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Hydantocidin是一个天然螺核苷类化合物,具有较高内吸性除草活性,但对非靶标生物毒性低,极具开发潜力。近年来,人们对Hydantocidin糖类、脱氧类似物、环二肽、交联结构类似物等新型衍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研究成果。对这些新型Hydantocidin类似物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Hydantocidin 类似物 合成 生物活性
  • 简介:云南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有着丰富耕地资源,水稻、小麦、玉米、烟草、大豆、油菜、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作物。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发展,云南地区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而在这些作物种植生产中离不开除草剂应用,但也要清楚地看到除草剂对于农作物有一定药害,逐步成为影响农业发展新问题。因而,必须重视除草剂药害预防,以实现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 标签: 农作物产量 药害预防 除草剂 农业生产技术 云南地区 耕地资源
  • 简介:以低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己唑醇在溶液中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己唑醇在正己烷中很稳定,说明己唑醇在自然光下难以降解;在254nm光照下己唑醇在丙酮、水、甲醇、乙酸乙酯、正己烷中发生光解,不同溶剂中光解速率为:甲醇>正己烷>乙酸乙酯>水>丙酮.FeCl3、H2O2、FeCl3-H2O2、β-环糊精等光催化剂能加快己唑醇在紫外光下降解,在本研究条件下,其催化能力为FeCl3-H2O2>β-环糊精>H2O2>FeCl3.对降解机理进行分析,认为己唑醇在溶液中是通过产生羟基自由基(HO·)而发生光解.

  • 标签: 己唑醇 光化学降解 光催化剂
  • 简介:地下害虫主要危害玉米地下及近地面部分,包括刚播种玉米种子、幼根、嫩茎等,尤其是在播种期及苗期危害最为严重。我国各玉米产区常见地下害虫有: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等。

  • 标签: 玉米种子 危害 大地 健康 地下害虫 播种期
  • 简介:本文综述了在杀虫剂抗性中起重要作用P450酶系研究最新进展,内容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系基因及其基因表达与调控,P450介导抗性分子基础。细胞色素P450表达表现出发育期,组织,品系特异性及可诱导性。P450表达调控机制复杂,可能受顺式调控元件(如CYP6B1)或反式作用因子(如CYP6A1)或顺式,反式因子共同调控(如CYP6D1),调控可能涉及转录增强转录机制或mRNA稳定性增加转录后机制。P450超量表达是P450酶系介导抗性主要机制,P450氨基酸替换也可能在杀虫剂抗性中起作用。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 基因表达 抗药性分子机制 基因调控 介导抗性 杀虫剂
  • 简介:为寻找新型活性杂环化合物,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以取代苯酚和氯乙酸为起始原料,经醚化、缩合、烃基化和氨解反应,设计并采用微波辅助合成了6种未见文献报道含苯并咪唑环1,3,4-噻二唑酰胺衍生物,其结构经红外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初步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对5种供试病原菌都表现出一定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7c、7d、7e和7f在50mg/L下对5种供试病原菌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

  • 标签: 苯并咪唑 1 3 4-噻二唑 酰胺 抑菌活性
  • 简介:以多菌灵为对照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悬滴法和浸渍法分别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纳他霉素对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菌核萌发毒力,研究了常温下两种药剂对菌株产孢和菌核形成影响。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及多菌灵对灰葡萄孢不同生育阶段菌体抑制作用随温度降低而有不同程度增强;分生孢子对药剂最为敏感;温度对药剂对菌丝毒力影响最显著;多菌灵对菌株不同发育阶段抑制活性均高于纳他霉素。供试药剂对菌株产孢时间和菌核产生时间无显著影响,但多菌灵可显著刺激菌株产孢和菌核形成。

  • 标签: 纳他霉素 多菌灵 灰葡萄孢 毒力 生物学性状
  • 简介:摘要:通过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板法测定了柿树炭疽病菌Collelotrichumgloeosporioides生物学特性;采用茵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常用杀菌剂对该病菌抑制作用;选择5种市售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病菌茵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最适产孢温度为25~30℃,最适生长pH值为5—6;在7种常用杀菌剂中,多茵灵、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氟硅唑对柿树炭疽病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0.1188、0.1380、0.1599和1.2972μg/mL。田间试验结果显示,25%咪鲜胺乳油6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l000倍液和25%戊唑醇水乳剂15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89.60%、88.56%、87.82%。

