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连续白蛋白净化系统(CAPS)治疗肝衰竭患者,并与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进行比较,观察CAPS治疗肝衰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3例肝衰竭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18例行CAPS治疗,15例行MARS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CAPS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由579.6±136.3μmol/L降至473.3±96.3μmol/L(P〈0.05)、肌酐由247.8±154.5μmol/L降至180.8±119.8μmol/L(P〈0.05);CAPS治疗组与MARS治疗组患者痊愈好转率分别为55.5%和53.3%(P〉0.05)。结论CAPS能清除毒素,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其治疗肝衰竭疗效肯定,CAPS具有较优良性能价格比,适合于我国国情,值得进一步探讨、应用。

  • 标签: 肝衰竭 连续白蛋白净化系统 人工肝 血液净化
  • 简介:食管静脉曲张主要是肝硬化导致门静脉回流受阻,压力增高,引起食管壁静脉发生扩张和弯曲。胃镜下可见扩张静脉向食管腔内隆起,多为深蓝色,少数为白色或红色。呈不同形状,如直线型扩张、蛇形曲屈样扩张及串珠或结节状扩张等,扩张过度可致镜身无法通过。

  • 标签: 食管静脉曲张 饮食指导 肝硬化 门静脉 少盐低钠饮食
  • 简介: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s,HSPs)是一组高度保守肽类蛋白质,主要作为分子伴侣参与蛋白质合成、折叠、积聚、装配、运输和降解。HSPs广泛存在于人、动物、微生物、植物等各个物种细胞内,生理条件下占细胞内蛋白质总量2%-5%。近年来。HSPs与肿瘤关系备受关注,已证实胃癌发病与HSPs关系密切。

  • 标签: 热休克蛋白 胃癌诊断 细胞内蛋白质 HSPS 分子伴侣 免疫作用
  • 简介:随着国家法律建设不断健全,人们法律知识和医学知识不断普及,全民法律意识不断强化。病人对医院要求越来越高,一旦病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病人就会利用法律来寻求保护,这不仅会追究医院或医护人员法律责任,往往还涉及到赔偿问题。面对不断出现医疗纠纷,增强法律意识,特别是增强与护理有关法律意识,已是摆在广大护理工作者面前一个至关重要问题。

  • 标签: 护士 法律意识 法律建设 医疗纠纷 合法权益
  • 简介:肾病综合征(NS)病人多需要较为长期治疗,而治疗大部分时间在院外进行。院外治疗恰当与否决定病人整体治疗效果。因此,医护人员正确教授和要指导病人护理知识,现将有关家庭护理知识介绍如下。

  • 标签: 家庭护理知识 肾病综合征 治疗效果 院外治疗 医护人员
  • 简介:母乳喂养是婴儿最佳喂养方法,在营养、免疫、增进母子感情方面有不可替代优越性。但因部分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不了解,存在一定心理疑惑,为此我们就母乳喂养问题进行了孕产期宣教,并调查了母乳喂养情况,现总结介绍如下。

  • 标签: 母乳喂养知识 孕产期 宣教 母乳喂养情况 喂养方法 喂养问题
  • 简介:目的对高龄胆总管结石应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诊治99例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采用ERCP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抗感染治疗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6、2.88、1.54、2.54、2.67、6.65,P均〈0.05);研究组IL-1、TNF-α、IL-6等炎症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3、3.73、13.43,P〈0.05);研究组手术成功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47%(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8.56%(P〈0.05)。结论高龄胆总管结石应用ERCP治疗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

  • 标签: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高龄 胆总管结石
  • 简介:背景:胃癌是最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是治疗关键.目的:探讨色素内镜在胃癌早期诊断中价值.方法:纳入2008年1月-2009年7月普通内镜检查示可疑胃黏膜病变者115例,比较普通内镜和色素内镜总体诊断符合率和早期胃癌检出率.结果:病理检查示,炎性增生27例(23.5%).胃溃疡57例(49.6%),早期胃癌15例(13.O%).进展期胃癌15例(13.O%),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1例(0.9%).色素内镜总体诊断符合率和早期胃癌检出率均略高于普通内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1%对86.8%,P〉0.0580.O%对66.7%,P〉0.05).结论:色素内镜可增加病灶清晰度,有提高总体诊断符合率和早期胃癌检出率趋势,其临床应用价值还有待大样本研究证实.

  • 标签: 胃肿瘤 胃镜检查 靛蓝二磺酸钠 病理学
  • 简介: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合并TTV感染状况及其对乙型肝炎病情影响。方法采用斑点杂交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TVDNA阳性率。结果在128例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血清TTVDNA阳性者16例(12.5%),在38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阳性率(13.1%)与90例慢性乙型肝炎阳性率(12.2%)无统计学差异,混合感染TTV对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在北京地区存在TTV感染,但其致病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TTV DNA 乙型肝炎
  • 简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howelsyndrome,IBS)是最常见功能性胃肠疾病,约10%-15%全球人口受到IBS影响。虽然过去20年里已开展了很多关于IBS实验研究,但其潜在病因迄今尚不明确。且缺乏特效治疗药物。目前IBS治疗措施主要是对症处理,纠正与该病相关病理生理紊乱,改善胃肠动力、解除肠管痉挛以及减少肠内产气,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治疗 syndrome 功能性胃肠疾病 IBS 治疗药物
  • 简介:母乳足4-6个月婴儿最理想天然食品,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尤其初乳,含有丰富抗感染物质。但在哺乳之初,由于部分产妇乳头平坦或内陷以及因不能掌握正确喂养方法而出现乳头皲裂、奶胀等一系列乳房问题,直接影响了新生儿对初乳获取,并影响早期母乳喂养成功。通过临床实践,就上述问题采取了相应处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

