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唐末五代著名诗人黄滔“奋然二十四年于举场”(《莆山灵岩寺碑铭并序》),集中保存了丰富的唐代科举材料,徐松《登科记考》自乾符至乾宁年间亦有大量征引。虽时贤前人于徐氏书多所匡正,然自滔集观之,仍有可议之处。本文据《丛书集成初编》本《莆阳黄御史集》(此为清王懿荣校刊《

  • 标签: 黄滔 诗人 碑铭 订补 唐末 校刊
  • 简介:2004年元月,在成都大慈寺工地挖管道沟槽时,于地下两米处发现一石经幢。此幢无座无顶,只余幢身。幢身高97厘米,六边形,略呈梯柱状,上边宽20厘米,下边宽22厘米。幢身上面的中心有长宽7厘米,深6厘米的凹槽,为连接幢顶的榫孔。幢身六个面的上端分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字径6厘米。以下刻唐代高僧、终南山释道宣《妙法莲华经宏传序》和清代无名氏《重修多宝寺碑记》。

  • 标签: 成都市 大慈寺 石经幢 苏轼 佛教建筑
  • 简介:中国方孔银币自古有之,有记载和实物传承下来的方孔银币从西汉时期就开始了,西汉至清,中原历代王朝都有方孔银币流传至今,钱文上有的是当朝流通货币的名称,如五铢、开元通宝、崇宁通宝、永乐通宝、康熙通宝等,

  • 标签: 银币 新疆 西汉时期 历代王朝 流通货币 开元通宝
  • 简介:《孝记》撰者蔡保祯字端卿非瑞卿提要卷61史部传记类存目三云:'《孝纪》十六卷,明蔡保祯撰。保祯字瑞卿,漳浦人。'按谓保祯字瑞卿误。《孝记》卷首有朱露、林日瑞二序,皆称保祯字端卿,卷端自署为'明清漳蔡保祯端卿甫',皆非瑞卿。检《续文献通考》卷165,称保祯字瑞卿,提要之误当本此。《鉴戒录》并非'皆近俳谐之言'提要卷140子部小说家类一云,《鉴戒录》'其书多记唐及五代间事,而蜀事为多,皆近俳谐之言'。按此说未允。全书10卷66,除极少数事例如卷7'四公会'、卷8'改桥名'、'作者同'、'走山魈'、卷10'蜀才妇'外,皆关乎家国兴亡、生死祸福,与书名大体相称。朱彝尊在足本《鉴戒录》后有

  • 标签: 《四库提要》 孝纪 卷端 文献通考 清漳 存目
  • 简介:《韩诗外传》卷六:“事强暴之国难,使强暴之国事我易。事之以货实,货单而交不结;约契盟誓,约定而反无日;割国之强乘以赂之,割定而欲无厌。事之弥顺,其侵之愈甚,必致宝单国举而后已。虽左尧右舜,未有能以此道免者也。”

  • 标签: 《韩诗外传》 文史 文学作品 文学评论
  • 简介:本文综合考察有关档案和口述材料,在后人传诵之"天保大元帅刘香亭领导农民和矿工反清起义"的阶级斗争故事之上,揭示宣统元年四川威远民变的主导实是包括刘香亭在内的团保首领群体。本文认为,行政体制实为社会权力秩序的安排,既反映社会权力结构,又平衡着社会权力结构。团保制度与行政、家族、阶层、秘密社会等元素相结合,型塑了威远的基层社会政治权力形态。新政推行,基层行政模式的变革触动此既有之结构,引发新旧权力的嬗蜕与诉求,相关势力各自运作,遂致变乱。

  • 标签: 宣统元年 刘香 综合考察 行政模式 基层社会 清末新政
  • 简介:清代宫廷戏剧在中国戏曲史研究中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也是"故宫学"的重要领域,八旗戏曲活动讨论是宫廷戏剧研究的自然延展。因而,对晚清民国八旗戏曲活动的整体考察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提供智力支持。学术界近年来对包括顾太清、子弟书、车王府、八旗子弟观演剧等在内的北京八旗戏曲活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也存在热点集中、盲点较多等客观问题,在论述层次与学术视野上还有待开阔。

  • 标签: 晚清民国 北京八旗戏曲活动 研究成果
  • 简介:城市经济增长是人口增长的客观决定力量,经济发展必然带来人口的增长。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简称经合组织,OECD)针对78个城市所做的研究,分析得出的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动态关系的规律出发,以北京的人口增长为例,分析了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之间的数量关系,对大城市人口调控提出了政策建议。

  • 标签: 经济规模 人口规模 人口调控
  • 简介:文章分析了会展经济的迅猛发展需要依托一定的资源,从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几个大城市的发展特征分析,会展经济的空间运动形式主要源于离散力和吸引力,会展经济的空间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会展场馆的空间聚集与扩散,饭店、公司、资金、技术和专业人才等会展经济的生产要素依此聚散.空间运动的路径是由大城市市区到市区外围地带,结果形成从中心到城市外围的合理布局.