  • 标签: 柿树 胶孢炭疽菌 生物学特性 毒力 田间药效
  • 简介:利用"Y"形嗅觉测定仪,测定了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对4种挥发性物质嗅觉反应;以药膜法和药液定量滴加法测定了几种药剂对成虫和4龄幼虫毒力.结果表明:新鲜韭菜植株、大蒜乙醇提取物、大蒜素及多硫化钙对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均有明显引诱作用,在最佳味源浓度条件下,选择系数分别为0.77、0.78、0.46和0.36.8种药剂对成虫击倒毒力,以顺式氯氰菊酯最强,KT50为7.9382min;丁硫克百威和辛硫磷次之,KT50分别为14.285min和20.465min;氟啶脲对成虫击倒毒力最低,KT50仅为94.210min.6种药剂对4龄幼虫毒力,以毒死蜱最高,氟啶脲和辛硫磷次之,二嗪磷最低.针对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和幼虫活动习性以及不同药剂杀虫特点,提出了地上地下相结合防治方法;并根据外源挥发性物质对成虫引诱效应,探索了实行定向防治可能性.

  • 标签: 韭菜迟眼蕈蚊 挥发性物质 大蒜素 杀虫剂 嗅觉反应 毒力
  • 简介:以番茄为供试植物,采用喷雾和灌根两种施药方法,测定了吡虫啉在植株内分布动向及其对烟粉虱Bemisiatabaci防效。结果表明,喷雾后第2d,吡虫啉消解率为56.1%,第10d接近90%;灌根后第2~21d茎内持留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施药方法不同,吡虫啉对烟粉虱防效不同。喷雾法施药对烟粉虱短期防效好于灌根法(7d以内),但"持效期"较短,喷雾施药7d后,其防效大幅下降;而灌根施药后第7~21d内,吡虫啉对烟粉虱防效一直保持在65%以上,在此期间可有效控制烟粉虱危害。模拟雨水冲刷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在叶面的冲刷率始终在70%左右,表明吡虫啉叶面喷雾后没有或仅有很少一部分进入叶片内部,因此,喷雾叶片在吡虫啉持留量略高于灌根条件下,对烟粉虱防效却不如灌根好。

  • 标签: 喷雾法 灌根法 吡虫啉 烟粉虱 持留量 防效
  • 简介:为了评价11.1%吡虫啉缓释片剂对西瓜蚜虫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于2012-2013年通过田间试验于西瓜移栽时施药,研究了11.1%吡虫啉缓释片剂对西瓜蚜虫防治效果,及其在瓜秧、果实和土壤中残留量。结果表明:西瓜苗移栽时将11.1%吡虫啉缓释片剂(吡虫啉有效成分0.08g/株)施入其根部下方,施药后42d对西瓜蚜虫防治效果为83.3%,基本可满足全生育期防治需要。2012和2013年,11.1%吡虫啉缓释片剂在西瓜采收期(药后/移栽后60d)累积释放率分别为15%和32%。与吡虫啉原药处理相比,片剂中吡虫啉在土壤中迁移范围较小,药后30d,施药点下方10cm外、水平方向6cm外吡虫啉残留量低于0.2mg/kg。此外,施药点下方2~4cm处、水平方向2~4cm处土壤中吡虫啉残留动态基本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均出现在药后30d,分别为1.91和0.10mg/kg;药后120d分别为0.17和0.03mg/kg。基部瓜秧中(2012年:0~30cm;2013年:1~3节)吡虫啉含量于药后14d检出,其余时期均未检出;2年试验中,西瓜果实中吡虫啉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浓度(LOQ)0.05mg/kg,也低于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西瓜中最大残留限量(MRL)0.2mg/kg。

  • 标签: 吡虫啉 缓释片剂 西瓜 释放率 蚜虫 残留
  • 简介:经销商是农药企业销售渠道里一个重要环节,广大农药企业应高度重视经销商管理问题,特别是对经销商资信管理方面。“资信”从字面上解释,“资”是资产,指资产是否充足;“信”是信誉,指经销商是否诚实守信。资金充足、信誉良好,就表示经销商资信好。

