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构建手术切口风险评估工具的基本框架。方法通过专家访谈,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及依据最新手术切口指南的基础上建立评估体系,经两轮Delphi专家咨询对评估条目进行拟定、筛选、修改,建立初始量表。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4%、100%;专家个人权威系数均>75%,专家全体权威系数为0.86;两轮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W)分别为0.450和0.44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轮专家文字建议分别为26条和5条,最终确立的评估体系指标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结论初步建立手术切口风险评估工具框架,为有效测评患者术后切口的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手术切口感染 评估工具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后切口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8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切口发生的概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切口发生的概率分别为3.7%,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引起切口的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切口的概率,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干预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剖宫产切口高危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两组剖宫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2组的产妇在体重指数、胎膜早破、合并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和A1组产妇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影响切口的高危因素为体重指数、胎膜早破、合并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论剖宫产切口高危影响因素主要有体重指数、胎膜早破、合并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在产妇的围手术期进行更加严格的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切口的发生率。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感染 高危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在妇产科腹部手术中,切口发生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本文通过对40名出现伤口感的患者对照试验来对切口发生感染这一并发症出现的原因进行探究,同时分析如何能够治疗或者预防这一并发症是本文的目的。本文选用对比的试验方法是,选取40例切口出现感染的人员与切口不发生感染的人员进行对照试验,来分析和探索切口发生感染的原因和解决方式。最后得出结论,然后由于切口发生感染的原因较多,在进行术后的护理时需要医护人员进行认真的工作,尽可能的减少切口发生感染这一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切口相关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12月385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中32例发生切口的患者作为重点分析对象,分析引起骨科手术切口的相关因素,并在之后的骨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防范对策,对比分析实施防范对策前后一年内骨科手术切口率、护理满意率的变化。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施防范对策后骨科手术切口率明显下降,护理满意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切口与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不足有关,在护理工作中加强细节管理有助于减少骨科手术切口

  • 标签: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切口的相关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016年期间共收治的需进行手术患者且发生切口70例患者作为感染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手术且无切口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的影响因素。结果经比较,感染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体质指数、切口类型Ⅲ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患者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营养不良等因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患者的年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体质指数、切口类型Ⅲ是手术切口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分析我院切口的危险因素,并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手术切口的发生。

  • 标签: 手术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手术切口的危险因素以及干预对策进行分析。方法于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集骨科手术患者的资料72份,根据患者发生切口的情况分为两组,每组36例,A组为切口患者,B组为非切口患者;通过组间资料的比对,分析骨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的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A组(切口)患者年龄、手术时间、体质量指数、卧床时间、开放性骨折发生率等指标均较B组(非切口)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以上指标均是骨科手术切口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针对骨科手术患者切口危险因素,需采取科学、有效对策加强防控,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以降低手术切口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在普外科临床手术患者治疗中影响其发生切口的主要因素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 201 8 年 6 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前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预防切口的应用的价值。方法观察不同时间,不同方式,使用不同的抗生素发生切口情况。结果2096例外科手术共发生切口52例,感染率为2.48%,术前(0.5--1h)使用抗生素比术中、术后使用抗生素感染率更低,二三联用药比一联用药感染率更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外科手术预防切口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和时间,做到合理用药。

  • 标签: 外科手术 感染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腹部手术切口因素的探究,得出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定期体检患者500例,结合患者自身身体状况、手术以及用药具体情况,对切口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60岁,ASA分级Ⅲ,血红蛋白水平<110g/L、体重指数≥22、住院时间超过一周、有基础疾病方面的感染也可能与切口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长超过2h,手术过程有无注意无菌操作等,容易诱发感染;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对切口的并发有相关性。结论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切口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注意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相关的感染因素,给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治疗腹部切口创面性创面的效果。方法60例腹部术后感染创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SD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换药治疗方法,VSD组在清创后采用VSD技术。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创面一周后细菌培养转阴、创面肉芽生长情况的差异、切口愈合时间。结果VSD组有28例(93.33%),对照组有10例(33.33%)细菌培养转阴;VSD组有29例(96.67%),对照组有13例(43.33%)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切口平均愈合时间VSD组平均15天,对照组平均46天。两组比较,均P<O.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SD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难愈性创面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腹部感染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术后切口影响因素,采取可行性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手术切口率。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66例,统计其术后一个月内发生的感染情况,并对其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例如年龄、术前住院时间、体质指数(BMI)、手术时间、手术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66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率为3.76%;年龄较大、BMI低、合并糖尿病或其他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长、备皮时间长等都是影响妇产科术后切口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妇产科患者术前应做好全方位的评估,对于高龄、营养状态不良以及合并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应给予营养支持准备,对其机体免疫和耐受力进行改善,并且手术操作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遵循无菌原则,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降低切口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妇产科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少外科手术患者切口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5年3月我院外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优质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切口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后切口发生率分别为3%、7%,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减少术后患者切口的几率,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外科 手术 切口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切口的相关因素。方法择取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3例脊柱手术患者,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术后切口的相关因素。结果803例脊柱手术患者中,18例术后发生切口,其中2例为迟发感染。相比于术后无切口患者,术后发生切口的患者年龄比较大、手术时间比较长、住院时间比较长(P<0.05);据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内固定物植入、糖尿病病史是术后发生切口的相关因素,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也证实这些因素与术后发生切口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结论对于脊柱手术患者来说,术后切口的出现与年龄、内固定物植入、糖尿病病史之间存在一定联系,需要做好干预性治疗工作,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脊柱手术 术后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