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4月1日中午,接到几个朋友的电话,说我做的时事访谈上了当天《南方周末》的“一周高论”推荐榜。朋友所说的时事访谈,是3月23日刊发在《新京报》的《“触动利益”为何难于“触动灵魂”》,访谈嘉宾是曾任《人民日报》副总鳊辑的周瑞金。访谈中,周瑞金认为,“触动灵魂”主要是指打破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束缚。相对来说,利益的切割比观念的扭转要困难,利益的背后是体制,

  • 标签: 时事 中国 谈论 《南方周末》 《人民日报》 《新京报》
  • 简介:常有人说,中国是一个让许多传统经济理论失效的地方。——推崇资本市场自由化、国有经济私有化的转型理论,在实践中输给了中国的渐进双轨制改革。——每当GDP增速比潜在增速高2%,失业率将下降1%,在中国并不符合。——0.4是国际警戒线,中国官方数据0.465,民间调查结果更高,但也没见多么激烈的社会矛盾。为什么会出现种种"失效"?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中国太大了。她的人口、面积,以及近年的经济总量,都是大洲级别的,因此许多适用于国家的经济理论,对她而言尺度不对。

  • 标签: 传统经济理论 国际警戒线 增速比 市场自由化 官方数据 人说
  • 简介:今年12月1日是第22个世界艾滋病防治日。在2001年6月,联合国大会就艾滋问题特别会议通过了《关于艾滋问题的承诺宣言》,时隔8年,国际社会为防治艾滋做出了不懈努力,全球2008年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约为270万人,比8年前下降了17%。但我国艾滋流行仍处于快速增长期,并且因传播途径的改变,已发出了艾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危险讯号。

  • 标签: 艾滋病防治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高危人群 联合国大会 快速增长期 国际社会
  • 简介:为了组织一切社会资源抗击艾滋,联合国明确提出了艾滋预防与媒体之间的相互合作问题,指出"我们应同社区一道制定并得到政府最高当局支持的宣传、新闻、教育和传播活动",充分发挥媒体重要作用,遏制和扭转艾滋的蔓延.因此,发挥媒体在艾滋报道中的正面效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艾滋病报道 媒体 艾滋病预防 社会资源 合作问题 传播活动
  • 简介:广播是听觉艺术,录音报道则是广播这种听觉艺术独特而重要的体裁,而音响又被称作录音报道的第一语言,它是提高广播节目品位,增强感染力的重要环节,是录音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音响包括音乐、主体声、环境声三大方面,它要求录制清晰、剪裁合理、进出自然,能够较好地烘托气氛、延伸主题。作为广播记者,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一些录音报道中音

  • 标签: 广播节目 录音报道 节目制作
  • 简介:随着多元化传播时代的到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市级平面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这种竞争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发行量下降、广告量萎缩,更为严重的是人才流失和对亟需专业人员吸引力下降。承德日报社突破原有体制机制限制,改变用人方法和思路,通过专项培训和定向培养,公平公正地对待非编制内年轻采编人员,有效地解决了事业发展与专业人员不足的矛盾,为承德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标签: 破除障碍 专项培训 定向培养
  • 简介:本文以外宣网络视频《“十三五”之歌》的传播效果为典型个案,探讨中国对外传播理念与实践可能的变革方式与路径。通过对西方17家主流媒体对该视频的报道与评论,以及该视频在全球最大视频网站YouTube上吸引的外国用户评论进行文本分析,本文提出对外传播的“后结构”转向设想,即充分利用视觉手段的独特优势,在对外传播活动中,以赋予受众更多阐释空间的方式来取代传统宣思路的二元结构体系。

  • 标签: 对外传播 视觉传播 宣传 国家形象
  • 简介:高血脂、高血压、头晕胸闷、白天犯困、将军肚、脂肪肝,一个个“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状如同沉重的包袱压得人透不过气。克林顿、叶利钦没扛住:两位超级大国元首,被“三高”逼上手术台。明星大腕没扛住:2007年,演艺界多位名人先后因“三高”爆发心脑血管离开人世。比你有权、有名、有钱的人都被“三高”压垮了,你还想扛多久?

  • 标签: 心脑血管病 超级大国 高血脂 高血压 脂肪肝 克林顿
  • 简介: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在安徽发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同时也影响到省内诸多家庭的健康意识。省内各大媒体迅速反应,针对公共卫生领域发展的特点展开报道,成为社会公众了解疫情的重要渠道。本文希望通过对2008年5月手足口病疫情的集中报道进行研究,探讨省内媒体对地区健康信息的构建,在报道公共健康危机方面的效果与问题。

  • 标签: 手足口病 报纸 主题词分析
  • 简介:若要盘点2005医疗报道的热点,我想艾滋感染者敢于公众前亮相肯定是其中之一。在第17个“世界艾滋日”时,人们看到佩戴着爱心红丝带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到北京佑安医院看望艾滋病人,他微笑着和艾滋病患者握手,深情地询问他们的病情。而在第18个世界艾滋日到来时,北京艾滋感染者——盂林(化名),作为北京市第一个登台亮相的艾滋感染者,希望得到社会和政府对艾滋感染者更多的支持和关怀,从而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作为一名记者,我有幸与他进行了一次直面的对话。

  • 标签: 艾滋病日 北京市 感染 故事 公开 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