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不同进度下的多阶段干预措施在提升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率及成本控制的影响。 方法: 将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84 名接受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孕产妇人数 42 人),让实验组自分娩前至分娩后均接受多阶段干预护理,让对照组在分娩前接受多阶段干预,分娩后转为常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泌乳情况、术后 24h 的疼痛 VAS 评分及生理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实验组的泌乳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实验组术后 24h 的疼痛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该组孕产妇的生理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计量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根据孕产妇的实际情况,构建围产期多阶段干预体系可以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也可以在促进孕产妇术后恢复的基础上,降低治疗成本。

  • 标签: 多阶段干预 剖宫产 孕产妇 母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阶段延续护理模式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到12月这一年的期间,来我们医院进行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中抽选100名,对其进行护理干预,随后进行相关质量改进的预后研究。结果:通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观察组整体状况较为优良。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进分阶段延续护理模式,经过护理之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能力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提高主动脉夹层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选择纳入 60例主动脉夹层病例样本,以“随机双盲法”将纳入样本平均分为两组,设置对比组( 30例)、研究组( 30例),前者予以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后者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经计算,研究组急诊救治总有效率 93.33%高于对比组的 70.00%,差异显著, P< 0.05;经统计,研究组相关救治时间(疾病确诊、急诊停留、转运)均短于对比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针对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可进一步提高救治效果,缩短相关救治时间,应用价值可靠。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胸痛中心急诊 绿色通道护理流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理念在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1 月我院接诊的 88 例晚期肺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4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评分( 92.18 ±6..87 )分比 ( 81. 48 ± 5. 55 )分,情绪功能评分( 86. 66 ± 7. 02 )分比( 77. 25 ± 7. 58 )分,社会功能评分( 91. 65 ±6. 15 )分比( 74. 22 ±6. 14 )分,角色功能评分( 92. 11 ± 6. 10 )分比( 83.25 ± 6. 01 )分,认知功能评分( 84. 11 ± 6. 65 )分比( 72. 35 ±8.04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理念 晚期肺癌患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穿刺成功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的74例小儿静脉输液患儿当作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分组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37例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7例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依从性、穿刺成功率以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比较2组患儿的依从性、穿刺成功率以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小儿静脉输液患儿的依从性、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 静脉输液 依从性 穿刺成功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校护理专业2018级的1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A班)和对照组(B班),各74名,其中观察组应用PBL教学法教授儿科护理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对比不同教学方法的授课效果,主要包括理论考核、实训考核、综合考核。结果:A班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90.4 ±5.6)、实训考核评分(89.46±6.6)、综合测评(90.2±3.5)显著优于B班学生,其理论考试成绩、实训考核评分、综合测评分别为(84.3±5.8)(83.5±3.9)(84.2±3.6)。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到儿科护理学中有显著的作用,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巩固护理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加强他们知识的应用能力,综合提高各方面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PBL教学法 儿科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取支架式教学在内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20年2月新进的55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观察组采取支架式教学。结果:对照组护生对教学模式感兴趣程度和护理技能考试成绩优良均占20%,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模式感兴趣程度占90%,护理技能考试成绩优良占96.7%,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模式感兴趣程度和技能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内科护理 实验教学 支架式教学
  • 简介:摘要:随着结构化临床教学的应用,与传统的床旁教学相比,在多项选择和客观结构化临床检查相结合的情况下,学生的表现是否更好,本文进行了探讨。以结合两种教学策略,这被认为是互补的。

  • 标签: 教育,医学,本科 教学方法 临床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线上教学模式在耳鼻喉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 19名来耳鼻喉实习的学生 , 时间为 2020 年一月至 2020 年 3 月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 10 名,对照组 9 名,其中对照组采用微信群消息自学形式,试验组行“线上教学”形式,对比两组学生理论、操作、满意度及合格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知识、操作成绩较高,模式满意度、优秀率试验组( 30% )参照组( 0% )。结论 “线上教学教学效果明显,能够在特殊时期做到停工不停学,确保教学计划顺利进行,巩固教学质量且学生对教学过程满意,值得特殊时期临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教育在提高外科门诊护理质量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在2019年12月到2020年8月期间,研究人员收集这一阶段在我院外科门诊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动态随机分组法,分成研究组50例,参照组50例。研究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教育,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 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参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满意度 人性化护理教育 常规护理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室巡回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 方法: 选取 2018年 9月 -2019年 6月在我院执行手术的 18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90 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在 180 例患者护理阶段,护理工作开展前后,记录洗手情况,洗手合格情况。 结果: 观察组护理工作前后洗手的次数明显较多,洗手合格的次数明显较多,数据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在手术室巡回护士手卫生管理阶段,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洗手率和洗手合格率。

  • 标签: 手术室巡回护士 手卫生 依从性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肿瘤放疗护理应用一体化管理理念对工作效率的提高效果情况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资料分析该院 201 8 年 9 月— 201 9 年 9 月收治的 66 例肿瘤放疗患者,依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 31 例于常规管理理念下实施护理)与实验组( 35 例于一体化管理理念实施护理),比对 2 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工作效率 97.14% 更高;且环境( 86.34±6.48 )分、心理( 84.13±6.74 )分等方面分值均更高( P < 0.05 )。结论于一体化管理理念下对肿瘤放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可被推广。

