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噪声作业工人职业体检后的异常结果。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0例噪声作业工人,对其进行体检。结果300例工作人员经过体检后,职业禁忌症比例为9.33%,怀疑噪声比例为2%,听力受损比例为36.67%,血压产生异常比例为28.67%,心电图产生异常比例为34.67%;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左右耳听力损伤、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升高情况数据经过对比分析可知,P<0.05,差异性显著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噪声作业能够对工人的听力以及心血管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体检,并对其予以相应的防治。

  • 标签: 噪声作业 职业体检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噪声环境人员健康状况,分析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及职业病病人方法选取2013年某电子厂来我中心体检的噪声岗位职工506名为研究对象,在所有体检人员中,男职工300人,女职工206人,平均年龄为(32.8±9.5)岁,工作年限最长者29年,最短者4.5个月。依照最新颁发的《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与《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对相关人员进行检查。结果在506名职工中,出现失眠多梦,耳鸣,记忆力下降,头痛,精神萎靡者共计152名,其中16人有高血压史,甲状腺功能亢进13人,异常检出的概率和职工年龄的大小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听力受损和职工工龄龄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工人如果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对其听觉系统造成不可逆伤害,因此,相关部门为了在根本上将这种现象加以改善,就要强化对其卫生管理工作,保证噪声岗位从业人员身体健康。

  • 标签: 职业健康体检 噪声 听力损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铅蓄电池企业进行优化改造铅尘浓度超标岗位的通风系统的防治模式。方法对惠州市2所铅酸蓄电池企业通风系统进行调查及检测,根据调查检测结果,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和整体工艺布局,对其铅尘浓度超标岗位的通风系统进行科学优化改造,评估改造前后排风罩罩口风速、控制风速、空气铅尘TWA浓度、铅作业人员血铅浓度等。结果改造前,两所企业包板、烧焊检测点的控制风速、排风罩口量、罩口面积、罩口平均风速分别为0.29m/s、0.25m/s;9550.0m^3/h、11230.0m^3/h;0.49m^2、2.23m^2;5.24m/s、1.40m/s,进行吹吸式排风改造后,2个检测点的控制风速分别达到2.20m/s、2.00m/s;44327.6m^3/h、441427.0m^3/h;4.80m^2、4.80m^2;2.26m/s、2.57m/s,改造后通风系统参数能满足控制工作场所铅烟/铅尘的要求;改造前测定铅尘58次,超标15次,合格率为74.1%;改造后测定铅尘58次,超标1次,合格率为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造后工作场所铅尘TWA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改造后两所企业铅作业人员血铅浓度显著低于改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优化改造铅烟/铅尘浓度超标岗位的通风系统等综合治理模式,可有效控制职业铅接触危害。

  • 标签: 铅酸蓄电池 通风系统 优化改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职业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2019年4—9月抽取沈阳市2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手术室护士进行横断面与回顾性调查结合的方法,发放手术室护士肌肉骨骼疾患标准调查表和自设的手术室护士人体工效学情况调查问卷,对300名手术室护士近1年职业肌肉骨骼疾患的现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职业肌肉骨骼疾患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为284份,有效回收率为94.67%。(1)近1年手术室护士职业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率为86.62%(246/284),颈部患病率最高72.54%(206/284),其他依次为腰部71.13%(202/284)、肩部62.68%(178/284)、背部48.94%(139/284)、膝34.15%(97/284)、手腕30.99%(88/284)、踝足25.35% (72/284)、髋臀21.48%(61/284)、肘14.79%(42/284)。(2)手术室护士工效学负荷总分为(51.21±8.10)分。负荷水平"高" "中" "低"者分别占3.17%(9/284)、80.28%(228/284)、16.55%(47/284),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1.962,P<0.001)。(3)患病组与非患病组不同特征比较,结果显示,不同职称(χ2=8.883,P=0.031)、BMI(χ2=9.023,P=0.011)、每日平均工作时长(χ2=5.212,P=0.022)、人体工效学负荷(χ2=8.098,P=0.017)的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OR=1.808)、文化程度(OR=2.104)、职称(OR=1.686)、婚姻状况(OR=3.739)、每日平均工作时长(OR=2.205)是手术室护士职业肌肉骨骼疾患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职业肌肉骨骼疾患患病率高,人体工效学负荷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每日平均工作时长、工作年限、职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导致发生职业肌肉骨骼疾患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 影响因素 工效学负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黑龙江省职业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方法调查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1日在黑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院就诊的职业哮喘患者146例。采用医生与患者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根据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显示,146例职业哮喘患者中,未得到控制的82例(56.2%),达到良好控制以上的患者共64例(43.8%);过去的近2年内,因哮喘加重住院59例(40.4%),急诊就诊56例(38.3%);将Spearman相关分析中P<0.05的因素选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经后退法筛选后显示吸烟情况(OR=7.325)、过敏史(OR=6.413)、哮喘规范化治疗(OR=8.567)、哮喘教育的接受情况(OR=6.622)、合并鼻炎(OR=7.817)、SAS(OR=14.837)及SDS(OR=9.821)评分情况是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P<0.01或<0.05)。结论对职业哮喘患者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应积极推广规范化治疗。吸烟情况、过敏史、哮喘规范化治疗、哮喘教育的接受情况、合并鼻炎、SAS及SDS评分情况是职业哮喘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职业性哮喘 治疗效果 危险因素 logistic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依地酸钙钠注射液治疗职业铅中毒临床疗效。方法 针对院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185例职业铅中毒病患作为研究对象,予以依地酸钙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历经1次疗程病患17例,2次疗程病患62例,3次疗程病患70例,4次疗程28例,5次及以上疗程病患8例,疗程4.5±0.3次。通过针对处理后病症改善康复,未出现严重负面事件。结论 依地酸钙钠注射液治疗职业铅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突出,病患一般需要保持多个疗程治疗,并且重视与把控负面反应。

