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信号素(Sema)家族最初被定义为轴突导向因子,在神经系统的轴突导向中发挥重要作用。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明,Sema家族亦参与免疫应答、肿瘤血管生成和器官形成等过程。Sema3A是Sema家族中最早被研究的轴突导向因子。近年研究发现,Sema3A在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A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Sema3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发挥抑制作用还是促进作用,目前的研究观点尚不一致。阐明Sema3A在肿瘤和自身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有望为以Sema3A为靶点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因此,笔者拟就Sema3A的结构及受体,以及Sema3A在肿瘤及AD中的作用和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信号素类 信号素3A 肿瘤 血液肿瘤 免疫系统疾病 免疫调节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门诊盆腔炎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并分析奥硝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样本来源为2015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本门诊就诊的6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奥硝唑治疗,以给药方式差异为依据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给药方式为静脉给药,研究组给药方式为静脉给药及宫腔注射给药,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采用奥硝唑治疗效果显著,静脉给药联合宫腔注射给药可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奥硝唑 盆腔炎性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盆腔炎性疾病可引起一系列异常的上生殖道炎症反应,异常的炎症反应可产生大量的促炎症介质,进而刺激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等,形成促进肿瘤进展的炎症性微环境。盆腔炎症性疾病可通过减弱子宫颈上皮的机械屏障及免疫应答增加子宫颈癌的发生风险,与代谢综合征协同作用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诱导TP53基因突变及肿瘤相关免疫细胞形成等多种途径进而增加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风险。

  • 标签: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感染性疾病都是全人类需要重视的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疾病,必须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这样才可以减少人们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基于此,本文以感染性疾病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状况,而且提出了感染性疾病防控面临的挑战和应对工作,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流行状况 防控 挑战 应对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疾病患者采用全科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我院选取 2017年 05月 ~2019年 05月 110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N=55)和参照组( N=55),其中基础护理对象,定义为参照组,全科护理对象,定义为研究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 96.36%),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 83.64%), P< 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高于参照组, 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采用全科护理服务,护理效果优异,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科护理 老年慢性疾病 生活质量 影响分析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杜鹏 李宁 蒋玮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国际遗传学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遗传学教研室,广州 510080;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临床基因检测诊断中心 51062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临床基因检测诊断中心 510623,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遗传学教研室,广州 510080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病(pantothenate kinase-associated neurodegeneration,PKAN)家系进行致病性变异鉴定并对已发表的文献进行综述,为以后临床诊断、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用PCR扩增PANK2基因并进行Sanger测序。根据ACMG/AMP指南对新变异进行致病性分析。同时通过数据库查询已发表的病例并对其进行综述。结果在先证者中发现2个可能的变异,其中c.1355A>G(p.D452G)来自先证者的母亲,为已知的致病性的变异,c.833G>A(p.R278H)来自先证者的父亲,为新变异,根据ACMG/AMP国际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将其定义为可能致病性的变异。通过查询数据库回顾了80篇文献中的263个患者,详细总结了临床表型和变异位点,对基因型和表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肌张力障碍是PKAN最常见的表型,142个致病性的变异位点中最常见的变异为c.1583C>T(p.T528M)(43/526)。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报道的变异位点随机分布在PANK2基因的c.390C之后,但在c.390C之前未报道任何致病性的变异。结论c. 833G>A(p.R278H)是引发PKAN的新的可能致病性变异。已发表病例的总结能够为今后相关患者的临床诊断、遗传学诊断及生育指导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泛酸激酶相关性神经变性病 PANK2 新变异 致病性鉴定
  • 简介:摘要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3(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3, Sirt3)与神经系统变性病关系密切。研究结果显示在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异常蛋白在神经元中的沉积增多,导致线粒体发生氧化应激损伤。而Sirt3能通过去乙酰化作用,减轻氧化应激对线粒体的损伤,可能对延缓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神经系统变性病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3 线粒体 氧化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输血前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检测在控制医院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6-20192436例进行感染性疾病指标检测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对HBsAg、抗-HCV、抗-TP、抗-HIV进行检验,了解患者感染情况。结果436例患者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检出33例,占7.57%。其中HBsAg阳性21例,阳性率为4.82%;抗-HCV阳性5例,阳性率1.15%;抗-TP阳性4例,阳性率0.92%;抗-HIV阳性3例,阳性率0.69%。四组指标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率高于其他三组。结论输血前对患者进行感染性指标筛查,可以了解患者感染情况,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采取预防措施,同时可避免医疗纠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输血 HBsAg 抗-HCV 抗-TP 抗-HIV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使用激素期间的效果。方法:选取患者 10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的( 43.75±6.29)分、 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依从性,并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加强用药安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风湿免疫性疾病激素药物依从性认知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早期盆底康复训练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 。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阴道分娩 PFD 患者 80 例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0 例。对照组在产后 6 个月、观察组在产后第 42 天 行 产后盆底康复训练 ,比较两 组产妇的 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盆底肌电位和阴道收缩压 。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盆底肌电位及阴道收缩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电位及阴道收缩压升高更加显著( P< 0.05 )。 结论 对阴道分娩产妇在产后第 42 天行盆底康复训练 取得 的临床效果最为显著, 可以有效的改善产妇的盆底肌电位和阴道收缩压 。

