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软件CPMD对64个水分子体系在330K温度下氢键成键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氢键的能量判别标准与几何判别标准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研究氢键特征时应该根据体系特点选择合适的氢键判别标准.

  • 标签: 氢键 判别标准 分析
  • 简介:定义有机物分子中成键原子点价δi^Z.基于δi^Z和分子图的邻接矩阵,建构一种新的分子连接性指数^mZ^h(m=0,1),并研究了0Z^h,1Z^h与烷基苯的燃烧热、等张比容、沸点、汽化热、标准生成自由能、标准熵、摩尔体积、溶解度、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等10种物理化学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0Z^h,^1Z^h与烷基珠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优良的性质相关性,二元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以^0Z^h,^1Z^h和分子中C原子数Nc为自变量的三元线性回归方程对烷基苯理化性质的预测结果相当令人满意。

  • 标签: 分子连接性指数 烷基苯 物理化学性质 相关性
  • 简介:探讨了氨基酸结构与RNA中碱基三字密码的关系,找到了与决定氨基酸相应碱基三字码的主要因素,指出决定氨基酸三字码的第1,2个码的碱基的亲水性要与氨基酸的亲水性相匹配,强亲水性的碱基与强亲水性的氨基酸相应;第2个码的碱基的亲水性是决定其亲水性的主要因素,而第1个码的碱基亲水必屯有相当的影响,每种氨基酸的碱基三字码个数的多少,以及三字码中第3个码为何种碱基,都与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密切相关,特别是与R(R

  • 标签: 遗传密码 RNA 氨基酸 结构 碱基
  • 简介:为了解河南省内实验室在铝合金化学成分检测领域的整体水平,国家建材质检中心组织实施了铝合金化学成分中Si、Fe含量测定的实验室比对。本次实验室比对共有20个实验室参加,推荐检测方法为:GB/T7999-2007《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也可采用其他国家标准方法。结果表明:实验室满意结果率为80%,不满意结果率为15%,可疑结果率为5%。参加比对的绝大多数实验室能够准确检测铝合金化学成分含量。

  • 标签: 铝合金 实验室比对 SI FE 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
  • 简介:利用MP2和mPWPW91方法,在6-311G**和6-311++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RDX分别与硝基、氨基和迭氮基取代的氮杂杯[2]--芳烃[2]三嗪和氮杂杯[2]-对-芳烃[2]三嗪形成的分子氢键相互作用,并借助自然键轨道(NBO)和分子中的原子(AIM)理论揭示了氢键的本质.结果表明,氮杂杯[2]--芳烃[2]三嗪复合物中氢键主要发生在RDX与三嗪环及其取代基之间;氮杂杯[2]-对-芳烃[2]三嗪复合物中氢键主要发生在RDX与杯芳烃环及其取代基之间.分子相互作用能在-18.82--40.62kJ/mol之间;经基组叠加误差(BSSE)校正后,相互作用能顺序为e〉f≈b〉a〉c〉d和e′〉b′〉f′〉a′〉d′〉c′.两类复合物中,氨基取代的复合物分子氢键强于硝基或叠氮基复合物分子氢键,氨基氮杂杯[2]-对-芳烃[2]三嗪与RDX形成的氢键最强,有望作为降低火炸药感度、进行火炸药废水处理的候选物.为获得稳定性较强的RDX-氨基氮杂杯芳烃超分子炸药,应该选取介电常数较大的溶剂.

  • 标签: 芳烃[2]三嗪 RDX 分子间氢键 MP2
  • 简介:采用微波促进法首次制备了以β-环糊精(CDs)为主体、水杨醛缩氨基苯酚(SMA)为客体的超分子包合物,通过多种谱学方法对固体包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二者形成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并且求得包合物的结合常数Ka为4.4×10^3L/mol.包合物在水溶液中具有更好的溶解性能和稳定性.同时,从微环境的角度比较研究了不同溶剂对SMA包合前后的UV光谱的影响以及不同pH值的变化对SMA和包合物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溶液中微环境的不同对客体及超分子包合物的电子光谱有着显著而不同的影响.

  • 标签: 水杨醛缩间氨基酚(SMA) β-环糊精(β-CD) 包合物 微环境效应
  • 简介:设计合成了含噻二唑的苯二甲酰基硫脲受体,并用紫外光谱研究了其对阴离子客体的识别性能.主体1a与F^-和CH3COO^-相互作用,主体吸收光谱发生一定变化,且主体溶液的颜色也有明显变化.而与Cl^-,Br^-,I^-,HSO4^-,H2PO4^-和ClO4^-作用,吸收光谱几乎没有变化.Job工作曲线表明1a与F^-和CH3COO^-形成1:1络合物,紫外滴定光谱的结果经非线性拟合,计算出主客体结合的稳定常数.^1HNMR滴定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受体分子与阴离子之间以氢键作用方式相结合.

  • 标签: 识别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络合作用
  • 简介:由于优良的光学性能和较宽的pH值适用范围,罗丹明类物质已经被广泛选作重金属与过渡金属离子细胞成像光学传感器的光学母体.对近年来罗丹明类光学传感器在重金属与过渡金属离子细胞成像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综述,包括设计思路、作用机理、应用范围等都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另外,提出了罗丹明类重金属和过渡金属细胞成像光学传感器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罗丹明 光学传感器 金属离子 细胞成像
  • 简介:用共沉淀反应法制备硅酸三钙(C3S),将所制备的硅酸三钙(C3S)加入到磷酸钙系骨水泥(CPC)中,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硅磷酸钙骨水泥(CPSC).研究了该复合骨水泥的理化性质和体外细胞毒性.与CPC骨水泥相比,硅磷酸钙骨水泥(CPSC)的固化时间延长,添加适量的C3S可提高CPC的抗压强度;在模拟体液(SBF)浸泡设定时间后,硅磷酸钙骨水泥(CPSC)降解率增加,并且在浸泡初期,SBF的pH增加.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复合C3S骨水泥浸提液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表明硅磷酸钙骨水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含C3S的磷酸钙骨水泥可作为骨组织再生的生物材料使用.

  • 标签: 硅酸三钙 磷酸钙骨水泥 自固化 体外细胞毒性
  • 简介:以药企提供的西帕依固龈液药渣为材料,固龈液药渣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正交实验设计基础上,采用超声细胞粉碎法对影响固龈液药渣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经实验优化得到西帕依固龈液药渣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25g/mL、超声功率为400W、超声提取3次、每次35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多糖平均提取率为1.08%.通过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分析得出,超声细胞粉碎法提取西帕依固龈液药渣多糖结构未发生改变.

  • 标签: 西帕依固龈液 药渣 多糖 超声细胞粉碎法 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