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肺部感染护理干预在感染科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感染科患者进行研究,共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及护理。方法:研究时间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研究地点为本院,设置研究对象为40例ICU患者,随机方式予以分组操作,分为2组每组安排20例患者,分别是对照组(开展科室的常规化护理)和观察组(开展ICU的强化感染预防和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护理工作实施后,得出观察组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更低,观察组的环境消毒达标率、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率、疾病知识知晓率均处于更高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别(P

  • 标签: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及护理。方法:研究时间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研究地点为本院,设置研究对象为40例ICU患者,随机方式予以分组操作,分为2组每组安排20例患者,分别是对照组(开展科室的常规化护理)和观察组(开展ICU的强化感染预防和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护理工作实施后,得出观察组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更低,观察组的环境消毒达标率、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率、疾病知识知晓率均处于更高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推行强化ICU的感染预防控制和护理干预后,能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消毒率和疾病知识知晓率,得到较高的环境消毒达标率,开展价值突出。

  • 标签: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 护理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的诊断、治疗仪器和药物的应用,以及病源类型的变化,医院内感染已成为口腔门诊的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研究医院内感染的管理愈来愈成为口腔门诊的重要课题。口腔疾病的发生率很高,病员广泛,病种复杂,各类传染病患者也无法在就诊前检出,因此导致疾病的传染源广泛存在。口腔疾病的治疗操作均在患者口腔中进行,患者口腔中的唾液、血液、病菌等直接污染医生的手及器械,医务人员的手及诊疗器械又成为传染的主要媒介。若没有严格的消毒措施,将会导致医患之间、患者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因此,加强口腔门诊的感染管理已成为口腔门诊护士的重要职责。

  • 标签: 口腔门诊 感染管理 患者 医院内感染 口腔疾病 诊断
  • 简介:随着医学的发展,血管内留置导管已不仅仅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而且已经非常普通的应用于医学实践中。静脉输液治疗是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的有创治疗手段之一,自1957年发明头皮针后,静脉输液有了飞速发展,而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于1962年问世,到目前为止已生产出第四代静脉留置针-安全型留置针^[1]。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静脉输液治疗 防治 感染 医学实践 危重患者
  • 简介:[目的]调查我院2004年-2006年医院感染情况,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4年-2006年出院的18559例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73%;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为主,胃肠道次之,手术切口居第3位;医院感染各科室分布以神经外科最高,其次是骨外科和内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革兰阴性菌占48.91%,革兰阳性菌占31.52%,真菌占19.57%。[结论]医院感染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医院感染 病原菌 感染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导管相关性的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出导管后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者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往往大于38度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且除血管导管感染外,没有其他明确感染源的感染。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陪培养出细菌或真菌阳性,或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

  • 标签: 血管,导管,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科医院感染质控中成立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我科规范了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的工作职责和内容,回顾性分析我科成立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后发生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成立之后,新生儿科的各项感控措施的落实包括消毒隔离、环境卫生学监测、医务人员及护工的培训效果等得到很大改善,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正确率得到了很大提升,进而有效降低了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新生儿科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成立后,认真履行职责,规范开展各项科室医院感染质控工作,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感染管理小组 新生儿科院感防控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护理团队在感染性疾病科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协同作用,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参与感染控制的护士的个人背景信息和工作满意度数据。其次,选取几个护士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在感染控制中的角色、协同工作和团队合作情况。最后,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质性分析,以确定护理团队在感染控制中的协同作用。结果:研究发现,护理团队在感染性疾病科院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护士通过积极参与感染控制培训和宣教,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感染控制知识水平。同时,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协同工作也促使护理团队在感染控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护理团队在感染性疾病科院内感染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组织和培训、知识宣教和团队合作等策略,可以进一步增强护理团队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感染控制效果。鉴于本研究仅涵盖了局部区域的数据,未来需要更广泛的研究来验证这些结果,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 标签: 院内感染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艾箱灸穴位配方治疗痔术后切口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表将193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95例、对照组98例,观察组术后行艾箱灸穴位配方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处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7%,且观察组8h、24h、48h、72h各个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艾箱灸穴位配方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痔术后切口疼痛。

  • 标签: 痔术后 疼痛 艾箱灸 穴位配方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进行提肛运动训练对初产妇会阴切口肿胀、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头位单胎顺产,且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产后满24h,进行常规会阴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提肛运动训练。对照组产后进行常规会阴护理。观察两组产后第1、2、3d会阴切口肿胀、会阴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后第1、2、3d会阴切口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产后进行提肛运动训练可以减轻会阴切口疼痛及肿胀程度,从而改善产妇睡眠质量,促进产后康复。

  • 标签: 提肛肌训练 初产妇 会阴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肛肠术后运用黄柏液泡洗治疗的效果。方法 挑选我院自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肛肠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每组2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案对术后切面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叠加黄柏液泡洗手术切口治疗,考察术后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感消失时间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创面水肿改善整体优于对照组各考察指标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优势差异,组间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肛肠患者术后运用黄柏液泡洗手术切口有良好促进预后的效果,可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对术后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黄泊液 肛肠疾病 泡洗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估在腔镜辅助下颈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此类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38位。通过随机分配,形成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19位患者。两组分别接受不同的护理模式,即综合护理和传统护理。术后,比较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况和疼痛感知方面的差异。结果:数据显示,研究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改善以及疼痛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减轻疼痛,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显示出其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腔镜 颈部小切口 甲状腺手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0月 ~2018年10月医院感染科的800份记录为研究对象,调查医院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感染现状,制定针对性管理与整改措施。将2019年10月感染科的600份记录进行对照,比较措施改进后医院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估管理效果。结果: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包括制度不完善、医护人员意识缺乏、手卫生管理不规范、消毒灭菌工作不规范和医疗废物处理问题等,采取针对性措施后,医院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P<0.05 )。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存在诸多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制定科学管理策略,有助于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减少医院感染及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 风险管理 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细节护理的预防感染措施在产科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产科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月前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的6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后实施基于细节护理的预防感染措施的6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问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1.67%(7/6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 细节护理 预防感染措施 产科术后 院内感染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管控联合标准化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收治的60骨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感染管控,观察组加用标准化护理。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仅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护理满意度(93.33%)较对照组(73.33%)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管控+标准化护理不仅能将医院感染率降低到最小范围内,还能促使患者更加认可护理工作,值得广为运用。

  • 标签: 感染管控 标准化护理 骨科 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