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腔软骨切取翻转治疗耳腔前突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收治8例耳腔前突畸形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6~41岁。采用经颅耳沟切口,分离暴露前突的耳腔软骨背侧面,将前突的耳腔软骨作椭圆形的全层切开,并将之剥除,经十字划痕后翻转180°,重新植入耳腔相应区域,可吸收线适当缝合固定,耳腔打包包扎。术后早期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有无血肿发生,远期观察耳腔皮肤有无皱缩,耳腔有无继发畸形。结果所有患者耳腔前突畸形均得到明显的矫正,切口愈合良好,且无局部血肿,经6~12个月随访,耳腔区皮肤无明显皱缩,结构无明显变形,患者及家属均感满意。结论采用耳腔软骨翻转后原位移植,可有效矫正耳腔前突畸形,效果良好。

  • 标签: 耳软骨 耳甲腔 畸形 回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减和亚临床减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减患者(I期)和80例亚临床减患者(II组),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8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情况。将亚临床减组按TSH分层(分为TSH4.78~10uIU/L和TSH>10uIU/L)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I组TG、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I组TC、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层后,TSH4.78~10uIU/L几亚临床减组CHO与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统计学差异,TSH>10uIU/L几亚临床减组CHO、TG、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减和亚临床减患者血脂水平明显升高,且亚临床减患者血脂升高与TSH值升高有关。

  • 标签: 甲减 亚临床甲减 血脂 促甲状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型流感应用流预防方的预防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本院工作的54例急诊科医护人员,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对照组不做预防措施,研究组服用流预防方,对两组预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感染6例,感染率为22.22%,发热超过39℃,研究组感染1例,感染率为3.70%,轻微发热,低于37.5℃。研究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预防方可以有效减少流发病情况,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甲流预防方 甲型流感 预防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拔联合旁真皮-脂肪瓣填塞术治疗双侧重度卷曲型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的7例双侧重度卷曲型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4例,年龄25~49岁,平均35岁。采用拔联合旁真皮-脂肪瓣填塞术进行门诊手术治疗。结果7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无感染。术后1~2周疼痛全部缓解。随访12~24个月,新生甲板均长出,无卷曲畸形,沟无红肿,无甲沟炎复发,患者均对疗效满意。结论拔联合旁真皮-脂肪瓣填塞术治疗双侧重度卷曲型嵌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嵌甲 重度卷曲型嵌甲 拔甲 真皮-脂肪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部分拔沟重建术治疗拇趾嵌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门诊98例拇趾嵌症患者实施部分拔沟重建术。结果98例拇趾嵌症患者10-12天床干燥无渗出,1-2个月左右旧趾甲退尽,长出正常新趾甲,经12个月随访仅2人复发。结论部分拔沟重建术治疗拇趾嵌症因创面小,有效缩短病人换药时间,使复发率大大降低,约为2%,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拇趾嵌症的方法。并且专业的护理、换药技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部分拔甲 甲沟重建 嵌甲症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乙酰氨基酚栓对小儿发烧的降温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接诊的发烧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布洛芬混悬液降温,而研究组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栓降温,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起效时间、退热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患儿体温,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则为83.33%,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起效时间明显更短,而退热持续时间则明显更长,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体温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均有少许轻微不良反应,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发烧降温采取对乙酰氨基酚栓处理可取得不错的效果,安全性高,起效快,持续时间久,值得借鉴。

  • 标签: 小儿 发烧 降温 对乙酰氨基酚栓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以碘作催化剂,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通过超声辐射快速合成了乙酰水杨酸.最佳合成条件为:原料比n(乙酸酐)∶n(水杨酸)∶n(碘)=100∶50∶1,超声功率300W,辐射时问15min,产率96.2%.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环境友好,节约能源,产率高.