  • 标签: 依地酸钙钠注射液 职业性铅中毒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在职业慢性铅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2月—2020年9月收治的72例职业慢性铅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6例,将基础护理措施应用在常规组患者护理中,研究组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穴位贴敷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血铅含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血铅含量(221.85±10.06)与常规组的(261.87±11.84)相对比明显要低,且研究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78%)要低于常规组患者的(22.22%),P

  • 标签: 穴位贴敷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对职业哮喘患者行岩盐气溶胶疗法的效果及AQLQ评分影响意义。方法:样本收集时间段在2018.12~2021.07期间,以60例职业哮喘患者为研究样本资料,动态随机化分组,用药方案对比,探讨临床应用价值,对照组/30(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30(常规+岩盐气溶胶疗法),对比患者肺功能指标、AQLQ评分。结果:实验组相较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在治疗后有积极改善,(P<0.05)。结论:岩盐气溶胶疗法治疗职业哮喘,可积极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优化患者AQLQ评分,临床疗效积极,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职业性哮喘 岩盐气溶胶疗法 效果 AQLQ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在职业慢性锰中毒致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于2020年12月-2022年5月间收治的26例职业慢性锰中毒致神经衰弱患者,对本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比较职业慢性锰中毒致神经衰弱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指标差异。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阳性体征症状评分,护理后优于护理前(P<0.05);比较两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优于护理前(P<0.05);本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64±4.22)分。比较本组患者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问卷结果,护理后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在职业慢性锰中毒致神经衰弱患者护理干预中,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增强疾病管理能力,具有可行

  • 标签: 综合护理 锰中毒 神经衰弱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也在不断的进步,很多职业都需要使用到化工产品,在化工行业当中,最常见的化工产品就是三硝基甲苯,这种物质对于人体的伤害是比较大的,具有很强的腐蚀和挥发性。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不受到三硝基甲苯对身体产生的伤害,相关企业必须要重视起来三硝基甲苯测定技术,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三硝基甲苯的测定。本文将对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色谱法 三硝基甲苯 工作场所 职业性有害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省职业尘肺病患者享受保障情况,为研究加强尘肺病患者兜底保障措施奠定基础。方法于2020年8月,对甘肃省1949年至2019年诊断且存活的现患职业尘肺病患者开展随访调查,获取甘肃省职业尘肺病患者的工伤保险、用人单位赔付、医疗保险、低保补助等信息,并分析其分布特征。患者享受各类保障、医保报销以及低保补助的比例构成情况用χ2检验。结果甘肃省现患职业尘肺病患者中,72.0%(5 335/7 410)享受工伤保险待遇,8.2%(609/7 410)享有用人单位赔付,91.5%(6 780/7 410)有医疗保险,2.8%(204/7 410)无任何保障。现患职业尘肺病患者中,享受低保者共计374人,占5.05%(374/7 410);其中享受低保比例较高的首诊期别为叁期,占15.14%(43/284)。结论甘肃省职业尘肺病患者医保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仍处较低水平。建议有关部门出台针对无固定用人单位的劳动者有关兜底保障政策,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标签: 尘肺病 社会保障 卫生调查 甘肃省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职业手外伤患者术后恢复工作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4月在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职业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疾病相关资料,采用手外伤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家庭关怀度量表(APGAR)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结果100例患者中有64例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回归工作,36例未复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伤部位、工作类型、伤后对家庭总收入的影响、手外伤严重程度、心理弹性水平及社会支持是职业手外伤患者伤后未复工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职业手外伤患者未复工率较高。未复工主要受受伤部位、伤后对家庭总收入的影响、手外伤严重程度、心理弹性水平及社会支持影响。

  • 标签: 手外伤 恢复工作 职业性 影响因素