  • 标签: 集聚 扩散 会展 空间运动
  • 简介:龟兹石窟"相图"大都绘于券顶两侧山峦之间,画上日、月、飞行立像等空中的诸元素。"相图"在龟兹地区诞生伊始,就与烘托禅修氛围的菱格山水图结合在一起。构图成熟的"相图"则以宣扬由禅定而达到的神变为重要主题。到了唐安西都护府统治时期,汉风洞窟内的"相图"用象征净土的莲花取代了传统的天空元素。在龟兹回鹘时期,由于回鹘佛教美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相图"的绘制也体现为汉风、龟兹风两种风格。

  • 标签: 龟兹石窟 天相图 演变
  • 简介:本刊今年第1期刊登的《东瀛沉冤七十载》一文,披露了关东大地震期间600余名旅日华工惨遭虐杀的历史真相,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兴趣。吉林长春市读者孙青辰来信,希望本刊专文介绍旅日华工领袖王希夭的生平和业绩。为此,我们特编发《爱国志士王希夭》一文,以飨读者。

  • 标签: 爱国志士 共济会 日本军国主义 外务大臣 周恩来总理 中国人大
  • 简介:作为文坛巨擘,苏东坡一生历尽坎坷。坎坷中为身边异性写下的直接或间接的赞叹性的诗词里,首先能看到的是侍妾朝云的身影。

  • 标签: 苏东坡 朝云 坎坷
  • 简介:道光年间,近代中国的民族英雄关培曾在松江府任川沙营参将,但是关于关培在上海任职时期的具体活动,在新老方志中均付之阙如。道光六年(1826年)的漕粮海运是清代第一次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潲粮海运,参与海运的上海沙船就行千余艘之多,关培等押运委员随沙船队伍北上参与护航,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主要此次海运的文献为主要依据,以关培参与的漕粮押运为主要线索,梳理出关培在漕粮海运活动中的主要事实以及他作出的贡献。

  • 标签: 海运 漕粮 护航 道光年间 民族英雄 近代中国
  • 简介:鸟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鸟类种群数量的变化与栖息地环境质量密切相关。每年的春季,寂静的天空开始热闹起来,一群群不同种类的鸟儿沿着它们既定的航线,列队从南方向北方,进行着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生物迁徙。鸟类是权威的生态鉴定师和体验者。鸟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鸟类种群数量的变化与栖息地环境质量密切相关。它们在每年循环往复的迁徙过程中,从高纬度冻土地带飞越到低纬度的热带地区,或者相反,

  • 标签: 栖息地环境 冻土地带 环境变化 体验者 种群数量 观鸟
  • 简介:李约瑟(1900-1995年)英国科学家、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胚胎生物化学创始人。张福,闽清二十四都(今桔林)后洋村人。1910年9月21日出生于上海,今年103岁,是当今十大"茶界泰斗"的唯一健在者,家住福州市铜盘。1942年,李约瑟接受英国政府派遣,作为皇家科学院的代表,前往中国肩负援华使命。

  • 标签: 李约瑟 凯瑟琳 英国政府 中国红茶 科技史研究 生物化学
  • 简介:2010年5月,配合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雁塔南路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发掘了一座北宋墓葬,出土范祜墓志一合。墓主范祜官至普州安居县(今四川遂宁)知县,于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正月二十一日去世,享年六十一岁。墓主先后经历了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最终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安葬于永兴军万年县洪固乡。本文对墓志进行了录文、标点,并对墓主的家族世系、仕宦经历及北宋的职官制度等进行了简要考证。范裙的为官经历,为了解北宋基层官员的宦迹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从其家族世系的发展脉络中可管窥当时门阀制度消亡的史实。

  • 标签: 北宋 范天祐 墓志 知县
  • 简介:50年前,中央文化部、上海市和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即人民政府)曾为我国杰出的京剧艺术家盖叫先生从事舞台生活60周年及诞辰70周年举办过纪念活动,我作为一个文艺记者,有幸参与盛会的一些活动,当时的一些情景,至今犹历历在目。

  • 标签: 盖叫天 先生 祝寿 人民政府 京剧艺术家 纪念活动
  • 简介:长屿硐得温岭多石之神韵。我站在这个据说开凿有上千年的山石硐穴里.见天然生成的壁画如后现代大师的巨幅抽象画作品,美得飘忽,

  • 标签: 温岭 抽象画 后现代 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