  • 标签: 农药企业 管理问题 经销商 解密 销售渠道 资产
  • 简介:近年来,杀菌剂市场增长迅速,跑赢除草剂和杀虫剂,未来仍将会领涨全球农药市场。在三大类农药上市产品中,杀菌剂显然更胜一筹,上市产品更多,而且有多个重磅产品横空出世。像巴斯夫氟唑菌酰胺、先正达苯并烯氟菌唑、杜邦氟噻唑吡乙酮、陶氏益农Inatreq等。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杀菌剂更是自成体系地迅猛增长,成为全球瞩目的一匹黑马。

  • 标签: 杀菌剂 品种 农药市场 市场增长 酶抑制剂 杀虫剂
  • 简介:利用静态法研究了氰(C2N2)在禾谷类粮食中吸附与降解过程,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C2N2在粮食中吸附、残留和挥发行为,采用流动注射分析仪(ZIA)测定了C2N2在粮食中可能降解产物。结果表明:粮食对C2N2有较强吸附能力,熏蒸1h,90%以上C2N2被粮食吸附,其吸附能力为稻谷〉高梁〉玉米〉大麦〉小麦,同时C2N2在粮食中可降解为氰化氢(HCN)。通风后,C2N2及其降解产物HCN从粮食中缓慢挥发,其中C2N2从小麦和大麦中挥发速率高于玉米、高梁和稻谷,HCN从小麦、大麦、玉米和高梁中挥发速率高于稻谷。C2N2及其降解产物HCN在粮食中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指数模型,通风后在小麦、大麦、玉米、高梁和稻谷中半衰期(t1/2),C2N2分别为1.82、2.57、2.81、1.97和2.98d,HCN分别为4.46、4.30、4.01、3.94和5.26d。C2N2在粮食中可降解为NH4和HCN,同时产生少量NO3^-和NO2^-。C2N2在不同粮食中降解产物存在差异,在小麦和玉米中检测到HCN、NH4^+、NO3^-和NO2^-4种降解产物,在稻谷中检测到HCN、NH4^+和NO3^-3种降解产物,而在大麦和高梁中仅检测到HCN和NH4两种降解产物。

  • 标签: 熏蒸剂 氰(C2N2) 粮食 吸附与降解 残留
  • 简介:<正>一个公司在招聘人员过程中,经过重重面试最后还剩下三个人,该公司是生产梳子,最后一道考试题便是谁能把梳子卖给和尚。半个月后,三个人都回来了,结果分别如下:甲:经过努力,最终卖出了一把梳子(在跑了无数寺院之后,碰到一个小和尚,因为头痒难耐,说服他把梳子当作一个挠痒工具卖了出去)。乙:卖出了十把梳子(也跑了很多寺院,但都没有推销出去,正在绝望之时,忽然发现烧香信徒中有个女客头发有点散乱,于是对寺院主持说,这是一种对菩萨不敬,终于说服了两家寺院每家买了五把梳子)。

  • 标签: 脑白金 纽崔莱 销售过程 安利 次要功能 销售冠军
  • 简介: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8种内吸性杀菌剂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甲霜灵,甲霜灵锰锌,安克锰锌,杀毒矾,霜脲锰锌,克露和加瑞农为有效杀菌剂,霜霉威不具有抑菌效果。甲霜灵EC50值为0.4870ug/mL,抑菌效果最好,安克锰锌,甲霜灵锰锌EC50值分别为1.4261ug/mL和1.7697ug/mL,效果次之,在活体条件下,甲霜灵和甲霜灵锰锌能完全抑制大豆疫霉菌对感病大豆品种侵入,并具有较长药效期,安克锰锌,杀毒矾和霜霉威虽然具有明显防治效果但药效期很短,大豆疫霉菌菌株间对甲霜灵锰锌敏感性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与菌株来源没有相关性,EC50平均值为1.8302ug/mL,没有发现耐药性菌株,在我国黑龙江省目前缺乏有效抗病品种情况下,建议应用甲霜灵锰锌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

  • 标签: 大豆 疫霉根腐病 疫霉菌 杀菌剂 化学防治 药剂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