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陈布雷以其一支笔和一身布衣,由写文章和办报纸,晋升为蒋介石的幕僚长.最后,终因看不到国民党政府的前途而服药自杀.他离开这个世界,躺进棺木里时,还是身穿布衣,佩戴着一支钢笔.陈布雷(1890—1948),原名训恩,字彦及,号畏垒,笔名布雷,浙江慈溪(今浙江慈溪县,位于宁波市西北)人.他天生聪慧,15岁中秀才,后加入南社.辛亥革命时,先后任《天津报》、《商报》、《时事新报》的主笔.1927年后,入蒋介石幕,先后任侍从室主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副部长及中央政治会议秘书

  • 标签: 陈布雷 蒋介石 国民党政府 国民党政权 辛亥革命 四明公所
  • 简介:从秦国中心的关中平原向南翻越秦岭,穿过汉中盆地,即达广袤、富庶的四川盆地。四川盆地,群山环绕,四面高大的山脉将盆地与周围地区分隔开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单元。切开盆地北缘的嘉陵江将四川盆地与关中平原连接了起来,形成中国西部地区南北向一条重要的文化通道和文化走廊(图一)。

  • 标签: 四川盆地 历史人文地理 历史自然地理 中国 西部地区 关中平原
  • 简介:<正>1987年8月11日,枝江县问安镇文化站向本馆报告关庙山遗址发现锏器情况,县文化局及本馆立即派员进行处理。铜器出土点在关庙山大溪文化遗址西南边缘外,东北距6公里处即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山楚群分布区,东距季家湖楚城址10公里。铜器系土窑场工人取土挖出。经实地调查,出土点是一座长方形土坑,西壁尚存,

  • 标签: 大溪文化遗址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县 关庙 枝江 行处理
  • 简介:<正>明王妃位于江陵县城(荆州城)西南10公里的八宝茶场周家湾村。一九八六年九月底,当地农民在山坡上耕地时发现墓室的券顶,立即报知荆州地区博物馆。随即,荆州地区博物馆和江陵县文物局组织文物考古人员联合对该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和清理。现将清理情况作简要的叙述。

  • 标签: 清理简报 博物馆 文物考古 江陵 荆州 墓葬结构
  • 简介:本文以洛阳金谷园新莽为例,从墓室建筑的层面分析了其结构与艺术特征。一方面探讨了汉代砖构墓室对地上木构建筑所进行的比拟,另一方面也指出了两者之间难以避免的差别。从汉代砖室的发展脉络中观察,该既反映出时代风格的变化,又表现出明显的特殊性,其背后所涉及的是当时社会观念和技术两方面的因素。对该案例的细致分析,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墓葬建筑的宏观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 标签: 金谷园新莽墓 墓室建筑 砖室墓
  • 简介:1955年,在山西省榆次市苏村发掘了明晋裕王,主人为第十一代晋王朱求桂。该的发现对于认识明末社会政治、厘清晋藩王世系,以及订正《明史》等文献记载中的一些谬误具有重要价值。长期以来,该的材料都没有得到详尽披露。本文在整理出土材料的基础上,从墓葬形制、建筑构件、随葬器物等几个方面对该进行了简要报道,并对墓志内容作了一定程度的解读。依据墓志并结合文献讨论了三方面的问题:其一,解读朱求桂家世以及朱审烜的命运;其二,以晋裕王为切入点探讨晋藩王对明代礼制的遵循;其三,对晋藩王陵兆域进行梳理,在整理其分布地点与范围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晋藩王陵与同在山西境内的代藩王陵、沈藩王陵兆域的异同。

  • 标签: 明代 晋裕王 墓志 晋藩王 兆域
  • 简介:南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召杏花山猿人遗址及南阳境内多处原始社会遗址中出土的化石、器物表明,远在几十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已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 标签: 南阳 考古发现 家族 原始社会 遗址 出土
  • 简介:我国古代,地下墓葬多是地上居室生活的反映,即所谓"事死如事生"。因此,借助于部分墓葬资料,也可探究古代居民日常生活的相关内容。本文以部分考古出土宋代墓葬材料为基础,通过其壁装饰内容,探究其所反映的宋代社会厅堂陈设、内寝陈设、书房陈设以及兵器架陈设四个方面的日常家庭陈设风尚。虽然只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内容,但是我们可以管中窥豹、补史之缺。

  • 标签: 宋墓 装饰 家庭陈设 起居方式
  • 简介:<正>一、巩县包拯现存情况的调查该位于巩县城南5公里的芝田乡后泉沟村南岗上。这里南望嵩岳、北依后泉沟,隔沟与寇准遥相呼应;西临伊洛河,东凭层层递增的黄土台阶地。整个地形呈北高南低,是块通风向阳、山水佳秀的“风水宝地。”这里就是著名巩县宋陵之中心的宋真

