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系由心房间隔在胎儿期发育不全所致,患病率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约占25%~35%。本文旨在探讨心房间隔缺损的多普勒超声诊断。

  • 标签: 心房间隔缺损 彩色多普勒 超声 诊断
  • 简介:心房搏动性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洋地黄类中毒等情况下发作。心房搏动性颤动发作时心律有时过速、有时心动过缓。心电图结果可以诊断。本文论述心房波动性颤动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等内容。

  • 标签: 心房 搏动性颤动 治疗
  • 简介:【 摘要】 心病重构可导致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同时心血管不良事件又会加重心房重构,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应对心房重构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控制病因,进行早期的诊断与干预,从而为临床提供依据。

  • 标签: 心房重构 常见病因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的讨论心房颤动患者内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原则为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应恢复窦性心律,对永久性房颤则应采用华法林加抗凝治疗。

  • 标签: 心房颤动 内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胸静脉包括上腔静脉、肺静脉、Marshall静脉(veinofMarshallVOM)、下腔静脉、上腔静脉、冠状静脉和奇静脉。人类奇静脉无肌袖,但可于犬中发现。冠状静脉周围的肌袖是心律失常潜在起源点,但其激动很难和左心房的激动区分开来,临床对其研究甚少。最近研究观察到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时可被肺静脉的反复快速激动(repetitiverapidactivitiesRRAs)所启动。在心房颤动时,Marshall静脉和肺静脉比左心房的激动周长更短,而左心房的激动周长比右房短,提示胸静脉是维持心房颤动的反复快速激动的来源。

  • 标签: 阵发性心房颤动 上腔静脉 反复快速激动 冠状静脉 RAPID
  • 简介:摘要目的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病残率和致死率高,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经过多年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房颤的治疗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尤其是近年来导管消融术和微创外科的开展,为房颤的治疗带来革命性变化。但由于房颤机制的复杂性和患者的不同并发症等多种因素影响,单一治疗往往效果欠佳,故治疗上仍以包括频率和节律控制和预防血栓栓塞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为主

  • 标签: 心房颤动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2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资料分析。患者主诉心跳加快、心悸、头晕眼花、压迫、疼痛、在轻度体力活动或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等症状。结果52例心房颤动患者经过治疗后,有显著效果29例,有所好转15例,出现并发症2例,无效5例,自行出院1例。结论在同时进行抗凝治疗的房颤人群中,死亡与卒中不相关。这些结果强调有必要找出有效抗凝治疗以外的干预措施,以进一步降低房颤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心房颤动 窦性心律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任向边头老山东亲人,你们好吗?我们在新疆一直挺好的。我们刘姓一大家子已在新疆生活四十八年了。如今三代人在一起,再过几年,就四世同堂了。我们家多年住在西部边城昌吉市叫“宁边路”的一个生活社区。至今已有四十八年,足够说“安定”这个词了吧。2013年8月8日,我父亲八十岁。这天早晨,我去看望父亲。

  • 标签: 新疆 家园 生活社区 昌吉市 父亲 边城
  • 简介:心房颤动或称心房纤颤(简称房颤),主要表现为“心跳异常的紊乱”致使心输出量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40岁以上者无论男性或女性。其发病率约为2‰。超过60岁的人群有1%发现房颤,年龄大于69岁房颤的发生率超过5%,80岁以上人群的发生率达10%。由于人类寿命的延长,临床上遇到的房颤患者势必日益增多。

  • 标签: 心房颤动 病因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房食管瘘是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罕见但致命的并发症。如何预防心房食管瘘的发生,对心房食管瘘进行早期识别与处理,是心房颤动导管消融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食管损伤 心房食管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昼夜不同时间对犬行右心房快速起搏(RAP)观察其对心房颤动(房颤)诱发情况及自主神经重构的影响。方法18只杂种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白天起搏组(D组)、夜间起搏组(N组)和对照组(C组),各6只。其中,D组起搏时间为6:00至18:00,N组为18:00至次晨6:00,C组为装入起搏器不起博。所有犬饲养8周后测定其心率变异性(HRV)、各部位不应期(ERP)及房颤诱发情况,同时测定血清及心房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乙酰胆碱(ACh)水平,心房组织中交感神经(TH)和副交感神经(ChAT)的表达情况,以观察昼夜心房刺激对炎性因子及神经重构的影响。结果8周后,D组和N组HRV各参数除低频(LF/HF)外均显著高于C组,且D组亦明显高于N组,而C组中HRV各参数与基线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各部位ERP均显著低于N组,ERP离散度(dERP)则高于N组[(27.33±5.16)ms对(17.67±6.86)ms,P<0.05];与C组比较,N组各部位ERP均较低且dERP较高[(17.67±6.86)ms对(9.50±3.27)ms,P<0.05]。D组的房颤诱发率显著高于N组和C组[(70.37%±18.14%)对(46.30%±19.14%),(11.11%±0.99%),均P<0.05]。与N组和C组比较,D组犬RAP可明显升高ChAT、TNF-α和IL-6,降低TH和ACh水平。结论长期间断白天心房RAP较夜间RAP更易诱发犬心房电重构和神经重构,进而促进房颤发展。

  • 标签: 心房颤动 自主神经系统 心率变异性 电重构 昼夜节律性
  • 简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常见于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等,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即孤立性房颤。房颤除可引起心悸等症状外,还可以因心房缺失泵血功能而使心输出量降低,导致心房的血流淤滞,促使血栓形成。我国房颤的成人患病率约为0.77%,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双源CT 肺静脉 左心房 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