  • 标签: [ ] 阴道分娩 盆底康复 不同时间 盆底康复训练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自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传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 4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方法,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在 感染性疾病科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感染性疾病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子宫下段缝合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PPP)伴胎盘植入性疾病(P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6月1日,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妇幼保健院接受剖宫产术分娩,并于术中采用环子宫下段缝合术+常规子宫下段-宫颈缩窄缝合术的5例PPP伴PAS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5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出血量、生命体征、血液制品用量,娩出新生儿情况,以及患者术后恢复、随访等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结果对本组5例PPP伴PAS患者的研究结果如下:①年龄为28~37岁;均有剖宫产术分娩史,此次妊娠距离上次剖宫产术时间为3~113个月;4例采取择期剖宫产术分娩,1例采取急诊剖宫产术分娩。②剖宫产术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及中心静脉插管,并且均采用腹部直切口;于子宫下段-宫颈胎盘植入部位人工剥离胎盘后,均采用环子宫下段缝合术+Hwu缝合术,其中3例联合使用防波堤缝合术(1例还联合使用Cho缝合术);术中生命体征均平稳,术中出血量为800~1500 mL、输血量为400~800 mL,手术时间为45~96 min,术后均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观察;分娩新生儿情况均良好。③均未发生感染;术后ICU观察4~8 d后,均痊愈出院;出院随访腹部伤口均愈合良好,术后30 d腹部超声检查均显示子宫复旧良好。结论环子宫下段缝合术联合其他子宫下段-宫颈缩窄缝合术,可以有效控制PPP伴PAS孕妇剖宫产术出血,并且预后良好。

  • 标签: 前置胎盘 胎盘,侵入性 产后出血 剖宫产术 环子宫下段缝合 缩窄缝合 孕产妇
  • 作者: 郜洪宇 孟焕新 侯建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04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郜洪宇现在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 300070
  • 简介:摘要S100A8/A9蛋白是由S100A8与S100A9蛋白组成的异二聚体,属于钙结合蛋白S100家族,是中性粒细胞的主要胞质蛋白,在免疫炎症反应中发挥多种胞内、胞外的生物学功能。近年研究发现,S100A8/A9与牙周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S100A8/A9在诊断牙周炎症性疾病、监测牙周炎症活动性、评价牙周治疗效果以及预测牙周炎易感性等方面有望成为新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就S100A8/A9蛋白与牙周炎症性疾病关系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文献综述。