  • 标签: 早期母乳喂养 抗感染物质 天然食品 乳头皲裂 喂养方法 乳头平坦
  • 简介:在西力国家,酗酒历来是导致严重肝脏疾病首要因素.我国近年来由酒精所致肝损害亦呈逐年上升趋势,酒精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导致肝损害第二大病因[1].典型酒精性肝病(ALD)临床上表现为脂肪肝和肝肿大、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最终将发展为不可逆性肝硬化.尽管ALD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大量资料表明,酒精代谢产物乙醛是造成肝脏和其他脏器损害主要元凶[2].乙醇脱氢酶(ADH)和肝脏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MEOS)通路均可产生毒性代谢产物乙醛,乙醛继而与机体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舷物,进一步导致蛋白酶失活、DNA修复蛋白功能损害、自身抗体形成、谷胱甘肽耗竭、线粒体损伤和氧利用障碍[3].

  • 标签: 酒精性肝病 发病机制 肝损害 磷脂代谢紊乱
  • 简介:随着内镜治疗学发展,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nasobiliarydrainage,ENBD)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应用越来越普遍,该方法简单、安全,疗效显著,现将我科32例鼻胆管引流术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急诊 床边鼻胆管引流术 护理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急性胆管炎
  • 简介:目的探讨胃镜取上消化道异物安全性及方法与技巧。方法通过我院1999年12月至2011年5月间共诊治115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15例患者,113例患者成功,成功率为98.5%。无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胃镜取上消化道是安全可行,在确保不出现大出血及穿孔前提下取出异物,故术前选择好适应症,术中根据不同异物,选择不同方法及配件是成功关键。

  • 标签: 异物 胃镜
  • 简介:目的探讨诊断性腹腔镜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2月至2000年10月进行75例诊断性腹腔镜检查.结果对28例不明原因腹水,24例腹外伤、急腹症,9例不明原因腹内肿块,6例性质不明肝脏肿块,6例肿瘤待查及2例膈肌病变,除2例不明原因腹水患者诊断未明外,余皆在腹腔镜下得到明确诊断及相应有效治疗.总诊断明确率为97.4%.有3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4.0%.结论诊断性腹腔镜检查是一种较安全、有效检查方法,在评估腹腔内病变,如肝脏疾病,不明原因腹水,腹腔内肿瘤诊断、转移病灶发现和恶性病变分期,某些腹外伤及急腹症方面有其独特而重要作用.

  • 标签: 诊断性腹腔镜检查 不明原因 肿瘤 腹水 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内
  • 简介:宫颈缝扎术常用于妊娠期宫颈内口松弛矫治。由于较多习惯性晚期流产是由宫颈内口松弛引起,住院行宫颈缝扎术成为了产科较常见手术。我院产科病区配合临床上宫颈缝扎术围术期实施了一整套护理措施,并达到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宫颈缝扎术 护理措施 围术期 宫颈内口松弛 产科病区 晚期流产
  • 简介:幽门螺杆菌(H.pylori)可引起消化性溃疡,是胃癌危险因素之一。H.pylori感染普遍存在,而且其基因具有很强种系地理结构(phylogeographicstructure)。提示其多态性可反映人类种系地理特征和迁徙史。2003年,我们将370株H.pylori菌株分为4个主要种群。这些菌株地理起源反映了人类居留史上重要事件,如玻里尼西亚和美洲殖民地化,以及非洲班图人迁徙。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H.PYLORI感染 人类 非洲 渊源 地理特征
  • 简介:材料与方法同期检出胃粘膜病变共302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96例;肠上皮化生(IM)51例;异型增生(DYS)23例.每例于胃窦大小弯侧,胃体大小弯则取粘膜组织4块,分别进行HE染色病理检查和Hp染色Warthin-starry染色.以镜下见到棕黑色典型Hp菌体为Hp阳性.

  • 标签: 胃癌前病变 幽门螺杆菌 肠上皮化生 HP阳性 胃体 胃粘膜病变
  • 简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早期(3~6h内)应用溶栓治疗法,及时溶解冠状动脉血栓,使心肌得到再灌注,从而挽救濒死心肌或缩小心肌坏死范围,改善预后,是近年来治疗AMI主要进展之一。溶栓治疗时间越早,梗死范围越小,病死率也越低。GISSI研究表明:用链激酶静脉溶栓,起病后1h内开始者,其21天病死率较6h内开始者减低47%(0.086/0.0154)。自1999年开始我科应用尿激酶(UK)溶栓疗效好、安全性高、成功率高,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溶栓治疗 病死率 急性心肌梗死(AMI) 护理 病后 梗死范围
  • 简介:背景:小肠类器官是体外研究肠道上皮最好工具,应用前景广泛,然而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研究报道。目的:在国内建立并优化小肠类器官培养技术,为小肠上皮细胞基础研究提供平台。方法:常规培养L-WRN细胞,收集含不同浓度胎牛血清(FBS)条件培养基。处死6~8周龄C57BL/6小鼠,自末端回肠起取约15cm肠段,纵向剖开,EDTA法分离、收集隐窝上皮,以基质胶包埋多聚化后加入不同浓度梯度L-WRN条件培养基,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出芽情况,待出芽达一定长度后,重新包埋传代培养。结果:与含20%FBSL-WRN条件培养基相比,含10%FBS条件培养基更有利于小肠类器官体外培养。条件培养基浓度为10%、15%、20%、25%、30%均可促使小肠类器官形成,15%条件培养基出芽率最高。结论: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成功建立了小肠类器官培养技术,并发现15%L-WRN条件培养基(含10%FBS)更有利于小肠类器官出芽。

  • 标签: 小肠类器官 原代细胞培养 L-WRN细胞 培养基 条件性 隐窝 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