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高职公共英语所面对的学生和专业极为复杂,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学生所学的专业对英语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学生未来职场变数很大。诸多原因增添了高职英语教学的难度,高职公共英语既要兼顾高职英语的共性要求,又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职场需要,考虑特性要求。EGP+ESP教学模式是高职英语教学现行研讨的主题,笔者针对软件专业对英语的要求结合多年公外教学经验对EGP+ESP教学模式在软件专业中的运用进行初步探索。

  • 标签: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EGP+ESP教学模式
  • 简介:由世界俄语教师协会、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中俄友好协会及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俄语周开幕武暨中国俄语与教学学术研讨”于10月13-15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的十位教育专家和国内40余所大学的54名教学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各位与会代表系统探究了中国俄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 标签: 南京师范大学 俄语教学 学术研讨会 外国语学院 中国 开幕式
  • 简介:2011年11月6日至9日,"第十一届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术活动周"在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本次活动周由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协办。作为系统语言学领域顶尖的专业型学术

  • 标签: 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 学术活动第十二届
  • 简介:受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英语组的委托,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于一九九四年四月二日主持召开了江苏、上海地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综合课教材的评估标准研讨。来自江苏、上海地区的十九所高校外语院系的近四十位英语教师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的三位编辑出席了会议。上午8:30,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海平教授宣布会议开幕。在简单介绍"高等学校

  • 标签: 大学外国语 综合课 上海外语教育 外语教学 外语院系 大学外语
  • 简介:尽量减小被试特征与测试方法交互作用对语言测试行为的影响是现代语言测试开发中的一项重要研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描述性统计和定量分析,对大学非英语专业外语测试中的焦虑感和听力测试时间安排和试题顺序安排现状做了调查和探讨,发现(1)焦虑感是影响听力测试水平发挥的一项重要因素,(2)当前听力测试时间安排更能增强焦虑感,(3)考生很欢迎为减小测试中焦虑感而灵活地采用听力测试方法。文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英语听力测试改进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

  • 标签: 听力测试 测试方法 测试焦虑感
  • 简介:<正>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例所选故事课题为"CatsandDogs",选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英语(新标准)》,一年级起点第八册的课后阅读ReadingforPleasure。属于课外选学内容。这是一则讲述有关"猫狗不和"的民间传说,也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其故事情节、矛盾较突出,图文并茂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故事运用了叙述与对话相结合的语言表达方式。教材配套了故事的音频与卡通,有利于教师在

  • 标签: 教学内容分析 CATS and DOGS 小学英语 课例
  • 简介:该文以英语专业81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观察、记录卡、访谈等方法,结合商务英语听说课的性质以及学生的特征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探究多元化评价方式在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考核中的运用情况。结果表明:1)多元化评价方式能够调动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英语学习的信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2)多元化评价方式督促教师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其中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交际法使用最多;3)82.3%的学生能够适应多元化评价方式,认为该评价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英语应用能力,而17.7%的学生认为多元化评价太繁琐,更倾向传统的考核方式。外向的学生喜欢多元化评价方式,内向的学生则不太喜欢。

  • 标签: 多元化评价方式 听说课 实践
  • 简介:直接法是19世纪末相对于语法翻译法而兴起的新的自然习得法则。直接法注重语言的交流,不依靠母语翻译及语法规则的解释。在实际交流中创造自然环境并使二语习得逐步接近母语的习得。语法翻译法长期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起了一定的作用。该文探讨直接法的理论来源和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并将其适用的习得规则与视听说教学结合并进行对比,分析新的教学模式。

  • 标签: 直接法 语法翻译法 视听说课程 可适用性
  • 简介:本研究以Kobayashi(1984a)和Kirkpatrick(1995)研究为框架,对166名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议论文文体段落模式成因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发现高年级大学生概括思维的特点、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误区。中国学生所采用的文体模式分别为演绎型、归纳型、准归纳型和无主题句型。在英语议论文构筑中中国学生多采用归纳型、准归纳型和无主题句型的文体模式可以归结为母语文体模式向二语作文迁移、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文体意识欠缺。本研究对现行大纲的设置,我国英语专业写作教学,写作课程中学习任务的设计以及写作的分项训练具有广泛的内涵和指导意义。

  • 标签: 英语议论文 语篇文体模式 主题句 归纳型 演绎型
  • 简介: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虽学习英语多年,但他们在阅读稍有难度的、涉及政治、生活、时事等内容的英文篇章时,或在阅读有关某一热点问题的英文议论文时却时常感到吃力,感到对所读内容不甚理解。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虽然他们对产生目的语的文化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还不足以使他们能够使其在阅读中发现的文化知识点产生正确的对应。实践证明,若方法得当,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对篇章中文化知识点的理解偏差。

  • 标签: 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英语阅读 文化知识 知识对应
  • 简介:<正>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例为《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一册Module4Unit1It’sred的第1课时,围绕本单元话题"颜色(Colors)",依托变色龙的故事,让学生感知、理解颜色词汇并初步运用"It’s+颜色."描述物品颜色,为第2课时进一步认读颜色词汇并熟练描述物品颜色做铺垫;同时颜色这一话题内容和美术学科知识亦有融合点,可进行学科综合化教学;教材中语篇主人公"变色龙"变色的习性,

  • 标签: 颜色词汇 教学内容分析 小学英语 标准英语 美术学科 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