  • 标签: 封建社会 包拯 宋真宗 宋仁宗 永定 调查报告
  • 简介:<正>山水寨沟汉画像砖,位于新郑县城西约10公里的辛店乡山水寨沟村东岗上。1989年1月,该村农民在建房时发现。我所即派人前往调查,发现口已被挖开,顶填土被起走,随时都有被盗掘的可能。我们一边将此情况向上级反映,一边派人进行保护。3月,我所对该进行了清理。清理结果简报如下。一、墓葬概况该为单室子母砖券,由于填土已被农民盖房时挖去,所以地层情况不太清楚。墓门南向,墓道残存1米多,斜坡式,前窄

  • 标签: 汉画像砖 斜坡式 填土 子母 墓葬 长方形
  • 简介:考古发现表明,魏晋时期存在着盗用汉代坟墓材料造的现象。盗用者既有王公贵族,也有平民百姓。盗用汉墓材料甚至占据墓坑下葬,或是出于经济原因,或是出于风水考虑。这些建材料既可能是死者家属直接盗取,也可能是他人盗取后出售。可能为了防止地下被盗取墓葬中的鬼怪伤害死去的亲人,魏晋人在中随葬了镇兽。

  • 标签: 汉代 魏晋 盗墓 造墓 风水 镇墓兽
  • 简介:姑苏城外,颇多明清古墓。近岁或专程或便道过访数处,印象最深的,是四位明代大画家沈周、文徽明、唐寅、董其昌之墓。兹就实地所见,参以文献记载,依次作一介绍,以供喜爱四家画者之谈助。

  • 标签: 董其昌 姑苏城 沈周 墓志铭 唐寅 明墓
  • 简介:小塘土沟村位于赤峰市宁城县三座店乡政府所在地西约4公里,东距辽中京城约30公里。1987年9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平双公路基本建设发掘三座店遗址时,经民工报告得知小塘土沟村的山梁上因雨水冲刷暴露出四座古墓葬。9月7日至16日对这四座古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编号为M2、M4)。M1、M2位于小塘土沟村北约500米的山梁上,M2南距M1约10米。M3、M4位

  • 标签: 土沟村 古墓葬 内蒙古文物 乡政府所在地 公路基本建设 小塘
  • 简介:文章论述了宁镇地区大型土墩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等级、分期及其所反映的社会背景。

  • 标签: 宁镇地区 大型土墩墓 等级
  • 简介:2008年发掘的沙石岗孙吴天册元年距1979年发掘的城土盖村棱角山天册元年仅约百米,亦为平面呈双“凸”字形的前、后室砖室结构,出土青瓷器、铜器等精美文物20余件。此二砖上模印的花纹和铭文完全相同,证明主可能均与兄(倪)侯有关。沙石岗天册元年是该地区发现的第4座孙吴晚期大型砖室,对研究该地区高等级孙吴贵族墓葬的分布及孙吴时期丧葬礼俗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标签: 沙石岗 孙吴墓 天册元年 免(倪)侯 青瓷器
  • 简介:<正>在省文化厅、武汉市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武汉市博物馆和武昌县博物馆参加并联合组成的考古队,于1990年夏至1991年初,对明代楚昭王朱桢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获取了

  • 标签: 王朱 文物考古 博物馆 明代初期 武汉市 考古勘探
  • 简介:1977年7月下旬,南昌市罐头啤酒厂在基建工程中发现一座古代砖室。厂党委、革委对文物工作十分重视,派人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到我馆反映情况。在厂领导和工人同志们的协助下,我们对这座古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墓地位于南昌市京家山地区,1958年以来为配合基建曾在该地区发掘过东汉至南朝时期的墓葬多座。这次发现的古墓深埋在现今地面以下六米处,墓室系模印网钱纹青砖营筑,的平面呈凸字形。室内以一道券拱分成前后两室,后门内加一道券拱,正中砌一

  • 标签: 砖室墓 钱纹 文物工作 南朝时期 啤酒厂 基建工程
  • 简介:<正>一、洛阳发现众多壁画的历史缘由洛阳素为帝都王里,其都市的兴起,几乎与中国国家的诞生同步。根据近年考古发现和古籍记载,夏、商、西周均曾在洛建过都,西周以降建都洛阳的朝代则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和五代时期的后梁、后唐,故称洛阳为“九朝故都”,而实为十三朝故都。其都市发展史已有近4000年,建都时间累计长达1400多年,都居帝王约90多位。因此可以说洛阳在我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最早、时间最长、都居帝王最多、都城遗址也最多的一座古都。宋代司马光

  • 标签: 壁画墓 洛阳市 汉墓壁画 文物工作 新莽时期 墓室壁画
  • 简介:<正>1983—1984年中,我所先后在肖山县城南电扇厂、杭州钢铁厂转炉车间、杭州联运公司古荡仓库等基建工地,发掘、清理了一批古墓葬,现简报如下:墓葬形制以上各地所发掘的墓葬,有土坑和券顶砖室两大类:1、土坑共14座,平面形状有长方形和凸字形两种。内用原土回填,并经夯打,墓坑规整,底部四边往往有“热土二层台”,底面平整,部分底有“枕木沟”,个别内有排水沟。葬县均已腐朽,但多数中残留的棺漆痕迹表明,有合葬和单葬之分。随葬品往往较多而破

  • 标签: 底径 腹径 盘口 发掘简报 杭州地区 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