  • 标签: 钙结合蛋白质类 钙粒蛋白A 钙粒蛋白B 牙周炎 牙龈炎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宇薇 李辉 段东辉 韩丽媛 刘世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25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盘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24010,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15010,中国科学院大学华美医院,宁波 315200;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生命与健康产业研究院公共卫生与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宁波 31520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05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北京 100050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中,非传染性疾病(NCD)的情况进行评价和预测。方法利用全球疾病负担开放数据,获得"一带一路"沿线126个国家(含中国)1990-2017年每年分国别的四大慢性病早死率和自杀死亡率,使用百分数缩放法计算指标得分(0~100分)、几何平均数法计算NCD总得分,对2017年126个国家四大慢性病和自杀得分,以及NCD总得分进行比较。结合社会人口学指数(SDI)进行相关性分析。使用1990-2015年年均变化率对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SDG慢性病早死率和自杀死亡率各国实现情况进行预测。结果2017年126个国家NCD指标总得分中位数为82.7分,其中中国得分87.6分,排名第33位。排名前3位的国家分别为科威特(98.1分)、秘鲁(97.5分)和意大利(96.0分),排名最低的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仅为28.9分,其次为瓦努阿图(54.7分)和乌克兰(58.0分)。NCD指标总得分与SDI值相关性r=0.33(慢性病早死率0.45,自杀死亡率0.09)。预计到2030年,能够实现SDG慢性病早死率目标的国家有15个,中国则要在2038年实现;能够实现SDG自杀死亡率目标的国家有15个,中国将于2024年提前实现。结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NCD指标上表现存在差异,中国实现SDG慢性病早死率目标形势严峻。国家间应加强多边合作,优势互补,降低沿线国家人民慢性病早死率和自杀死亡率,提升沿线各国人民的健康水平。

  • 标签: 一带一路 可持续发展目标 非传染性疾病 慢性病 自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保健对 婴 幼 儿 生长发育及营养性疾病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社康中心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接受预防保健的 婴 幼 儿 128 例,根据其是否接受儿童保健分组,其中 64 例接受儿童保健(观察组),另 64 例未接受儿童保健(对照组),比较两组 婴幼儿 生长发育状况和营养性疾病状况 。结果:观察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 1.56% 低于对照组 18.75% ( P< 0.05); 3 个月时,观察组婴儿体重、身高比对照组,差异小( P>0.05 ), 12 个月时,观察组体重、身高均高于对照组 ( P< 0.05),观察组神经心理发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 P< 0.05)。结论:婴 幼 儿定期到 院 接受儿童保健,对其身体和神经心理生长发育,以及预防营养性疾病均有积极意义 。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针对疾控中心感染性疾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微生物检验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将选取的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所收治的 80 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了主要的研究对象,并且划分为了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 40 例,研究组 40 例,对照组并没有实施任何检查方案,而研究组则采取的是微生物检验方案。结果:研究组感染患者中,轻度感染比例为 67.50 % , 中度感染比例为 27.50 % , 重度感染比例为 5.00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疾控中心感染性疾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微生物检验的作用较为突出,并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疾控中心感染性疾病 预防和诊断治疗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治疗中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本院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实验时间为 2018 年 5 月 -2020 年 7 月,共计 68 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对 68 例患者进行编号,按照编号奇偶性确定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通过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对两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 :分析本次实验,实验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有着较大幅度的提升, 79.4% 明显低于 97.1% , 两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间差异显著( p < 0.05 );对本次实验展开分析,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概率显著下降,甲组及乙组分别有 7 例、 2 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20.6% 明显高于 5.9% ,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概率间差异较为突出( p < 0.05 )。 结论: 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治疗中子宫动脉栓塞术有着较好的效果,其在提高止血总有效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几率方面效果较为突出。

  • 标签: 妇产科 出血性疾病 保守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练技术在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患者术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14例LPR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延续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延续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练技术进行延续护理。采用咽喉反流症状指数(RSI)、咽喉反流体征量表(RFS)、LPRD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调查表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出院后1、3个月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入院时RFS、R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RFS、R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练技术应用于LPRD患者术后延续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健康教练技术 咽喉反流性疾病 延续护理 遵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