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颈夹脊及颈三针联合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4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颈夹脊及颈三针联合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颈椎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的颈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针刺颈夹脊及颈三针联合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治疗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建议临床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神经根性颈椎病 针刺颈夹脊穴 颈三针 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微创经皮肾镜穿刺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90例微创经皮肾镜穿刺石术后患者,纳入时间为2022年3月-2023年3月,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HAMA、HAMD 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AMA、HAMD 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在微创经皮肾镜穿刺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使患者的消极情绪有所改善。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微创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石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针对性护理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我院64例微创经皮肾穿刺石术患者。以抽签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护理组,每组32例,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针对性护理。以统计学对手术耗时、住院时间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较参照组,护理组患者手术耗时、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微创经皮肾穿刺石术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能缩短手术耗时以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建议优先选择。

  • 标签: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手术室 针对性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肾穿刺微造瘘石术治疗方法治疗无积水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前来治疗的52例无积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实验组采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石术治疗方法,而对照组则采用肾切开石术手术治疗方法,对两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采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石术治疗,有着更加明显的临床效果,而且无术后感染。结论在无积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结石经皮肾穿刺微造瘘石术治疗方法有着更加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石术 无积水 复杂性肾结石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12-02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创保胆石术治疗胆结石手术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胆结石手术患者(106例),选取时间-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7月2日,将胆结石手术患者(106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53例患者实施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53例患者实施微创保胆石术治疗)观察组。结果观察组胆结石手术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90.27±2.11)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82.45±1.15)分(P<0.05),观察组胆结石手术患者中,显效患者有50例、有效患者有1例、无效患者有2例、总有效率96.2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实施微创保胆石术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能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促进恢复。

  • 标签: 微创保胆取石术 胆结石手术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标准通道应用金属鞘和微通道应用塑料鞘经皮肾镜石对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4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微通道塑料鞘,对照组选择标准通道金属鞘。结果:研究组整体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鹿角结石、肾盏多发结石清除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采用皮肾镜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时,应用微通道塑料鞘的疗效更加优秀。

  • 标签: 标准通道 微通道 金属鞘 塑料鞘 经皮肾镜取石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微创经皮肾镜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7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复杂性肾结石150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用微创经皮肾镜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的手术方式,对照组用微创经皮肾镜石术,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分别为(60.59±11.23)min、(5.69±1.14)d、(99.45±5.78)ml、2.67%、93.33%,对照组的分别为(82.47±10.99)min、(8.94±4.56)d、(127.07±6.99)ml、13.33%、81.33%,观察组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经皮肾镜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较单独使用经皮肾镜石,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软镜取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胆源性胰腺炎采用ERCP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收治的60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后,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ERCP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石术。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指标与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炎症因子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指标(腹痛缓解时间、肠道通气与血清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同时,采用ERCP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石术对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较高,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ERCP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胆源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7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研究,研究组38例接受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胚术治疗,参照组38例接受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宫内妊娠率较参照组更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胚术治疗的效果更为确切,能够使其生育功能得到保留,并可以顺利完成宫内妊娠,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腹腔镜 输卵管开窗取胚术 输卵管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微创经皮肾镜穿刺石术后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经皮肾镜穿刺石术患者作为案例,从中选出60例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的是预见性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效果。结果:在临床指标和护理效果分析中,观察组明显具有优势,对比结果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穿刺石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临床指标用时,减少患者感染事件发生,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微创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经皮肾镜石术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10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对比观察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2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中,从中选择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患者病例,采取电脑随机分组进行分组,试验组与一般组的病例数均为50例,前者运用经皮肾镜石术治疗,后者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分析比较二者治疗后的总体情况。结果:与一般组80%的治疗满意率相比,试验组的治疗满意率为96%明显较高,差异较为明显(P<0.05);治疗后,结石清除率,试验组和一般组分别为98%、78%,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治疗后,并发症出现率,试验组和一般组分别为4%、16%,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结论:经皮肾镜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显著,不但患者结石清除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出现率相对较低,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经皮肾镜石术患者使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对其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3年1月-2023年7月期间治疗的80例经皮肾镜石术患者,将使用全身麻醉的患者(40例)设定为对照组,使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的患者(40例)设定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术后疼痛度和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术后不同时段的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均较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经皮肾镜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度,镇痛优势较大,且不良反应少,所以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行静脉溶栓桥接动脉栓患者护理环节应用风险管理联合预见性护理的价值。方法:本文对患有脑卒中且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选取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接受静脉溶栓桥接动脉栓疗法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数字表将选出的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前者在应用风险管理模式的同时,联合运用预见性护理。后者应用常规护理法。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改善效果显著,且该组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治疗环节,若采用想静脉溶栓桥接动脉栓疗法,应注重风险管理的开展,在此基础上,建立预见性护理体系,加大并发症控制力度,提升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水平。

  • 标签: 风险管理 预见性护理 脑卒中 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在ICU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ICU收治的67例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采用人工排痰及密闭式吸痰,观察组给予振动排痰及密闭式吸痰,比较2组的气道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排痰量多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均少于对照组,痰痂形成、痰液喷出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痰联合密闭式吸痰能够提高ICU患者呼吸道护理效果,减少VAP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密闭式吸痰法 振动排痰法 呼吸道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八髎治疗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对尿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在2022年7月—2023年8月本院治疗的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中筛选研究对象,共获得80例。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八臀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残余尿量、膀胱最大容量、最大尿流率对比,P>0.05。两组治疗后的残余尿量小于治疗前,膀胱最大容量、最大尿流率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残余尿量小于对照组,膀胱最大容量、最大尿流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八髎治疗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对尿流动力学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标签: []针刺 八髎穴 脑出血 神经源性膀胱 尿潴留 尿流动力学
  • 简介:林是一种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也称为维生素K拮抗剂(VKA),可自由通过胎盘并且具有致畸性,致畸作用主要和剂量相关而非与母体的INR(国际标准化比,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每天低于5mg的剂量为最高的安全边缘。致畸风险最高的阶段是在妊娠6—12周之间时服用华林。怀孕前使用华林的女性在试图怀孕或已经妊娠期间,应接受合适的抗凝治疗,以避免华林的潜在致畸作用。

  • 标签: 妊娠期间 华法林 风险 维生素K拮抗剂 致畸作用 口服抗凝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