  • 标签: 肿瘤放疗护理 一体化管理理念 工作效率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诊断效果评价。方法 便利选择 2019年 1—12月收治的 5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研究组)与 50例常规体检自愿者(对照组)纳入研究,均实施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 ;观察比较两组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心电图指标。结果 研究组左心房收缩期内径( 40.50±4.33) mm、左心室心尖部最大厚度( 17.55±2.35) mm、 ST段下移( 0.25±0.13) mV、左胸导联 R波振幅( 2.83±0.50) mV、 T波倒置幅度( 0.81±0.50) m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二尖瓣瓣环 e'( 4.95±1.35)及侧壁 e'( 8.50±2.7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97、 2.65, 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方法可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效果。     [关键词 ]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chocardiography combined with electrocardiogram in improving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9, 50 patients with 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 study group) and 50 volunteers ( control group) were convenient enrolled in the study. Echocardiography combined with electrocardiogram was performed, and the parameters of routine echocardiography and electrocardiogram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ystolic diameter of left atrium in the study group ( 40.50±4.33) mm, was significantly thick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7.55±2.35) mm, ST ( 0.25±0.13) mv, R wave amplitude of left chest lead ( 2.83±0.50) mv, T wave inversion ( 0.81±0.50) mV,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0.05) . The mitral valve annulus e’( 4.95±1.35) and sidewall e’( 8.50±2.76)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7.97, 2.65, P<0.05) . Conclusion Echocardiography combined with electrocardiogram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Key words] Echocardiography; Electrocardiogram; 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肥厚型心肌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诊断标准为一个左心室壁节段厚度≥ 15 mm,或多个左心室壁节段厚度≥ 15 mm,多见于左心室心肌肥厚,有部分患者可合并右心室心肌肥厚 [1-2]。该次研究工作纳入 2018年 1—12月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50例为对象(命名为研究组)以及同时间段来院进行常规体检的自愿者 50例为对象(命名为对照组),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诊断效果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择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50例为对象(命名为研究组) ;另选取同时间段来院进行常规体检的自愿者 50例为对象(命名为对照组)。研究组:性别:男 29例,女 21例 ;年龄 30~ 80岁,平均年龄为( 56.20±10.35)岁。对照组:性别:男 28例,女 22例 ;年龄 30~ 80岁,平均年龄为( 55.95±10.60)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对该次研究工作内容均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且已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对其不良情绪及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研究,共64例,分为参照组32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32例(延续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于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研究组更优,P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延续性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 -2018年 12月 92名呼吸内科护理实习生,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查房,观察组采用临床案例教学法,观察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及护理教学查房效果。结果:观察组专业基础理论、病理处理能力、基本操作能力分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查房增强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对疾病认知、增强表达沟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提高操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呼吸内科;教学查房;临床案例教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探究 PBL教学法在康复功能评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我学部2018年 9-12月收取的 43名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作为对照组主体,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另选取 2019年 9-12月收取的 4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主体,采用 PBL 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 结果:实施相应的教学措施之前,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相应的教学措施之后,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研究表明,较之传统的教学模式( LBL), PBL教学法更适合用于康复功能评定专业的实际教学工作中,该教学法不仅显著提升了学生们的考试成绩,并且大幅改善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满意度,促进了良好师生关系的顺利搭建,从而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LBL教学法 PBL教学法 康复功能评定学 专业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问题导向 (PBL)教学法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60名急诊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 (PBL教学法 )和对照组 (传统教学法 ),每组 30名。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知识应用、课堂气氛、能力训练、学习感知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 < 0.05)。结论 :PBL教学法能提高急诊护理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学 PBL 教学法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 -2018年 12月 92名呼吸内科护理实习生,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查房,观察组采用临床案例教学法,观察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及护理教学查房效果。结果:观察组专业基础理论、病理处理能力、基本操作能力分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查房增强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对疾病认知、增强表达沟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提高操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呼吸内科;教学查房;临床案例教学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 Seminar- 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方法 任选护理专业学生 160 例,均分分析组与参照组,分析组学生 80 例采用 Seminar- 案例教学法,参照组学生 80 例采用传统教学法,对比分析组和参照组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专业技能与知识得分。 结果 教学前,分析组与参照组批判性思维能力无明显不同( P>0.05 );教学后,分析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 295.23±14.54 分,参照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 278.22±16.52 分,前者更高,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教学前,分析组与参照组沟通能力无明显不同( P>0.05 );教学后,分析组沟通能力为 82.56±11.68 分,参照组沟通能力为 77.66±12.64 分,前者更高,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分析组专业技能为 82.89±13.46 分、知识得分为 76.78±12.65 分,参照组专业技能为 76.49±9.67 分、知识得分为 70.89±12.57 分,前者更高,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Seminar- 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更突出,临床医护人员应给予高度重视与广泛利用。

  • 标签: seminar 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外科护理 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