0.001)有显著差异;(2)服刑人员希望水平在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3)抑郁对希望水平有显著预测作用(P〈0.001),抑郁程度越高,希望水平得分越低。结论:本研究发现服刑人员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情绪相关,希望水平可能是服刑人员心理健康保护因素。

  • 标签: 希望 服刑人员 焦虑 抑郁
  • 简介:人格行为遗传学研究,是以研究遗传和环境差异来解释人格个体差异程度为目的。为探讨遗传和环境在个体发展中作用提供了新研究途径。该文以天性和教养为突破口,紧紧围绕行为遗传学在人格研究领域发展脉络:遗传力、环境、特定基因研究,进一步探讨在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中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关系。

  • 标签: 行为遗传学 人格 遗传 环境 基因
  • 简介:本案例因为老婆要离婚,家庭情况恶化。加上没有文化,个性比较偏执,认知不全面,完不成生产任务,没有改造动力,心灰意冷,主动要求关禁闭。经过分析这是一个情感消极,意志能力减弱,存在错误观念和适应不良严重心理问题。咨询师运用认知疗法,通过4次咨询,实现了改变求助者错误观念,消除抑郁情绪,使求助者积极面对未来,重新开始投入劳动改造中去。

  • 标签: 严重心理问题 负性情绪 抑郁 认知疗法
  • 简介:作为西方心理学两大方法之一,胡塞尔开创现象学有一个发展过程。首先,现象学是以“假象学”面目立于世,在黑格尔诠释下现象学被解释为显现出来意识,之后现象学才成为胡塞尔口中“现象学”。现象学是胡塞尔关于“现象”研究,它强调自我先验维度,把意识研究放在首位,强调意向性,要求“面向事物本身”。作为一种方法,现象学以意识经验为研究对象,如实描述,以问题为中心,坚持研究整体性与先质后量并且反对还原方法,开创了西方心理学中人文主义取向研究方法。

  • 标签: 现象学 现象 意识 西方心理学
  • 简介:以北京、河北、宁夏、广东等地24所中小学923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取教学自主权量表、教学自主性量表、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探讨了教师教学自主权、教学自主性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教学自主权与教学自主性均可显著预测教师工作满意度;(2)教学自主性在教学自主权与教师工作满意度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即教学自主权通过教师教学自主性,对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正向预测作用。

  • 标签: 教师 教学自主权 教学自主性 工作满意度
  • 简介:为考察反刍和希望对创伤后成长(PTG)作用,检验一个有中介调节模型,本研究采用创伤暴露程度问卷、希望问卷、反刍问卷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雅安地震2.5年后41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侵人性反刍可以直接正向预测PTG,也可以通过主动反刍来间接地促进PTG;希望在侵人性反刍与主动反刍之间关系中不发挥显著调节作用.但是可以显著地调节侵入性反刍对PTG影响.即侵入性反刍对PTG正向NN作用随着希望水平增加而提高。

  • 标签: 青少年 反刍 希望 PTG
  • 简介:采用Most(2000)持续动态实验范式,以圆圈、抽象面孔和真实面孔为非期望刺激,研究其生态意义信息对无意视盲影响。研究发现:(1)相对于正性面孔和中性面孔,被试对负性面孔作为非期望刺激时觉察率更高;而对正性面孔和中性面孔作为非期望刺激时觉察率无显著性差异;(2)相对于圆圈,抽象面孔和真实面孔作为非期望刺激觉察率更高,而抽象面孔与真实面孔作为非期望刺激时觉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负性、精细非期望刺激无意视盲率更低,即生态意义信息强非期望刺激更易捕获注意。

  • 标签: 无意视盲 非期望刺激 生态意义信息 注意捕获
  • 简介:无意识信息对人们行为有着十分重要影响,它不仅能触发相对低级认知功能而且也能触发冲突控制等相对高级认知功能。尽管已有研究从行为和认知神经研究两个方面强有力地证实了无意识冲突存在,但对无意识冲突是源自中枢加工产生语义冲突还是晚期动作选择中产生反应冲突存在激烈争议。本研究采用分离语义冲突和反应冲突实验逻辑在Stroop掩蔽启动任务中探讨了无意识冲突机制。结果发现,无意识Stroop效应中既包含语义冲突又包含反应冲突。这说明无意识冲突可能由语义冲突和反应冲突共同构成。实验结果也进一步支持了无意识刺激可以加工到语义水平观点。

  • 标签: 无意识 意识 STROOP效应 语义冲突 反应冲突
  • 简介:以38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我对话量表、自我意识量表和情绪智力量表,考察了三者之间关系,以说明自我意识在自我对话与情绪智力关系中所起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自我对话自我激励维度得分最低,其次是社会评价维度,自我批判和自我管理维度得分最高;自我意识在自我对话和情绪智力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意识包含两个维度即私我意识与公我意识,私我意识在自我对话与情绪智力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公我意识在自我对话与情绪智力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并且私我意识中介效应大于公我意识中介效应。

  • 标签: 大学生 自我对话 情绪智力 自我意识
  • 简介:本研究提出一个有调节中介模型,揭示了感恩“怎样”影响学业成就及这种影响“何时”更强或更弱。采用感恩问卷、日常性学业复原力问卷、压力性生活事件量表和学业成就问卷对1361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日常性学业复原力对感恩与学业成就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感恩既对学业成就产生直接影响,也通过日常性学业复原力对学业成就产生间接影响;(2)压力性生活事件对日常性学业复原力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压力性生活事件调节了中介过程后半路径,具体而言,日常性学业复原力对学业成就影响,随压力性生活事件增加而降低。因此,感恩对青少年学业成就影响是有调节中介效应。研究结论对提高青少年学业成就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参考价值。

  • 标签: 感恩 学业成就 日常性学业复原力 压力性生活事件 青少年
  • 简介:本研究以文化水平较低男性民工、文化水平较高男性公司职员和未工作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方式对影响利用权力进行性骚扰行为若干因素进行测查。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男性都表现出会利用手中权力来达到接近女性目的倾向;个体性格特点、文化教育水平、发生性骚扰行为后给个体造成损失及在示爱过程中所受挫折程度都会影响个体利用权力进行性骚扰行为倾向。

  • 标签: 性骚扰行为 权力 文化教育水平 性格特点 挫折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