  • 标签: 超声辐射 水杨酸 乙酸酐 乙酰水杨酸 碘催化 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乙酰氨基酚栓对小儿高热的降温效果。方法从我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之间接受治疗的小儿高热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萘普生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半小时至两小时内体温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在用药后一小时后体温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体温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对小儿高热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退烧效果更加明显,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栓 小儿高热 降温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乙酰氨基酚栓对小儿高热的降温效果。方法:从我院 2017年 4月 -2018年 8月之间接受治疗的小儿高热患者中随机选取 98例,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 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萘普生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半小时至两小时内体温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在用药后一小时后体温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体温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栓 小儿高热 降温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证实HPSE参与了心肺复苏后脑血管通透性改变,确定HPSE在HIE患者血管通透性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通过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以院内心跳骤停后复苏成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12小时格拉斯哥(GCS)评分分3组。收集HPSE、颅内压等数据并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根据各组颅内压变化,明确脑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参与了心肺复苏后HIE的形成过程;2.证实HIE患者的HPSE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3.HIE的严重程度与患者预后成正向关系;4.HPSE参与了心肺复苏后脑血管通透性改变。结论:HPSE参与了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形成,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变脑血管通透性参与。

  • 标签: 乙酰肝素酶,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
  • 简介:本文分别采用碘滴定法和邻苯二胺比色法测定发酵乳中的乙醛和双乙酰含量,试验显示这两种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和重复性好。通过在鲜奶中添加不同浓度外源性乙醛和双乙酰,经组织感官评价小组品尝和统计,结果显示乙醛能赋予酸奶清爽的芳香味,双乙酰能带来较重的奶油香味,两者可品尝到的最低阈值均为5mg/L,质量含量超过30mg/L时,会使酸奶产生不愉快的风味。当酸奶中乙醛和双乙酰质量含量比例为2.5:1时,酸奶香气最佳。

  • 标签: 乙醛 双乙酰 风味
  • 简介:概述了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carboxylase,[EC6.4.1.2],ACC酶)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以及以ACC酶为作用靶标的抑制剂的发展状况.根据抑制剂在体内与体外的抑制数据,讨论了化合物物理性质与结构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ACC酶抑制剂主要有芳氧苯氧丙酸酯类、肟醚类环己二酮类、芳氧苯基环己二酮类和三酮类环己二酮.其中肟醚类环己二酮和芳氧苯氧丙酸酯类ACC酶抑制剂已经有几十种商品化的产品.目前新发现的芳氧苯基环己二酮类和三酮类环己二酮类ACC酶抑制剂可能成为新的除草剂热点.

  • 标签: 乙酰辅酶A 羧化酶 抑制剂 研究进展 除草剂 芳氧苯氧丙酸酯
  • 简介:美国消费者保健品协会(CHPA)规定,从今年6月开始,对出售的儿童乙酰氨基酚(单一成分)液体制剂,每毫升只能含有32毫克对乙酰氨基酚。这项规定出台以后,32毫克/毫升浓度的,将成为适用于12岁及12岁以下儿童的唯一标准。相关产品包括强生旗下生产的儿童用泰诺林以及其他品牌的产品。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 制剂浓度 液体制剂 儿童 美国 相关产品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的使用情况,探讨其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2060例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的病例,对适应证、疗程、给药剂量、给药频次、给药途径、溶媒、溶媒量、配伍禁忌、滴注速度及36例发生ADR/ADE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60例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的病例中,超说明书用药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溶媒选择不适宜(66.96%)、给药剂量不适宜(18.10%)、溶媒量不适宜(11.99%);36例ADR/ADE病例中,引起ADR/ADE的因素有未标注滴速(100.00%)、溶媒及溶媒剂量不适宜(69.44%)、无适应证用药(11.11%)。结论: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合理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药品的不合理使用是导致ADR/ADE发生的主要原因。

  • 标签: 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事件 评价 合理用药
  • 简介:婴幼儿急性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e)农药中毒可因接触、误食而引起。由于中毒病史不清、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危重,极易误诊及失治。我院l995年11月~1996年12月共收治164例,现将其临床表现及有关诊治问题分析如下。

  • 标签: 婴幼儿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 洗胃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乙酰天麻素片在临床应用中治疗眩晕症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搜集2017年5月-2018年5月来我院脑病四科门诊就诊患者中符合“眩晕症”(脑动脉硬化性眩晕及颈性眩晕)诊断标准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8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乙酰天麻素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停药1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5%,对照组复发率为27.8%,其复发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有3例出现恶心、干呕、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结论乙酰天麻素片治疗眩晕症效果显著,安全且复发率低,临床中可使用。

  • 标签: 眩晕综合征 乙酰天麻素片 临床观察 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